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纪念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为筹建林森纪念舘理事长等作兰阳行

    来源期刊:《闽聲》 第43期  出版时间:1971-03-31
    关键字: 林森纪念馆 公祭 遗物 历史陈列馆

    事长池立杰同鄕。星期日的早晨还是阴偶雨的天气,八时左右我们便集合在台北火车站,各人都提了简便的行李和探病的礼物,依次上车,一路谈笑风生,颇不寂寞。十时许抵达罗东鎭后,便雇车直达博爱医院,讵晴天霹雳,惊悉邓委员亚魂先生已先我们两小时去世了。我们只得和在医院照料的陈永康校长谈谈善后问题。并获知邓委员保藏的林故主席遗物并不多,已有一部送往历史陈列舘保藏了。现在知道的只有林故主席的日记,但是邓亚魂先生的遗嘱中反对把日记发表。至于有否其他的遗物,要等待把邓委员另有三箱

  • 文章借花獻佛—簡介家鄉志書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11期  作者:晏天任 出版时间:1981-06-10
    关键字: 同乡会 历史文化 地方志 周年纪念

    本会成立以来,对家鄕文化历史之宏扬与维护,无时不在重视,关于地方文献,亦更几度有意就杜鄕长召棠先生珍藏之扬州府志县志共七种,加以影印,藉广流传。奈因经费所限,迄未能实现,以飨同鄕。盖上列诸志书,册数过多,篇幅浩繁,远非印鄕讯,出待刊较易办也。在当时固为识者所深惜,惟近数年来,此间各出版社及书局另有同样若干种先后影印出版,并公开销售,实不啻为吾扬州文献提供最佳之服务,能不欣喜若狂。笔者一向醉心家鄕文化,谨将已购置或已见出版及杜鄕长珍藏之扬属八县府县志书,逐

  • 文章慘澹經營的三十年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1卷 第1期  作者:丁華永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中原文献》 中原文化 创刊纪念 创刊历史

    從前常聽朋友說,要叫他「傷腦筋」就叫他辦雜誌,這句話是出版界人人皆知的,亦即說明雜誌事業的難爲。中原文獻是河南人在台灣唯一的文化精神食糧,自民國五十八年三月一日創刊迄今,忽忽三十年了;在人力、財力不足的情況下,早期參與的先進們,憑著滿懷的熱忱、勇氣及發揚文化道德的責任感,以「篳路藍縷,慘淡經營」來形容,實不爲過。翻閱早期的檔案文件,辦理登記的是盛漢恢會計師,發起人二十三位均係河南大老,基金新台幣七萬元,由發起人認捐,計有周樹聲、秦慧珈、劉錫五、楊一峰、宋...

  • 文章中原文獻三十年經理業務概況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1卷 第1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中原文献》 中原文化 创刊纪念 创刊历史

    一、前言中原文獻第一卷第一期創刊號,是中華民國五十八年三月一日出版,發刊詞王撫洲先生,言我河南籍人士,隨政府遷台已二十年,少年漸壯大,中年將屆老,老年近凋謝,恐日久鄉情淡忘,爲保存故鄉人物、山川、文物,以創辦此刊物。社務委員會主任委員兼發行人王撫洲,社長張金鑑,主編李士賢,經理葉祖灝。地址在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二〇二巷三號,每册不含封底面計五十頁,二十五K本月刊,每月初發行。民國六十年十月,增加副主編張潤書,副經理張蔚野。民國六十五年七月,增第二副主編王更...

  • 文章我對中原文獻的幾點體認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1卷 第1期  作者:張文德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中原文献》 创刊历史 创刊纪念 文献意义

    三十周年,仅就个人对中原文献的几点体认,述之于左:一、三大意义就中原文献发行所涵盖的意义言,大要有三,第一,是海内外同乡智慧凝聚之焦点。中州为中华文化发源地,人文荟萃,源远流长,在此一优越的文化传统孕育下,大儒辈出,代有名人,,亦不例外,乡长们以其生平学术硏究之所得,对儒家思想及中华文化之阐扬,咸集中于中原文献,而为海内外学者智慧投注与凝聚之焦点。第二,是海外下一代了解故乡,认识故乡而为寻根之所寄:中原文献对于中州历史文物、山川形胜、风俗习尚、乡土掌故,应有尽有

