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冠豸山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回鄉雜感並答汝武兄原詠

    来源期刊:《連聲》 第9期  作者:羅佩光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冠豸山 石湖湾 归燕

    離鄉卌載慶歸來 久夢成眞笑眼開破碎河山今重建 康莊大道正環廻冠豸山前曾駐足 石湖灣處我徘徊舊雨新知歡聚首 還期一統再添杯× × ×兩岸交流今敞開 懷鄉遊子唱歸來親情友誼多依舊 建樹規模顯胚胎政治如眞民主化 繁榮可奪五金魁炎黃世胃原同種 且把自由花早栽× × ×行裝甫卸客頻來 相見情懷格外開訪舊傷心多作鬼 觀山觸目幾成峐先塋未及俱親掃 歸燕而今又東飛若是有緣重把手 離情暢敘互傾杯

  • 文章回鄕偶吟

    来源期刊:《連聲》 第10期  作者:李恆生 出版时间:1990-02-01
    关键字: 青山 碧水 村民 冠豸山

    青山恒不老,碧水永长流;庭前丛草乱,山后古松休;(注)[1]亲旧情意重,村民共田畴;温饱堪度日,惜落码头舟。远眺冠豸山连城胜景冠豸山,气势磅礴顶摩天;三峰并立齐一望,一线中分成四巓;世代騒人留诗句,昔时山僧效老禅;历经风霜仍不老,象征连邑亿万年。注:一线—指一线天。三台令(咏木桥)木桥 木桥互通两岸多好,往昔时光已过,七十河道没落,没落,没落,黄石田村一度。注:朋口到下车七十华里河道,在昔共有木桥十五座,现在仅存黄石田村一座;孤零零的,眞杀风景。[1

  • 文章潔如玉 白如銀

    来源期刊:《連聲》 第15期  作者:張展文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冠豸山 医学院 张福滨 鸿雁

    」....「闻朋口、新泉至矶头有小汽船可通,是否事实?若系如此,则矶头筑坝方有可能,而沿途村落势必沉没不少。新泉方面溪之两岸己有水泥桥,此乃我的夙愿,便利两岸乡人不为木桥被大水冲断时之阻隔,深为乡人庆幸!其次在新泉办中学,亦为我当时所计划者,闻亦已实现,此亦为地方建设之明证;可能还有我未知之者,便中请见告一二,以慰怀乡之念!」....在佩光兄处阅及冠冠豸山照片,风景依稀,如身临其境,但愿此生能再登冠豸,仰视一线之天,耳闻应声之谷,执笔至此,而心已向往之!(摘自

  • 文章連城,我們見面了

    来源期刊:《連聲》 第11期  作者:童曉蕙 出版时间:1991-02-01
    关键字: 晚餐 冠豸山 石门岩湖 梨子

    中,六叔六婶每天陪着我们,行程排得满的,扫墓访友,游石门岩湖、登冠豸山,不过每天中午,六婶都要求我们睡午觉,原来没什睡习惯的我也许眞的因为生活太「充实」了,每天的午觉倒都睡得很香甜。晚上没有例外的,都是轮流给众亲友请客,我最喜欢喝水酒,甜甜的不像酒,但后劲极强,连好酒量的母亲都有过不支醉倒的记录。大桥上的馄饨也令我记忆犹新,十分好吃,汤汁鲜美,馄饨皮薄饀多,佐料的搭配也很特别,不过最値得一提的是一大碗才人民币六毛(合新台币三元),令己习惯台湾高物价的我咋舌

  • 文章連城田心小學舊貌換新顏

    来源期刊:《連聲》 第15期  作者:謝祥錩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连城田心小学 谢昌彬 教学大楼 冠豸山

    「田家子弟須知字,心地光明在讀書。」這幅刻在舊田心小學校門口的楹聯,從孩童時代就印在心中一直不忘。倘若再往前追溯,這可能是一九二〇年筆者先祖父昌彬公創辦闢新小學(即田心小學前身)時,教育前輩們所刻上的。這聯文寓意雖不深,可是它告訴家鄉人們一個簡單、明顯的道理:田心子弟,一定要努力讀書,要掌握科學技術,地方才能興旺發達。隨著時代的進步,不僅闢新小學的舊校舍無法使用,就是現在田心小學的校園也遠遠落後於形勢的要求。你看:十幾間泥木結構的教室門窗破舊,採光條件差...

  • 文章懷念我的爸爸

    来源期刊:《連聲》 第2期  作者:黃冰玉 出版时间:1982-02-01
    关键字: 怀念父亲 喜文节俭 吉林生子 冠豸山佛诞 家庭生活指导员班 别父奔台 与父书信 七月往生

    不安,公余曾组织子弟兵,购买枪弹,保衞家鄕,因生性耿直,得罪许多鄕绅长辈,爸爸感到有做人难之苦,我八岁那年,爸爸突然在楼上奉祀了三宝佛像,长斋礼佛,不与任何人来往,我喜欢跟爸去寺庙或唸佛经,或烧香拜佛,一去总得要十天半个月才得囘家。爸与新泉的张梅瑞先生,志同道合,最谈得来。不久在新泉设立唸佛堂,我去的最多,他说我慧根深厚与佛有缘,将来福慧双修前途无限。民国二十四年四月八日,我跟爸上县城冠豸山,参加佛誔,我此时在佛前,正式皈依三宝,法号慧贞成为佛门弟子。从此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