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卢沟桥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独一无二的卢沟桥——略述卢沟桥的科学、艺术性与历史价値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28期  作者:王希文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卢沟桥 历史渊源 今非昔比

    在北京广安门外西南二十多公里处,回忆当年的情景,出广安门,触目所及即为广大的田野,沿路溪流委曲,杨柳低垂,有说不出的柔婉雅致。就这样一路淙淙水声来到永定河畔,而卢沟河上「卧虹千尺」汉白玉的白石长桥,就横跨在河上。中世纪的义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经为其美丽的造型而倾倒,并在「马可波罗行记」一书中赞美它是「……河上有一美丽的石桥,各处桥梁之美,鲜有及之者……建材、建筑技术甚佳,纯用极美之大理石为之,堪称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这就是著名的卢沟桥。卢沟亦名

  • 文章走访卢沟桥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34期  作者:吳文彬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北京 卢沟桥 石刻艺术 石狮子

    早年从电视电影中看到日本兵伏在卢沟桥的另一端,举枪向宛平县城射击那一幕,揭开对日抗战的序幕,至今深深印入脑海,很久就想,有机会一定要亲自去看看这座大石桥。到台湾以后这个愿望几乎幻灭,直到可以持台胞证返鄕,又想到去看卢沟桥,此时我已是八十四岁的老人了,小儿为了还鄕向服务机关请了几天假,我赶到双十国庆搭机去了北京,我们住在埠城门外假日饭店,叫了计程车,司机师傅问我们去卢沟桥是单程还是往返来回,如果来回要三百元,小儿一听价钱太贵,我们照表计价比较公平,结果单程

  • 文章老兵的故事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29期  作者:杜本道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卢沟桥事变 南京大屠杀 冈村宁次 枣阳

    同胞们!细听我来讲,我们的东邻有个小东洋,几十年来练兵马,东方称霸强,一心要把中国亡!卢沟桥二次动刀枪,强占了黄河北又占我杨子江,南京杀人几十万,国都变屠场,哪个见了不心伤?」——(抗战歌曲)南京撤退,死守光华门的钮先铭将军与日本侵华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应该是死对头吧?话说民国五十年春天,「冈村宁次」访华、就是由「大陆工作处」处长钮光铭将军陪同去金门战地访问、参观;金防部司令官刘安琪上将并未去机场接机。(好像也是派了一位搞政战的将军接待)。作者当时

  • 文章我要说的话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9期  作者:劉實 出版时间:1987-07-07
    关键字: 卢沟桥事变 征兵组训 抗战物资 伤兵 同乡会

    为主旨,所以尽量刋登各同鄕有关鸿文,本人虽亦与抗战战事相终始,但贡献实在有限,故以琐忆书之,聊备一格。⒈卢沟桥变起时,一切抗战大计,均由委员长蒋公在本省庐山召集全国各级文武领导人员,党派领袖,学者专家等,于众谋佥同后,昭示全国,故当时庐山为冠盖云集之地,亦为全世界目光集中之区,而有名的「牺牲已至最后关头」及「抗战建国纲领」,「意志集中,力量集中」,「国家至上,民族至上」,「军事第一,胜利第一」的宣吿与号召,迄今仍时时萦绕在每个老年国民心中,不能淡忘。⒉江西

  • 文章我到了卢沟桥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27期  作者:胡正直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卢沟桥 事变简述 光荣负伤 故地重游

    政府开放大陆探亲,余因体弱多病不敢成行,又因回大陆探亲朋友带来讯息,家人都已过去,房产已为别人所有,父母及先祖等坟墓早已铲平,找不到痕迹,探亲已成悲痛之事。十年来不敢回大陆一行。今年八月二十三日,金门炮战四十二周年纪念,到澎湖祭拜老团长吉星文将军,夜宿马公,吉将军前来对我说:「正直呀!你为什么不再去看看卢沟桥,那里我们曾作狮子吼,流有你我和朋友们的血水。」睡醒看看我受伤的腿,决定去大陆看看卢沟桥。九月十八日,由中正机场搭机到澳门转机,当晩飞抵北京,宿堂子

  • 文章「七七抗戰五十週年紀念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9期  作者:王文 出版时间:1987-07-07
    关键字: 卢沟桥事变 周年纪念 田中奏折 全民抗战 军力部署

    日寇侵華戰爭的後果近代以來,日本帝國主義,處心積慮,侵略中國。從擧世聞名的「田中奏摺」上的:「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滿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其野心已暴露無遺,亦被日本軍閥奉爲侵華的基本國策與指針,從而構成一連串漫無止境的侵略行動。當日本眼紅我國對**五次圍勦成功後,各種政治、經濟、社會建設的突飛猛進,尤其是西安事變能和平解決。連凶暴桀傲的朱**幫,都降服了中央,於是迫不及待,公然於民國二十六年七月七日製造蘆溝橋事變,發動全面的侵華戰爭,導致第二次世界...

