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乡野趣闻共返回2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常州民間故事走後門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20期  出版时间:1987-02-01
    关键字: 周清源 乡野趣闻 走后门

    有一個名叫周淸源的讀書人,江蘇武進人氏,滿淸康熙年間,考試得中魁首,官升到工部侍郎。在他年輕的時候,家庭環境非常困苦,但因努力上進,喜歡讀書,在十六七歲的時候,他的文章已受到當地士人們所推重,名滿鄕里。有一個經營鹽商的富翁萬金立,愛慕他的才學,把他的獨生女兒桃英許配了給他,可是又因嫌他貧窮,加上平日虛榮心的作祟,結婚之後,周淸源每次到萬家,就要他從後門進出。幾年之後,由於周生力求上進,有一次上京赴考,終於得了高官,地位漸高,一天再去岳家謁訪,萬家就開大門...

  • 文章夏灣西瓜管打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4期  作者:于愷駿  出版时间:1986-03-20
    关键字: 夏湾 西瓜 乡野趣闻 名物特产

    「夏灣」,是在山東昌邑南鄕的一個村莊,約有五六百戶人家。村前就是膠濟鐵路的岞山車站,交通方便。西臨濰水(俗稱淮河)二里許,濰水沿岸全是沙土地。就以「夏灣」爲界,村東是肥沃的黑土地,西邊就是靠河的一片黃沙地了。因土壤成份的不同,黃沙地適宜種瓜果、花生、地瓜等,不適宜種些五穀雜糧。因此,沿河兩岸的人們大都種植些水果樹或花生爲主。唯獨夏灣村的居民習慣的以種瓜類爲主,其他爲輔。蔓生的瓜類,是開了春種的。可按月份收成不同口味的瓜。早熟的是捎瓜,鮮脆可口,繼有香瓜(...

  • 文章時令鄉諺點點滴滴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1卷 第4期  作者:任子魯  出版时间:1986-03-20
    关键字: 时令乡谚 人物回忆 乡音乡情 乡野趣闻

    卷首語:光陰荏苒,歲月如流,轉瞬間,我們同鄕來臺已經三十六七年了,在這漫長的日子裏,歲月蹉跎,長者漸次逝去,壯者已面臨衰老,幼年已成壯年,在此地降生的,也逐漸長大成人了,年輕一代與新生一代,對於家鄕的一切人、地、物、時、等印象,不只模糊不淸,幾乎毫無印象。在前期歷屆文獻中,不少鄕長都介紹過我魯省的風土人情山川河流物產名勝古跡,惟對時令鄕諺,很少有人去記述,筆者記憶不多,僅就所記憶的點點滴滴,分別列後,提供對家鄕陌生及年靑一代的同鄕,借增瞭解與認識,以期收...

  • 文章談風水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9卷 第1期  作者:蔣實夫  出版时间:1987-03-01
    关键字: 风水问题研究 乡野趣闻 人物回忆

    吾沭南鄕第七區澗河鄕,宋家庄西頭,有張兆光者,他的祖父死後,葬在他家南半華里處。此坟後來日漸自行長大,有現在五層樓高,周圍佔地約四五畝地之大。當初死者家貧,無力購買棺材,只以蘆蓆三張,包裹埋葬,到張兆光這一代,家道漸漸富有,置有兩頃多好田,已爲小康之家。某日有一遊方地理師,路經張家,向其討茶用,而張家只給一碗生水,地理師暗自不悅,辭别向南行走。見到張家南面,有座高高的大坟,大坟西面,數百公尺處,座落一村,村名小李圩。地理師走到李家,大談風水之道,幷提及彼...

  • 文章從鐵打高家溝起談高溝點點滴滴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4期  作者:徐憲惠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区域历史 人物回忆 乡野趣闻

    高家溝鎮成於何年無地方誌可考,惟民國卅三年四月間當時共軍七天七夜攻破當地人稱鬼窯和平軍據點後,靠鬼窯據點百公尺左右非常完好的北廟被拆,在其大殿屋頂中間小甕內,藏一簡函,好事之人拿給筆者先父看(是當時唯一秀才),內容大意是奉欽命建於貞觀某某年(年久不記),由此可見高溝成鎮歷史應在建廟之前。高溝圩形爲八卦狀,成後直對南門南大街時常走水(失火),不過總是燒的草房蓋瓦房,據傳當建圩之時,地理先生曾言氣不破,若干年後,鎮內將出一班帝王將相,圩成後由於南大街經常走水...

