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典故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閩聲編輯室啓事

    来源期刊:《闽聲》 第38期  出版时间:1970-03-15
    关键字: 刊物 典故 风俗 传记

    闽声」自发刊以来,已获得海内外同鄕普遍热烈的欢迎,因为它是一张纯鄕情的刊物,它介绍故鄕家园的人文、典故、风俗习尙,报导鄕贤蓍宿的忠贞报国与创业奋鬪,对久别家园的游子,提供了许许多多美丽的囘亿,尤其对未谙鄕情的靑子弟们,促进了认识与了解,同时更激起了憧憬与响往。在复兴中华文化的号召下,「闽声」正默默地,认眞地在为这个伟大的运动而努力。很感谢各地鄕长们踊跃惠赐稿件,祗长稿太多而短稿太少,使编者在处理上发生了困难。目前本刊需要的题材是,鄕贤们的传记,家鄕各地

  • 文章張閣老祁夢記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0卷 第7期  作者:王忠純 出版时间:1978-07-06
    关键字: 永嘉 张璁 历史典故

    浙江永嘉一地,人文薈萃,代有異人。而以明代張閣老位極人臣,官居一品相職,尤爲膾炙人口,無愧於人傑地靈,足令後人景仰莫名。溫屬平陽縣份,有武井山,層巒疊翠,高峻異常,其上佛寺一座,平時,香火鼎盛,善男信女,頂禮膜拜的,往往絡繹於途。寺內設有祈夢室,是「專供人上山祈夢借宿的處所。就像台北的仙公廟亦設有祈夢處,以供人借住而便祈夢是一様的道理。年靑時的張閣老,由於勤奮讀書,屢試卽中。但對於他自己的事業前途還沒有十分把握,便難免也有點爲迷信所感染,而頗企盼於神明能...

  • 文章本刋編輯委員經理事會聘定向主管官署申請登記

    来源期刊:《闽聲》 第1期  出版时间:1966-07-01
    关键字: 林志烈 陈秀南 典故 风俗

    发行「闽声」月刋为本会所厘订的工作之一,其目的在于联络同鄕感情,沟通意见,和介绍家鄕善良风俗,并搜集家鄕典故,介绍家鄕山水人物,藉使离鄕很久的同鄕们,追忆美丽的家园,怀念故鄕,进而羣策羣力,集中力量,协助政府反功大陆,收复被匪窃据的家鄕,拯救家鄕同胞,意义非常重大。唯办理刋物,说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好在以一个同乡会的团体力量,众擎易擧,也许不是艰难的事情,且本会全体理监事鉴于有发行的必要,故毅然不畏繁剧,遂决定筹备创刋。六月六日下午三时

  • 文章彭城探親行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47期  作者:張楓  出版时间:1988-08-15
    关键字: 徐州 探亲纪实 历史典故

    泰山巍峨,黃海浩蕩,九里山前,荆山橋畔,雲龍山色,一串古戰場。鄕情是一種特殊的堅實親情。它溶鑄了對土地的熱愛,對親屬的感恩以及對文化習俗的依戀。只要人性不滅,鄕情卽永遠存在。不論離鄕多久,歲月如流;也不論離鄕多遠,山高水長;而幾許鄕情總在心頭時常閃爍。政府開放大陸探親,爲了老鄕關懷老鄕;老兵照顧老兵。義務成立「海燕服務社」。感謝姜穆,王怡,寥汀,尼沙等的革命情感。郭嗣汾,丹扉,邱紋理,蔡文甫等的文字宣傳。葛香亭,曹健,傅碧輝,孫越的身體語言。跨越六個省,...

  • 文章江蘇泗陽境内的徐國古城(續)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22期  作者:張用寰  出版时间:1976-02-20
    关键字: 徐国古城 武王伐纣 历史典故

    也就在商帝乙遷都的同時,陜西省中部,有一個姬姓新民族興起。一方面對內部實施農業改良,生聚教訓;另一方面整軍經武,積極向外擴張領土,肆行兼併。伐崇、戡黎,最後終於推翻了商朝最後一代國王受辛的統治。武王伐紂,是經過一番苦戰的。在尙書武成篇裏說:「大會諸侯於牧野,血流漂杵」。在周書裏也說:「武王遠征四方,凡憝(認爲十惡不赦,加以征伐)國九十有九國,馘(殺之以獻左耳)魔,億有十萬七千七百七十有九。(不過那時的計算,是以十萬爲億);俘人三億萬有一百三十;凡服國六百...

