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云台山共返回2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探親集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0卷 第4期  作者:潘養和  出版时间:1988-12-01
    关键字: 探亲 思乡 游览 云台山 南京吊古 香江

    天涯海角路茫茫,夜宿香江思个长;越过广州飞沪上,又经白下抵响鄕;儿曹是否贤而惠,父老奚如寿且康;志业堪称身外愿,亲情最似百花香。返故里三八离鄕七七回,少年易逝老年催;世途阻遏思亲泪,人事参商忆旧醅;昔别同胞多作古,今归儿女各成才;朝朝惟愿常相聚,惮听骊歌惮擧杯。再游云台山四四年前曾此游,登临有感发难收;神州烟雾掩衢路,宝岛风光映斗牛;南顾秣林寻径曲,北窥燕市看天愁;物华幸胜传千古,锦绣连云港待修。南京吊古秦淮河水向西流,流去古今多少愁;欣阅无梁怀古殿,喜观玄武羨

  • 文章云台山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7卷 第4期  作者:劉有銓  出版时间:1985-12-01
    关键字: 云台山 往事回忆 导淮工程

    海州文献在诸位鄕先进的热忱经营下,已经为当前文坛掌故屈指可数的最成功文献。余忝为海属一员,抛撇家园四十余载,公余之暇,一卷在手,如临斯境如对亲人,对故鄕一草一木之熟悉,每不能自己!云台山为海州胜境、风土人情,先进们有许多详尽的报导。而余生于斯、长于斯,对于儿时有许多不可磨灭的记忆。虽不足为外人道,然而耿德幽光、藉资谈助,一旦反攻返鄕让小弟小妹们自行求取印证,亦乐事耳!在昔日工业机械尙未发达之时,「云台山伕」是筑路、挖河、土方工程所最称誉的能手!原来云台山

  • 文章回憶當年遊雲台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4卷 第2期  作者:江錦堯  出版时间:1992-06-01
    关键字: 云台山 游览见闻 往事回忆

    四十四年前的春天,赵波隐老师带着我们东海师范师三甲班同学畅游云台山。民国三十七年的暮春三月,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师三甲班四十多位同学,由级任导师赵波隐率领从海州开始步行,经新浦到达大村云台下院小憩之后,由云台山人范永濂同学任向导,他手持「云台导游」一卷,按照书中的图示,带领着我们开始登山了。上十八盘,过望海楼,经九龙桥,登五十三参,来到了三元宫的废墟上,正殿已为日寇所焚毁,残垣断壁中仅存下一座明朝万历年间所立的石碑,碑文尙清晰可见。同学们围坐在这里休息

  • 文章云台山猴石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3期  作者:王君敏  出版时间:2000-09-01
    关键字: 云台山 故乡风貌 诗歌

    西遊何日取經還,獨有猴頭意態閒;放眼雲天滄海浪,隱身崖壁月光寒。形容縱可千般變,靈府難移一寸丹;若是陰風妖霧起,猶當揮棒鎭波瀾。

  • 文章云台山云雾茶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2期  作者:孫蘇林  出版时间:2001-06-01
    关键字: 云台山 茶文化 诗歌

    蒼梧名高揚,茶林傍頂崗;水簾山色潤,玉女霧雲妝。采擷千工巧,封裝一品香;品茗驚四座,滿室溢芬芳。

  • 文章名山名宦祀名賢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3卷 第1期  作者:夏鼎文 出版时间:1979-07-10
    关键字: 海州云台山 陶澍 陶渊明 名山名宦祀名贤 陶祠

    这一个七字标题,好像是一句七言诗,必须加以诠释,才能明白易晓,名山,是指的江苏海州云台山。名宦,是指的淸代道光朝两江总督长沙陶澍。名贤,是指的东晋淡于荣利,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大诗人浔阳陶渊明。就是说陶澍在任两江总督的时候,曾两登云台,在云台宿成山上法起寺左侧,为陶渊明建了一所祠堂,并且亲撰一篇云台山新建陶靖节先生祠堂记,刻石留念,原文如次:海州云台山,古都州,水经注云,东海朐县东北海中有大洲,谓之郁洲,靖节先生飮酒诗: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即其地也,先生

  • 文章金銀花開香宜人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6卷 1~4  作者:吳舟  出版时间:2014-12-01
    关键字: 金银花 往事回忆 植物介绍 历史资料 云台山

    基地鸡爪花田里也发现这种花冠外部带红紫色变异的金银花。根据植物文献记载,忍冬(金银花)与其它多种忍冬最明显的区别特征是有大型的叶状苞片,而且形态变异非常大,包括枝、叶的形状、花冠的长度、颜色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与生态环境有很大关系。金银花花冠白色,有时基部向阳面呈微红色,后变黄色。但令我疑惑的是,为什么在云台山同一环境下生长的金银花,花冠外部颜色有的是白的,有的是紫红的?此外,金银花的叶是全缘的,但在云台山里我曾多次看过金银花的叶有浅裂、个别还有深

  • 文章落葉歸根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6卷 第4期  作者:辛子方  出版时间:1994-12-01
    关键字: 落叶归根 回乡定居 云台山 安葬 墓园设计

    灌雲籍國大代表宋靜波老先生,回鄕之後,因身體虛弱,住進了灌雲縣立醫院,療養三年,終因身體太弱而逝世了。臨終之前,再三囑咐,要安葬在雲台山東磊地方,這是他年輕時看好的地方,兩位公子,就遵照遺言,百般設法,選購東磊半山腰,一塊約兩百多坪(六尺見方爲一坪),安葬在此,面向南方,可以看到灌雲故居一遍廣闊的平原。墓園的設計,非常壯觀,分上中下三層坡地,最高一層係棺墓,中間一層係建築古色古香的六角亭兩座並列,下層係花園,四週圍有花磚墙和拱門,亭內各置大石碑一座,上下...

  • 文章浅谈云台山成陆的人为因素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2期  作者:朱炳旭  出版时间:2000-06-01
    关键字: 云台山 明末清初 郑成功 迁海令 发展现状

    云台山成陆在连云港市的历史上是一件大事,今日新浦市中心的形成,连云港口的兴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地位的确立,端赖此一地理变迁。云台山成陆的原因除了自然界本身的演变因素外,人类政治斗争造成的影响是其主要的方面。下面就此谈谈一孔之见。一、迁界移民的起因明永历十五年(一六六一年)三月二十三日,郑成功率将士两万五千人进攻台湾,驱逐荷夷,收复宝岛。当年九月,清廷为封锁郑成功的物资来源,扼弑据有台湾的郑成功抗清队伍,开始实行怯懦而且恶毒的「迁界移民」政策,并派

  • 文章詠連雲港新貌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4期  作者:郝保倫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云台山 港城 春风 诗词作品

    雲台參天映海波,港城瓊樓化銀河;春風一掃千年舊,喜看橋頭景色多。

共23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