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创办学校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開辦高陂高中的黃漢豪校長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0期  作者:黃崇森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高陂中学 黄汉豪 人物简传 创办学校

    大埔縣高陂中學始創於一九〇一年,初爲私塾,由秀才黃五樓任校長,一九〇四年黃五樓將之改爲「仰文公學」,一九二四年起辦爲初級中學,後又辦爲簡易鄉村師範。四十年代黃五樓之子黃天民(陸軍中將,官名黃爲財)任校董主任時,籌劃申辦高中,一九四五年巳月黃天民之子黃漢豪(一九三〇上海滬江大學畢業),因抗戰粵北日緊而返鄉,校董會聘爲初級中學校長。一九四五年下半年,把在校初中畢業後在外讀高中的近四十位學生招回來,和本屆初中畢業生合在一起開辦高中一、高中二兩個班,讀至高中畢業...

  • 文章梅公亭記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6期  出版时间:1999-12-01
    关键字: 梅公亭 梅尚志 创办学校 修葺祖祠 人物轶事

    梅公者本村耆宿,諱尚志,字梅坡,清國子監太學生。幼承庭訓師事常州趙知州鳳昌(字竹君)習畫。趙公為張之洞機要文案,博雅多才。得罪,清廷勒令回籍,居常州鬻畫。時公父官生公(璧齋)經商常州。公依侍膝下,從趙公學。公喜畫梅,因賜字梅坡。後以家務返里,復從羅土生習武。土生師長干號稱潮州第一,公盡得其衣缽。少年任俠結客。莒村何公箏藝武術蜚聲鄉邑,為金蘭交。公耽音樂,時作絲竹之會。後有同藝國樂社之組合,早種因於此。清末廢科舉。光緒三十一年設立學部,專重學堂。湖寮耆紳紛...

  • 文章甌水蕩蕩憶先賢 雁山巍巍聳豐碑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0卷 第11期  作者:王微方 金丹霞 楊笑 出版时间:2008-11-10
    关键字: 何朝育 何啸秋 人物追忆 捐建家乡 创办学校

    捐獻鉅資造福桑梓的愛國溫籍台胞何朝育先生,於八月十日十七時三十八分在其台北家中安詳地於睡夢中去世,享壽九十三歲,他在彌留之際仍牽掛著家鄉,並問兒子何紀豪:「你什麼時候再到溫州去?」噩耗傳來,溫州舉城悲痛,各界紛紛舉行悼念活動,唁電如雪花般不斷飄向台灣。這位老人何以要對溫州的公益事業傾其所有,並無時或忘家鄉,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呢?為此,記者於日前走訪何朝育先生的親屬及相關人士,在此為讀者舖陳老人可歌可泣和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生畫卷。行善美德 父母傳承何朝育先生...

  • 文章記鄉村教育家桂瑞藩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5期  作者:王文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桂瑞藩 乡村教育 创办学校 道德言行 生平事略

    豐城 王文桂瑞藩,字稚棠,公元一八八〇年,生於臨川市李渡鎭桂橋村(現劃進賢縣屬)。先生青年時代,以首名入泮。一九〇六年公費東渡日本。留日期間,曾參加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同盟會。一九一〇年學成歸國,目睹時弊,深信救國之道,必須用新文化、新知識把國人從愚昧中喚醒。便於一九一九年,用私資創辦桂橋小學,歷經三十餘年,進校生員逾萬人以上,畢業生有兩千多人,成績顯著,聞名遐邇。曾經受丹麥考察團,譽爲僅次於蘇州,居全國第二。關於桂先生傾產辦教,鞠躬盡瘁治學的豐功偉績,很多...

  • 文章有關江蘇經濟建設之種種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 第21期  作者:陳果夫  出版时间:1982-02-15
    关键字: 经济建设 创办学校 农业经济 金融性事业 人物回忆

    江蘇最大的缺點,就是地下資源太貧乏,可以說比任何省份都差。蕭縣的白土砦煤鑛,爲唯一有希望的煤鑛,所以省政府投了一筆資本,派員籌備 蔣委員長也撥發若干資金。到廿六年那年,每天已可出煤百噸。設備裝齊後,每天可出煤數千噸。當時已經與津浦路接洽好,築一數十里長的支線,以利運輸。後來抗戰發生,就停頓下來。宿遷的玻璃砂,質地非常好。我們在那裡先設立了一個玻璃職業學校,準備購買機器,再設一個新式的玻璃廠,製造平面玻璃。因爲平面玻璃,用途最廣,製造最難。經向比國方面探詢...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