  • 文章故鄉漫談——洛陽平樂村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8期  作者:郭廉方 出版时间:1976-08-25
    关键字: 洛阳平乐村 故乡漫谈 历史典故

    我是洛陽平樂村人,這個村名知道的人不多,要是說洛陽平樂接骨先生,知道的人可就多了,說是名馳大河南北也不爲過。這位接骨先生,就是先族叔郭公燦若。其醫德之高,醫事之精,心術之仁,救人之多,有口皆碑,當然不需我再予宣揚介紹。洛陽平樂村這一帶地方,在東漢時代,叫做平樂觀又名西園。最早見於記載者,爲漢明帝永平五年(公元六十二年),派人到長安迎取飛簾、鯛馬,置於當時洛陽上西門外平樂觀。旣然皇帝派欽差大臣,驚師動衆不遠千里前往「迎取」,可見一定是國家重器,據史書上說:...

  • 文章南宋詩人陸游的撫州詩情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6期  作者:林龍茂 出版时间:2012-02-01
    关键字: 陆游 抚州 历史典故 抚州情结

    南宋愛國詩人陸游(一一二五年十一月~一二一〇年一月),曾兩次在江西做官:第一次是在乾道元年(一一六五)七月,他四十一歲時,由鎮江府通判改調隆興府通判軍州事,任所在今南昌巿,後被主和派以「交接台鑒,鼓唱是非,力說張浚用兵」(《宋史》本傳)的罪名罷免了官職;第二次是在淳熙六年(一一七九)十一月,他五十五歲時,由提舉福建常平茶鹽公事,改任朝請郎提舉江南西路常平茶鹽公事,到撫州任所任期一年左右,不久因撫州水災,陸游開倉賑濟災民被朝廷以「擅權」罪名罷職還鄉。陸游到...

  • 文章腳踏糕:踩出來的年味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09期  出版时间:2015-01-25
    关键字: 脚踏糕 年味 年糕 典故

    一二〇斤。」清浩脚踏糕的走俏,让这位老邻居同感荣耀。家住上海的潘荪文经常来常州,每次她都要带不少脚踏糕回去。「早上做稀饭的时候,切几片放在里面,就点小菜,就是一顿美味的早餐。亲戚朋友来了,隔水蒸或者裏著蛋液炸,再蘸着白糖,就是一道不错的点心。」然而,这一块简单的小方糕背后,还有一段典故。相传元至正年间,连年旱涝,民不聊生,元廷横征暴敛,各地农民先后举旗起义,天下一片混乱。有一画家倪云林,预见到江南将成为战场,忧虑不安,到太湖周边各地游历解忧,并寻找避乱隐迹

  • 文章對月輕吟寄情懷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19期  作者:張杞芳  出版时间:2009-12-01
    关键字: 五华张姓族人 中秋典故 历史感怀

    历史是一轮皓月,照见古时,也照见今后,它反映宇宙的一景一物,一动一静,大家不要忘记,它所反映的景物和动静中,有我也有你的身影。世界如舞台,一个人绝对演不出一出好戏和创写历史新页,世事沧桑,皓月当空,尤其我们五华张姓人,每年都期盼农历八月十三的祖先华诞(有些地方是九月初三),歌舞升平,祈求平安的庆典活动中,展现亲情、团结、和睦、文明的新景像。我虽客居台湾,天涯游子半世纪,但很难忘记我是「五华人」。张公仁爷的活动之后,就是中秋,有关中秋节的典故传说很多,但我

  • 文章萬里長江第一橋「金龍橋」佳話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0期  作者:李忠 出版时间:2000-12-25
    关键字: 金龙桥 万里长江第一桥 蒋宗汉 历史典故 名人事迹

    長江上游又名金沙江,在流經雲南西北麗江和永勝交界處,古井里江面,東西橫跨一座「鶴慶梓里鐵索橋」,也叫「金龍橋」。此橋寬二公尺八寸,長八十六公尺,用十八根手工鍛造的大鐵鏈懸繫於大江兩岸。而每根鐵鏈約有五百個鐵環相扣而成。上舖栗木板,旁護長欄,對岸兩頭覆以瓦屋;建橋共耗資白銀一萬四千五百一十七兩。此橋於清光緒元年(公元一八七五年)由鶴慶郡紳前雲貴提督蔣宗漢捐資所建,歷經五年而竣工。用梓里二字命名,取敬恭桑梓的意思。就建橋時間之早而言,無疑是現存萬里長江上游第...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