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农业生产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對台口岸——樂清黃華鎮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8卷 第1期  作者:倪寶勝 出版时间:1992-02-01
    关键字: 工业生产 农业生产 黄华 经济发展

    补了温州市渔轮修造业的空白。瓯江口外,乐清县蛎壳厂的一艘生产全自动化,国内独有的捞壳船、日夜坚持生产,年产値多达五〇〇万元。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建立了「农业发展基金」,近年来,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保持稳定发展。全鎭现有耕地一二、二五九亩,粮产每亩高达九〇〇公斤。充分利用山海资源,发展开发性农业如创汇农业,全鎭现已开发对虾,蝤蠓养殖场一〇〇〇亩,柑桔甜橙二、〇〇〇亩,成为浙江省甜橙基地之一。黄华鎭年来开发农工企业,齐头并进,进展甚速,其负有

  • 文章我的少年時代

    来源期刊:《浦東》 第11期  作者:楊乃藩 出版时间:1978-01-15
    关键字: 江南小镇 农业生产 小学 军阀混战 北伐战争

    可以随意捞捕。尤其是用河水灌漑农田,种植水稻。到了秋天收获的季节,一节望去,田野都成为金黄色,何等富庶!有这样的自然环境,眞可谓得天独厚了。但是,农业生产,只是依靠土地及劳力,生产力究竟有限,比起近代以机械生产的大规模企业来,当然望尘莫及。所以当时我们的鄕间虽然富庶,也只是比较的不忧冻馁而已。一般民间,还是省吃俭用,勤劳的工作,来维持生产。我们家里,就我记忆所及,祖父在我们住屋的前面,也就是靠街,开了一爿小米店,论斤论升的零卖白米。后来祖父在我进小学时逝世

  • 文章也談豆丹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4期  作者:溫錦奮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豆丹 农业生产 黄豆 沭阳经济

    豆丹生態—吾鄉灌雲大宗農作物是黃、綠豆,大、小麥,玉米、高梁,其中黃豆又分兩種,藍花叫秋豆稞粒較扁小,白花叫白花豆稞粒較圓大,豆丹是黃豆最大蟲害,黃豆未開花前豆丹蛾在豆葉背面產卵,類似小米稞粒,約一週孵化成幼蟲,棲息豆葉啃食成長,直至黃豆成熟,豆葉枯黃即將收割前,豆丹表皮由綠轉黃,身軀肥圓才鑽入地下蟄伏冬眠,以待來年夏轉化豆蠶蛾。拿豆丹—黃豆開花前後豆葉附著豆丹幼蟲,成長快速,如果整株豆葉啃光就不會結實,此時田地較多農家,無不僱人拿豆丹,方法是提一鐵桶、...

  • 文章那諾梯田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3期  作者:唐惠珍 周水晶  出版时间:2003-12-25
    关键字: 那诺梯田 自然风光 农业生产 拍摄回忆 故乡风貌

    近日,我們和台灣來的幾位影友,從玉溪出發到元江那諾去拍攝梯田風光。那諾位於元江縣東南部,離縣城六十六公里,公路是沿著哀牢山半山腰修建的。小車在彎彎曲曲的山路上爬行,透過車窗放眼望去,只見那如夢似幻的景象樸面而來,錦繡般的田園從山腳直到山頂,高差一五〇〇多米,面積大,綿延數公里,漫山遍野數也數不盡的梯田櫛次鱗比,順山勢曲折蜿蜒。埂高坡陡,溝回峰轉。梯田線條流暢,有的舒展奔放,有的閉合收歛,婀娜多姿,形態各異,變化萬千,大小不一,大的上畝,小的一床簑衣更可覆...

  • 文章新春祝辭——致旅台豐籍同胞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5期  作者:編委會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新春祝辞 台湾事务办公室 台属联谊会 家乡现况 农业生产

    泥泞,晴天尘飞的景气已不复见,居民生活环境迥然一新;城区八条主要街道实施了亮化、美化工程,各式造型美观的路灯形成了一路一景。入夜时分但见灯光灿然,景色怡人。城东丰徐路口正新建《托起辉煌》雕塑一座,犹如金字塔型的两块分立底座上,架托著直径十四米的不锈钢网形球作,远观近睹,甚为壮观。一俟雕塑竣工,将拍摄图片寄往,供亲人们一睹英姿。在过去的一年中,家乡农业生产多获殊荣。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一九九九年全国水果产量最多的县(市)十强」中,丰县位列第九;丰县大沙河牌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