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资料共返回4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滕王閣重建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35期  作者:易卓雄  出版时间:1989-01-01
    关键字: 滕王阁 名阁重建 历史资料 王勃

    據來自南昌探親返台的傳説,和新聞報紙的披露,素享江西第一樓盛譽的滕王閣,業已重建,其工程卽將封頂,預計明年可全部竣工;並對外開放。似此文化名閣之重建,聞之莫不興奮,令人稱快,茲特闡述斯閣成名之原由於次:滕王閣為我國江南三大名樓之一,與岳陽樓(在湖南省岳陽縣西門上)、黃鶴樓(在湖北省武昌巿西)齊名,均極著聞於世;岳陽樓因范仲淹一篇「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岳陽樓記」,而名垂千古。黃鶴樓則因詩人李白、崔顥的賦詩,及歷代名賢,如曾國藩、彭玉麟等綴...

  • 文章蒙山「蘇宮保」二、三事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52期  作者:何弼 出版时间:1991-04-10
    关键字: 蒙山县 苏宫保 往事回忆 历史资料

    我的故鄕老宅,在蒙山縣城區南門街(中共已易名民主街),與蘇宮保宅第,僅隔一道城牆(中共已拆爲平地)。孩童時,自大人口中,得知家鄕在滿淸時代,曾出一位“蘇宮保”大官爺。於今猶依稀記得一個甲子多前的某一天,與幾個九、十歲同輩玩伴,曾進入蘇宮保宅第內遊蕩(遊蕩是本地方言,卽玩耍),破落的宅院,林木高長,花壇崩缺,雜草叢生,滿地是枯枝腐葉,陣陣蕭瑟風聲,景況顯得陰森,頗有幾分恐怖感。廣濶庭院的一邊,有一大廳,廳正中靠牆處,豎着一座高山大人頭很多的畫屛(估計高約二...

  • 文章中油功臣——李達海初展抱負進甘肅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46、47期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中油功臣 李达海 人物传记 历史资料

    老君廟堪稱中國石油的源頭。老君廟的經歷培養我克難實幹的精神,既然不能要什麼有什麼,只好有什麼用什麼。戰火中的學子我原籍遼寧省海城縣,但在營口出生。家父早年一直從事東三省鹽務方面的工作,曾任鹽廠廠長、局長等職務。九一八事變後,全家由東北遷居天津。民國二十二年後,東北局勢漸穩,當時僞滿州國已經成立,家父決心自鹽務退休,回東北辦小工廠,首先經營肥皂廠失敗,改開碾米廠。計畫離開天津時,家父與正就讀天津南開中學的我,及讀中法中學的弟弟商量去留,結果我留下繼續學業,...

  • 文章琴陽八景(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18期  作者:黃景盛  出版时间:1984-10-01
    关键字: 琴阳八景 风景名胜 历史资料

    石筍干霄前江之通天寨,亦稱通天巖,離城東行十里,爲一獨立於羣山中之大石山,邑之名山也。元至正末(公元一三七七年)陳友諒餘黨踞此爲寨稱王。若登騎馬嶺,可眺其峯,狀若皇冠,嚴冬降雪,峯崖冰凍,尤爲壯觀。遊通天寨,先經前江,前江東進數里爲大畬村,村之南,寨之北,一巨石如柱,聳立其間,高百數十尺,頂平長有不知名之小樹,狡鷹常棲息其上,此石筍之一也。設此石筍置於長安漢宮,則武帝自不需勞民傷財,建金莖以承露矣。自前江南進里餘,轉東入山谷,谷係原始林,中有石板路,林木...

  • 文章景德鎮簡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11期  作者:李連孫  出版时间:1983-01-02
    关键字: 景德镇 历史资料 瓷器 学者观点

    景德鎭屬江西省浮梁縣治,位於昌江之南,古稱「昌南」,居省境東北部,盛產釉土,質優良。而鄰縣都昌、星子、餘干等縣,亦富有精細之瓷土,經加工製成瓷坯原料,耐火力,固其形。鎭之東南山麓薪材豐富,取之不竭;街巿沿江岸,上自觀音閣,下至西瓜州,長達十餘華里。昌江在景德鎭間,因瓷器渣餅淤塞河床,故專運瓷土、瓷器帆船,皆平底,利於航行;河西岸設有公路車站,可直達南昌,交通稱便,鎭民多以製瓷爲職業。我國早在殷商時代,已經使用「彩陶」和「釉陶」。自周、秦、漢、晉、南北朝以...