  • 文章紀念抗戰五十週年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9期  作者:聶成龍 出版时间:1987-07-07
    关键字: 卢沟桥事变 军事演习 武汉会战 湘西大捷 周年纪念

    民國二十六年七月七日夜,日軍于宛平縣之蘆溝橋附近擧行軍事演習,集中兩個聯隊以上之兵力,作爲肇事準備,藉口一名日軍士兵失踪,強入宛平城內搜索,迫令我守軍撤退,我軍以「守土有責」,斷然予以拒絕。日軍竟以迫擊炮轟城,我軍奮起抵抗,因而揭開了我國對日八年抗戰的序幕。七月十七日,我蔣委員長發表談話,宣告對「蘆溝橋事變」最低限度之立場:「任何解決方法,不得侵害中國主權與領土之完整,冀察軍政現狀,亦不容許有任何不合法之變更。」並且強調「我們希望和平,而決不求苟安;準備...

  • 文章楊啓源鄉親仙逝 親友冒風雨執紼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45期  出版时间:1980-10-01
    关键字: 晋江杂志 特派员 治丧会 卢沟桥事变 追思

    □晉江雜誌特派員章幼竺報導□閩南華安縣楊啟源鄕親於今年農曆七月二十四日國曆九月三日仙逝,享壽積潤八十二歲,已於九月十八日上午在台北市立殯儀舘公祭後火化,親友同事及閩南同鄕冒颱風暴雨前往致祭者四、五百人,白馬素車,備極哀榮!治喪會發表楊啟源先生事略:楊啟源先生別號宗澤,福建華安縣羅溪鄕人。其祖父潤生公爲遜淸擧人,以不慊淸政,無意仕途,登科後卽棄仕從商、父子熊公,克紹箕裘,且致力農墾,好交遊,重然諾,富民族意識,與閩南革命先進許卓然白蘋洲等志同道合,曾秘密參...

  • 文章竹院談叢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第1卷 第2期  作者:馮著唐 出版时间:1971-07-01
    关键字: 赵州桥 中国地方文献学会 学者论述 卢沟桥 乡情

    浅水与草丛,大有荒凉之感。然而论匠心之巧,工技之精,与夫造形之美,依我看来,那却是全园中最突出的一项杰作。桥面上要拾级而升想见其坡度之陡峭,桥下则为足有四丈直径的半圆大弧石拱,远望水影犹如一个精圆大月洞,桥上两面有白玉雕栏,驼峯而突起,衬托着周围的荒僻寂寥,更见其晶莹瑰丽,其价値之崇高是在建筑之技巧与美术之造形,固非一般修桥舖路之属耳。五、波澜壮濶的卢沟桥(注:卢沟桥)永定河(即桑干河,河北省五大河之一)古称无定河,唐诗: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应即

  • 文章滿眶血淚細訴生平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5期  作者:鄒瀾淸 出版时间:1986-07-01
    关键字: 军旅生涯 卢沟桥事变 轰炸重庆 日军投降 淮海战役

    余生逢世變,學書學劍,俱無所成。惟念父母之軀,矢志以身許國。久役軍旅,南征北討,數不盡的艱難險阻。幸皇天厚我,竟然苟延於世,不覺七十七年矣。細訴平生遭遇,自少小之時起,因家庭貧乏,常役柴水之劳;鄕間家庭用水,來自河中,一次去挑水時,誤墜河中,水流湍急,幾遭滅頂之禍。丁年出外謀生,民二一服務於萍鄕煤礦警察局,黃匪公略攻陷安源,鄕人劉魯生遇害。余幸脫險奔走漢皐,除僅有的隨身衣服外,一無所有,狼狽不堪言狀。七七事變,抗日軍興,隻身前往陪都重慶,供職於中央陸軍官...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