  • 文章帶閨女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2期  作者:戴淦  出版时间:2000-06-01
    关键字: 苏北民俗 传统文化 乡野趣闻

    正月里的新郎新娘都要住在自己的喜房里,即使外出也不隔宿。只是到了二月,新嫁出的闺女,才可以到娘家过上十朝半月的。又因民间一般把逢双的日子称作喜日子,女儿出嫁和回门都要同「喜」字联系起来,二月初二恰恰是正月过后的第一个双日子,所以才选这一天带闺女。同时,到了二月,虽然冬闲已过,但春季大忙还未完全开始,加之气候不冷不热,正是闺女走娘家的好时候。六月六带闺女回娘家「歇夏」(注一)[1],这也是由来已久的风俗。据传,闺女吃了娘家六月六的炒面就不「枯夏」(注二)[2

  • 文章對聯故事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2期  作者:劉素成  出版时间:2000-06-01
    关键字: 对联艺术 乡野趣闻 人物回忆

    吾幼年曾聽老人講過一則對聯故事,雖爲民間口傳,卻頗具文彩,恐年久失傳,借《海州文獻》刊出,以饗讀者。昔年有一王姓私塾先生素喜咬文嚼字,吟詩做對。這一日正直淸明,王先生外出踏靑遊玩,來至一挑河工地,只見成千上萬的泥伕來來往往,異常繁忙。泥伕中有一人卻認得王先生,幷深知其爲人,心想與其開個玩笑,便將挑泥的擔子挑至王先生面前放下,說道:「久聞王先生會吟詩做對,我今出個上聯,請王先生對出下聯。」王先生不覺感到好笑,一個泥伕能做什麼對聯,便道:「願聞上聯」。那泥伕...

  • 文章四川九寨溝驚險遊記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2期  作者:李士椿  出版时间:2000-06-01
    关键字: 九寨沟 乡野趣闻 旅游观光

    我車行駛到山岡,驟降風雪地滿霜;銀白無際,一片蒼茫,迷不知路在何方?高山日正午,雖偶有斜照陽光,但平均氣溫仍在零下七度,深感高處不勝寒,雪地行車險更難。各同仁困坐車內,面色凝重,憂心焦急,饑寒不語合掌默禱,共祈上蒼,佛心慈愛,予我施援解困,脫險下山。幸賴導遊阿里郞,沉著不慌張,指揮若定調度有方;劉司機技術高明,旋盤谷之間,緣溪行而下,循前車胎痕蜿蜒向前行,行行復停停,停停又復行,沿途松伴翠柏,披霜帶雪立高峰,乍見山嶺桃花映雪紅,大自然美妙變幻無窮,彷彿人...

  • 文章夜捉螃蟹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4期  作者:鮑宜龍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沭阳风貌 乡野趣闻 抓螃蟹

    這還是二十多年前的一段往事,那年我在縣農業學大寨工作隊工作。受領導委託,和鄰組的小王兩人到東海縣安峰公社去調查一份資料,兩人來到安峰公社辦妥事情後已沒有回程的車子,我倆就在鄕招待所住下。吃過晚飯,想出去轉轉,一問離安峰水庫不遠,我們對看門的老同志打聲招呼就到水庫邊玩去了。安峰水庫雖屬東海縣,但在我們沭陽也是有名氣的,記得幾年前我還隨生產隊人一齊到水庫邊的石料廠拉過石頭。來到水庫邊,太陽已經快沾山了,那一抹夕陽在水中盪漾,一葉小舟在水中悠悠而行,眞是美不勝...

  • 文章過河錢誰給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4期  作者:張兆雄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对联文化 区域习俗 乡野趣闻

    很早很早以前,地處龍王蕩的車軸河南有座龍王廟,河北邊的人去龍王廟燒香的必須從龍王口渡船上過去,這擺渡的雖窮,一天學堂門未進,可肚裡花頭點子不少,有時他還能謅幾句詩文呢?這天,船上上來三個人:一個和尙,一個書生,一個青年婦人,歲數都差不多。當船行至河中心停下來,過河的三個人以爲擺渡的要過河錢了,也就趕忙掏口袋,準備給河錢,可擺渡的卻說:「我看這樣吧,這趟河錢,不必各人都掏腰包,費事八功的,乾脆哪一人給算了,也能一個人不掏。」過河的三個人你望我我望你,都猜不...

共21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