  • 文章《中原文獻》發行四十年紀要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3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2009-07-01
    关键字: 地方文献 期刊历史 期刊简介 组织建设 周年纪念

    于荣岑 李安 李士贤(见一卷一期五十页)中原文献社组织章程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本社定名为「中原文献社」,以下简称本社。第二条:本社为发扬中原文化,以报导河南省山川沿革,民情风尙,革命史蹟,政治兴革,历史建制,地方掌故,大陆乡情,以及在台或在海外同乡动态等,冀以唤起故乡情怀,研究光复途径,进而准备光复大陆后开发资源发展文化,安定社会,以达到建设桑梓,福利人民为宗旨。第三条:本社社址,暂设于台北市罗斯福路三段二〇二巷三号。第四条:为达成本社宗旨,每年斟酌当时

  • 文章清駐日本公使何如璋軼事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6期  作者:何克強 出版时间:1999-12-01
    关键字: 中国近代外交史 何如璋 历史轶事 石牌坊 纪念建筑

    何如璋(一八三八—一八九一)是中国近代史上,颇为有名的大埔人。原由有二:他是中国第一代外交家,光绪三年(一八七七)首任中国驻日公使;一八八四年八月二十三日爆发的中法马江之战,中方惨败。何如璋(船政大臣)和张佩纶(会办福建海疆大臣)获罪,充军张家口。对于何如璋的历史功过,尤其是马江之战,史学界一直存在争议。一、牛角挂书何如璋出生在大埔县同仁社崧里(今湖寮镇双坑村)。小时候,家里很穷,一个农家有八个男孩、一个女孩,家计之艰可以想见。于是唸了几年私塾后,这个

  • 文章慶祝海州文獻社成立廿週年感言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 特刊  作者:莊捷  出版时间:1998-10-01
    关键字: 地方文献 周年纪念 同乡会 文化历史 台湾地区

    神圣工作的各位乡长,全是义工员,多么伟大!而且通同是功不可没!并向他们致十二万分敬意与谢忱!」如果要想继续发展壮大,维持这具有负担历史文化任务的文献社于不坠!我要吁请我海属乡亲尙需同心协力,踊跃输将,使它直到永远!岁月不居,时光不能倒流,大好文献依旧,若干人事已非!不禁感慨万千!云山苍苍,海水泱泱,文献之庆,不忘乡邦!

  • 文章国父一百卅岁诞辰纪念暨庆祝抗战胜利五十周年大会开幕词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毛松年  出版时间:1995-12-31
    关键字: 纪念孙中山诞辰130周年 庆祝抗战胜利50周年 回顾历史

    由六团体联合举办纪念 国父诞辰暨庆祝抗战胜利五十周年大会,本年十一月十日上午九时半在华侨救国联合总会百龄堂举行,到会二百余人,气氛热烈,纪念大会公请世界广东同乡总会毛会长松年主持,邀请台湾大学三民主义研究所所长周继祥教授及薛岳将军部属陈寿恒先生演讲。国父嫡孙孙治平国策顾问,也以「我的祖父孙中山先生」为题,在会发表书面讲词。

  • 文章參加十四屆世界廣西同鄉聯誼大會有感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27期  作者:劉晶 出版时间:2010-01-10
    关键字: 十四届世界广西同乡联谊会 会议感言 周年纪念 历史资料

    文·劉晶(台北廣西同鄉會理事長夫人)(注:本會理事長夫人劉晶女士發言表達對主辦東道主之敬意與謝意)十月三十一日清晨六點在中正機場搭長榮班機前往新加坡,再轉往馬來西亞柔佛州新山市紐約飯店,參加馬來西亞同鄉會七十二週年及世界廣西同鄉聯誼會第十四屆代表大會及世界廣西婦女聯誼會馬來西亞分會成立就職典禮。我是廣西的媳婦經由婆婆的身教;了解廣西人相當的勤懇,也看到公公黃時傑先生生前熱心同鄉會事宜,常在同鄉聚會時邀約帶著小孩參與,深知廣西同鄉的向心力凝聚力很強很深,雖...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