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变迁共返回2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煦園春秋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58、59期  作者:何懷碩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水天中 煦园 家族变迁

    编者按:本(九〇)年五月廿八日起中央日报副刊连载水天中所撰「煦园春秋」,其中有关水梓部份与我省法政人文攸关,特节录刊出。《小引》(煦园春秋)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水天中先生。天中先生是中国大陆最负盛名的美术史和美术理论家,著作甚 多,现已退休,正专事著述。台湾及海外若非美术史论专业人士,不大有机会读到他的文字。而这篇文章是他专业以外,记述一个家族在历史的变迁中种种前尘往事。近代中国社会的沧桑、教育的兴衰以及在那令人浩叹

  • 文章常州局前街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52期  作者:徐夏  出版时间:2006-10-25
    关键字: 常州 局前街 街灯 改建 变迁

    走过,亲眼目睹著局前街一而再、再而三的拓宽改建,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院漂亮的门诊大楼,焕然一新的护王府,早已旧貌换新颜的局小还在怀德苑设立了花园般的分校,商店,公司…几十年匆匆弹指一挥间,局前街的变迁让人感慨万千。

  • 文章霍樹枬先生與昌樂中學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3期  作者:李雲漢  出版时间:1999-12-20
    关键字: 霍树枬 昌乐中学 校长工作 校园变迁

    小引十月十三日晩間接到程威海兄台北來的越洋電話,吿訴我我們中學時代的校長霍樹枬(梓坡)先生已棄世,訂期於十月十七日在台中公祭。這一突如其來的消息,令我感到十分悽愴,幾天來也一直在回憶著中學時代的一些往事。霍校長和其他幾位恩師的音容淸楚的顯現在腦際,其情其境,猶如昨日。霍校長梓坡師,是位畢生致力於敎育事業的學者,抗戰前即是在北方有盛名的數學大師。抗戰期間,出任山東省立昌樂中學校長,把昌樂中學辦成第一流的名校,也建立起他優越的敎育家聲望。我忝列門牆,受惠至多...

  • 文章昌濰臨中來台五十週年紀念慶祝聯誼會講詞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2期  作者:崔廷選  出版时间:1999-09-20
    关键字: 昌潍临中 南下台湾 校园变迁

    各位同學:大家好!今天能和同學們共聚一堂非常高興,也欣慰萬分!今年的七月七日,是我們昌濰臨中來台五十週年,很値得回憶、紀念和慶祝……在民國三十七年五月一日,昌濰地區淪陷,各校師生紛紛逃亡靑島,當時山東敎育廳長李泰華,熱心照顧,設立靑島市轄臨中,派王景韓任校長,剛剛安定,CC派就強行推荐劉怡曾爲校長,我們心不甘情不願,就走出該校,過流浪生活,經開會議決,推舉于岷山老師和王鳳彩等幾位同學赴南京敎育部請願,經部長朱家驊批准,獲成立昌濰臨中,並決定三十八年二月南下...

  • 文章痛徹五內的回憶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2期  作者:郭荃逢  出版时间:1999-09-20
    关键字: 往事回忆 抗日战争 校园变迁

    人生如夢,尤其到了晩年,記憶力減退,往事如過眼雲煙,早已糢糊難辨。但是,對我來說,卻有一件事深深刻記在腦海中,揮之不去。每一憶及,點點滴滴,都歷歷在目,不禁悲淚盈眶,哽咽難忍。因爲在這次事件中,我曾兩度死裡逃生,且目睹未成年學子多人,死傷在日寇機槍及刺刀之下,而無可奈何。事情發生在民國三十三年夏末。因中原會戰,國軍失利,日寇繼續南侵,位於安徽阜陽境內之國立廿二中,師生都必須隨時準備,應付日機之空襲,課業無法照常進行,遂有遷校之議。不幸事件,就發生在遷校過...

