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传统习俗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二三掃墓有感——建議改善安置骨灰匣之神橱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40期  作者:錢中勳  出版时间:1981-06-20
    关键字: 扫墓 公墓 传统习俗 骨灰安置

    壮观;现又急急在建造土地公祠,藉以护佑墓地覊魂,设想周到,无微不至。可是对火葬者安置骨灰匣之处,却简陋随便,不过聊备一格,未加注意,一若无足轻重者然。而且照目下情形来说,对我无锡传统习俗,已犯有二大禁忌:一、安放骨灰匣之橱柜,不应作上下格叠层形式,如同商店之货柜,现在骨灰匣尙少,日后若增多格满,即成吾邑最禁忌之所谓「棺上叠棺」,上下相压,阴魂交迫,影响所及,足使死者家属子孙多病多灾。二、故鄕习俗,安置停妥后之棺木或骨灰匣,不可随便搬位移动,如必迁葬,亦须择日

  • 文章守歳之心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7卷 第2期  作者:楊子 出版时间:1985-02-28
    关键字: 守岁 传统习俗 民族文化

    十九日晚是大除夕,是守歲之夜;我將以虔誠的心願,整晚守歲。不管守歲的傳統意義如何,不管守歲有什麽習俗與傳統;我守歲,是出於虔誠的心願——對於國家民族文化的皈依。如果守歲是中華文化的一種象徵,我守歲,就是依藉這象徵,而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我守的不是歲,而是守歲所表現的源遠流長的崇高與神聖的民族感情。我的虔誠心願,也是向著淪陷的大陸祖國。我不是此地的過客,我熱愛台灣,我在此地居住的歲月,無論從那一個角度上看,以那一種原則爲準繩,我已是十足的台灣省台北市人。我數...

  • 文章異地同俗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8期  作者:徐哲甫 出版时间:1978-08-25
    关键字: 传统习俗 社会舆论 人物回忆

    一在國民大會期間,因與靑海籍代表馬繼援、馬紹武兩先生編在一個考察慰問組,同車兩天,曾談及西北各省許多趣聞,當時我也敍述了我在蘭州親身經歷過的一件往事,至今猶令人忍俊不禁。民國二十九年我奉令調赴蘭州中央警校特警班受訓,妻也隨同前往,本來她準備到第八戰區長官部調査室工作,後來她因爲不服水土,終日咳嗽不止,接着她又有了身孕,所以就在蘭州城內水北門裏,靠近城牆的一家大宅院中,租了三間房子定居下來。這間房子是進大門後第五排一個四合院的上房,座南朝北,東西各有三間廂...

  • 文章懷念吃巴巴的日子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1期  作者:熊光勛 出版时间:1981-12-25
    关键字: 巴巴 制作工艺 传统习俗 儿时回忆 思乡

    首先作几个像仙桃那样的供在神龛上,再用糯米饭粘在牛角上,拣两个大的巴巴喂牛,这一天对牠特别照顾,不能让牠到田里工作,要牠好好休息。通常吃巴巴都是用黄豆粉或苏蔴粉粘着吃,喜欢吃甜食在粉里拌糖,喜欢吃盐的则在粉里拌盐,随心所欲。遇亲友有喜庆燕贺,巴巴还可以作为礼品,送者经济、受者实惠。家鄕有句近于口俚的俗语:「九月九巴吼,」及「十月初一不打巴,牛王老爷怪他妈。」我生长在一个对传统习俗极为重视家庭,来自记忆,母亲背着小弟忙里忙外,口中哼着小调,「么儿么、捡柴烧、没

  • 文章清明掃墓感懷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8期  作者:馬雲斌 出版时间:1997-04-01
    关键字: 清明节 扫墓 祭拜祖先 传统习俗

    浮梁 馬雲斌『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名詩是唐朝杜牧詩人所寫,他很能表達清明節的時序、情景、乃至人的心情。清明節從魏晉以後被定在陰曆的三月三日,正是梅雨季節,是春天初開始之際,在這時祭拜祖先,清掃墓園是有莊嚴的意義。近年,中華民國政府爲了統一清明假期,特定國曆四月五日爲『清明節』。與農曆的三月三日時序,非常接近,相傳沿用至今。清明節的主要活動就是祭掃祖墳,全家大小一起到祖先的墳上拈香祭拜,並利用祭拜之際清理墓...

  • 文章上期謎底揭曉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2期  出版时间:2000-06-01
    关键字: 同乡联谊 传统习俗 猜谜活动

    一、謎題:航空信。謎底:「高郵」。猜中者:莊捷、駱文、房鎭之、王育才、汪敏毅、宋思義、湯宜諧、陳儒超、畢新民、包以法、李象竹、尹方、徐積宏、李望蘇、馮素。二、謎題:靑春永駐。謎底:「恆春」。猜中者:駱文、房鎭之、宋思義、湯宜諧、陳儒超、畢新民、包以法、李象竹、尹方、徐積宏。本園地九月十五日截稿·歡迎提供精彩謎題

  • 文章長教村的元宵和清明節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4期  作者:廖松發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长教村 元宵节 清明节 传统习俗 公墓祭祖

    湖寮長教村,位於縣城北邊,距縣城五公里,出茶陽的公路從村中經過。整村有一千多人,全部姓廖。歷來元宵活動定於農曆正月十三。這個節日,比過年還隆重,大部分外出族親,寧可過年不回,而這天卻無論如何也要從千里迢迢趕回來參加。當晚霞甫盡,夜幕將臨,整個山村便忙碌起來,開始舉辦傳統的迎燈活動。首先人們在村周圍的山上給祖墳上燈,每座墳都要點上十幾支或幾十支蠟燭,把整座墳裝點得通明透亮,村的南北山頭墳墓很多,密密麻麻,滿山都是,現在每座墳都點滿燭火,閃動的火苗,燦若繁星...

  • 文章元宵燈謎晚會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3期  出版时间:1968-04-01
    关键字: 元宵节 元宵灯会 传统习俗 地方风俗 猜灯谜

    本會一年一次的元宵燈謎晚會,於二月十二日及十三日(正月十四、十五)日兩晚擧行,仍由袁定華、賀仁泰兩位鄕長主課,並承同鄕廠商及各位熱心鄕長捐贈獎品助興,情況頗爲熱烈。兩天來揭櫫謎條共伍百餘條,被猜中者約達半數,茲錄袁、賀兩位鄕長所製燈謎各二十條於後,藉博愛好此道而未克參加猜謎之鄕友們一粲:袁定華先生製:同鄕人瑞呂翁最(集幼學二句)——「百歲曰期頤,而高年尤是當尊。」本同鄕會(打縣名一)——咸甯。ABCD括括叫 捲簾(打同鄕人名)——卓文英。甄后留枕(打同鄕人名...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