  • 文章新浦憶往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6卷 1~4  作者:陶沛  出版时间:2014-12-01
    关键字: 新浦 往事回忆 历史资料 刘氏家族

    昔日渔村数十户 今朝酒肆几千家连云港市新浦区,原是前东海县海浦新生地,故名新浦。新浦初由渔村市集,形成商业重鎭。自连云渔港筹建,陇海铁路修筑,逐渐发展成为现今之繁华市鎭。民国十七年,国民革命军北伐统一,治国十年之间[1],商贸突飞猛进,海州区商业[2],逐渐移转新浦。山东帮纺织,山西帮酒醋,安徽帮茶叶,苏省盐粮集散,富商巨贾,八方云集,各行各业,公司林立,奠定商业基础,具备商都气势。原东海县的七个行政区,第一行政区即占全县税收额的百分之五十,新浦鎭则占

  • 文章臨川廖氏九修族譜序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36期  作者:廖光華  出版时间:1989-04-01
    关键字: 廖氏族谱 历史资料 学者观点

    夫族之有譜,猶縣之有志,國之有史也。國非史不足以見治工之要,縣非志不足以顯鍾毓之奇,族非譜不足以明流脈之源、辨昭穆之序、敦親族之誼也。況國族乃宗族之積,宗族爲國族之本?孔子有云:「立愛自親始,敎民睦也;立敬自長始,敎民順也。敎民以慈睦,而民貴有親;敎民以敬長,而民貴用命。敎以事親,順以聽命,錯諸天下,無所不行。」吾國乃宗法社會,宗族立祠修譜,所以敎民睦也,敎民順也;敎民事親孝親,以宗法宗族血胤至親,情誼孚洽,由家族宗族,擴而充之,以至炎黃國族,則四海一家...

  • 文章小鎭素描 東海房山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6卷 第4期  作者:水易  出版时间:2004-12-01
    关键字: 房山 历史资料 风景名胜 房山磨

    房山,位於江蘇省東海縣房山鎭境內,房山鎭駐地東北。據明朝《隆慶海州志》記載:「房山,去州治西南六十里,下有巨石如房,故名。」房山呈東北——西南走向,長約二·五公里,寬約一公里。山有三峰,呈筆架狀,中峰爲主峰,海拔高度爲一三〇米,東西兩峰海拔高度爲九〇多米。房山多奇岩怪石,並有峭壁石穴。主峰東側有「磨刀石」突立崖上,石高兩丈,頂平削,俗稱關老爺磨刀處,上面鐫刻「遺石千秋」四個遒勁大字,石的底部和石崖連接處僅有一米見方,其險欲傾,觀者無不稱奇。山頂有「潮雲鍋...

  • 文章戰時縣治——小坡墩八景

    来源期刊:《宿遷季刊》 第8期  作者:靜宇 出版时间:1983-10-01
    关键字: 小坡墩 故乡风景 历史资料 学者观点

    小坡墩,屬本縣八區保安鄕,又名久安圩。圩內環護十餘富戶,闢東西二門,出門,向兩端延展,形成一綿長聚落。村前橫大汪塘,汪長里許,兩岸楡柳成陰,陰下騾馬成羣。村民多張姓,泰半務農,中設酒坊,間有一二家營京貨,餘則歲晚農暇,驅逐牲畜,南往洋河、金鎖鎭;北去高流、陰平、糴糶六陳,藉轉運謀取蠅頭小利,以贍家計。村本無墩,村名係沿大坡墩而來。大坡墩在其西南里許,一般村民,稱爲老莊。如今,老莊已經衰落,小莊則人財兩旺。淸,同治初年,爲防捻,兩村皆築圩,互爲犄角,近百年...

  • 文章太平軍三陷揚州城(四)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17期  作者:周秋如 出版时间:1982-06-10
    关键字: 太平天国 清军 闭城坚守 血战 战争劫难 历史资料

    咸豐十一年(一八六一年)六月五日(農曆四月十八日)太平軍由天長六合江浦等縣進軍襲揚州,一路至僧道橋,一路經儀徴到達甘泉山,幷隨營搶築堡壘,經淸軍總兵詹啓綸,營總杜嚘爾,游擊刁經明反擊潰散。同治元年(一八六二年)四月九日(農曆三月十一日)太平軍護王陳坤書等圍攻揚州,淸軍江甯將軍都興阿閉城堅守不戰。四月十一日(三月十三日)都興阿率部出城與陳坤書戰至徐家集等處。四月十五日(農曆三月十七日)太平軍陳坤書督洋槍隊先後與淸軍都興阿,副都統海全,統兵詹起綸,副將左起龍...

共43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