  • 文章百年盛世話廣東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6卷 第3期  作者:鍾正君  出版时间:1996-09-30
    关键字: 广东省 社会发展 历史变迁 人物回忆

    廣東位於中國南疆,當滿清民國交替之際,革命起於廣東,起義殺戮,在所難免;軍閥割據時期,亦有討袁、驅龍、護法、驅桂、平叛變故。直至北伐以後,雖有十六年**廣州暴亂,四軍內部張陳等部鬩牆,但自十八九年陳濟棠將軍接掌軍政權後,儘管北方中原大戰,日寇入侵,而廣東已進入安定繁榮時代:陳伯公羅致了各方面的人才,使軍政經濟教育步入正軌,而發展交通,分區綏清,清除匪患,使四境安寧,尤為太平繁榮之基礎。茲特就筆者親身經歷作一敘述,以見吾粵太平之實況。民國廿二年夏,筆者於參加...

  • 文章棗陽的人口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6期  作者:姜道章 出版时间:1989-01-01
    关键字: 人口变迁 职业 人口增长 户量

    交通、工商业和文教中心,人口密度最高,平均每平方公里高达三千一百七十二人。其余的鄕鎭以冈地和低丘陵为主,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介于两百人和三百人之间。表一 1982年枣阳的面积、人口与人口密度四、人口变迁全县人口的变迁,已在第二节人口的增长中论及,本节则讨论各鄕鎭人口在一九一〇年与一九八二年间的变迁,此刻只有两种资料可供应用。第一,清末我们枣阳擧办自治,调查户口,这大槪是宣统二年(一九一〇年)的事,全县分为十区,每区有男丁与女口数目可供采用;第二,一九八二

  • 文章探親歸來感慨家鄕大變而作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0期  作者:程司璉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大陆探亲 东光县 时代变迁 家乡

    再不见东光县的原貌再不见东光县的原貌,东光县如今变成了一个现代,又不太像现代的城市。东光县的城墙拆掉了,东光县的大铁佛炼成钢了,东光县的二郎岗铲平了,为什么感慨,对着这时光的摧残?世界上有许多是不应该变化的,世界上有许多是不应该变化的;发什么感慨,对着这时光的摧残?为什么感慨;这是时代变迁带来的改变,埋怨不如接受来的爽快!发什么感慨;这是时代变迁带来的改变。再不见东光县的原貌;东光县从此深埋在我的记忆中;像曾经的幻梦,曾经的爱宠;像曾经的幻梦,曾经的爱宠

  • 文章歷經風霜的湘桂黔鐵路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11期  作者:黃重雍 出版时间:2006-01-10
    关键字: 湘桂黔铁路 个人回忆 历史变迁

    湘桂鐵路像是一條黑色的巨龍,靜靜地橫臥在我國大陸西南的莽原上,它從湖南的衡陽,一直向我國南疆憑祥延伸。這條鐵路的修建,可以說是經歷了許多風霜與不平凡的歲月。民國三十六年,我與母親離開故鄕廣西省來賓縣石牙鄕。千里迢迢,要到上海去與父親相聚。由於來賓縣還沒有火車相通。只好翻山越嶺,黃沙滾滾,披星載月。乘坐竹筏,經水路而與陸路相接。曾經坐過著名的湘桂鐵路。印象的記憶中,我們乘坐此線火車,抵達湖南的衡陽站時,已是深夜時分;月台上叫賣著茶葉蛋,以及用竹筒子裝著的「...

  • 文章京劇在台發展概述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29期  作者:郭光啓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京剧 戏馆变迁史 名角介绍 经典剧目介绍

    依據多項資料顯示,京戲進入台灣的歷史起源甚早。相傳早在清光緒十一年(一八八五年),當時在任的台灣巡撫劉銘傳做壽,就從內地邀請來一個皮簧戲班子,到台灣演唱堂會。在府衙內招待官府人員和地方士紳。由於唱、白均爲京腔,觀眾聽來感到陌生,這個戲班子演唱結束後,未作久留即返回大陸。台灣正式公演京戲,大約是在有了戲院之後才開始的。甲午戰爭後,台灣被日本佔據,光緒二十一年(一八九五),當時的日本總督都樺山,將東瀛書院改作是文武官員的娛樂場所,名爲淡水館。但並未普及民眾。...

共28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