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习俗历史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百侯鎮曲灘村聯和福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7期  作者:謝如劍 楊燕秀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百侯镇曲滩村 联和福 民间活动 习俗历史

    大埔县百侯鎭曲滩村,地处县城南部六公里之遥,梅潭河蜿蜒曲折绕村而过。曲滩坑水流入汇合,称「水流东甲」。村口巍然迄立著一座自控翻板闸坝的曲滩水电站,山光水色,瑰丽灵秀,竹林映翠,风景优美。曲滩村民,勤劳进取,民风淳朴。在漫长历史长河中,先辈们用自己勤劳双手和卓越智慧,创造形成了特有的民俗风情—仲春二月初十欢庆「联和福」习俗。「联谊集福地;和顺聚曲滩」。联和福顾名思义是联合全村群众,和气致祥,团结协作。为祈求一年四季迎祥而集福,共同走上幸福日子。这一习俗

  • 文章我在嘉興靠十年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9卷 第3期  作者:余烈 出版时间:1977-03-01
    关键字: 嘉兴 回忆往事 思乡 习俗 历史沿革

    請容我先作個聲明:就是此文之寫,原是想到什麽就寫什麽,寫到那裡就算那裡。總之,旣不分門,亦不別類,一寫下,就算數。而又拉拉雜雜,說我胡亂寫這麽一陣,也未始不可,旣非大塊文章所可比擬,亦够不上說什麽雋永小品;只有雖有滑稽唐突,却又不失爲正經。雖不足存爲歷史觀,但能引起在臺鄕友茶餘酒後,資爲談助動機,擧一反三,作懷鄕之念,興故國之思,亦或不失爲有心人與有同感?好好歹歹,不遑計及,吾愛吾鄕而已。賤年已向八十之途急進,時間經久,記憶錯誤,必然難免。手頭空空,瑣碎...

  • 文章憶富陽話淸明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6卷 第3期  作者:王杭年 出版时间:1984-03-10
    关键字: 浙江富阳 清明习俗 孝道 历史起源

    憶自來臺作旅,倏忽已經三十餘年,人由壯歲轉而白首,每當春暖花開,淸明節屆,總不免想起江南三日,鶯飛草長的風光,以及在故鄕富陽過淸明節的情景,感時追遠,莫名惆悵。曾在本刊中拜讀兩位鄕長對淸明節憶舊之作,爰將富陽以前過節風俗予以記述,藉供談助,亦所以聊遣鄕愁耳。在淸明節那天,富陽人家家戶戶,都須折下楊柳枝條,插於大門上,使它近風搖曳,綠意盎然,感到沐浴在春的氣氛之中。這種風氣的出處,無從考據。幼時聽鄕先輩說:源自唐末黃巢之亂,殺人八百萬,某次有一婦人請求先將...

  • 文章中原的秘密宗教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9期  作者:劉心皇 出版时间:1978-09-25
    关键字: 河南历史 社会习俗 秘密宗教研究

    民國三十年元月間,我爲工作的關係,在河南開始調査秘密宗敎,並請族兄西霞·佑協助,深入各種秘密宗敎,蒐集資料。對於各該宗敎之創始、學說、組織、入敎手續、規則,及分佈地區等項目,特別注意,並根據各種宗敎的資料,作簡略的敍述。當時,由於我的工作項目繁多,更加西霞.佑亦有其本身的鄕村敎育工作,故對於此種宗敎之調査,斷斷續續,時作時輟,而且進入每一宗敎,均須介紹,取得信任,方能取得資料,進行亦自不易。一直到民國三十三年底,此種工作,已有四年之久,實應作一結束。遂將鐵...

  • 文章雲台風物瑣記(續完)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8卷 第3期  作者:劉有銓  出版时间:1986-09-01
    关键字: 区域历史 社会习俗 幼年记忆 云台山

    (十一)耕牛護主:嘉慶海洲直隸州志三十卷拾遺錄⒄載:州有廟祀牛遺阯……。在隔村去諸麻村中途,有一地名石虎嘴;南行約百步、有一處平石崖(約五坪)父老言:此耕牛護主處也!視之,石上有人睡臥痕跡,其旁牛、虎之瓜蹄深印,打鬥之情狀,均陷入石中;余時讀小學、全校師生遠足至此,老師爲述耕牛護主精神,許多高年級同學均臥石上人跡,頭北向、肩與臀均凹下,恰合一人臥姿;當時年幼未及深思,人臥、牛、虎足跡,怎能夠陷入石內呢?及年長每過其處,輒留意觀察,結果發現石跡之西南方三十步...

  • 文章昆明憶舊—景星街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1期  作者:何開明 馬榮柱 出版时间:2001-12-25
    关键字: 昆明景星街 故乡风貌 地方美食 历史集萃 风土习俗

    在清朝末年的《清末昆明城區圖》上,只畫出景星街的位置,卻無街名。到民國九年左右才定街名,並修葺成景星街。過去市民稱這條街爲糧道街,是因附近文明街的西側,有糧道衙門。民國初年撤去,修建成文明街。景星街是與正義路、文明街和甬道街垂直的一條街,長約三〇〇餘米,寬三米。它的南面與順城街平行,中間有城墙隔開。因舊時馬幫運輸在順城街歇腳,隨即從景星街進城,開展商業貿易,使景星街、文明街形成貨品集散地,十分繁華熱鬧。景星街的最西頭爲雲南市政公所,有李宗黃、唐紹虞、張維...

  • 文章呂氏族譜序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2期  作者:呂達階  出版时间:2003-06-01
    关键字: 吕氏家族 吕氏族谱 序文 历史变迁 风土习俗

    氏族譜牒之作,蓋欲明昭穆、別分派、知本源而敘彝倫者也。太史公之成史記,取材有賴譜紀,然所謂譜紀,固合家譜、方志、國史三者而言;個人傳記,則以家譜最爲詳實,頗受史學家之重視也。故譜牒之纂修,亦爲民族之發展史。溯自伏羲氏制嫁娶,遂植家族之始基,人不忘其所生,迄今蓋已六千五百年!吾中華民族之昌大,民德之優厚,文化之深遠,有由來矣!呂氏乃炎帝神農氏之裔,傳至伯夷,爲舜之四岳長,佐禹治水有功,賜氏曰呂,封於南陽新蔡。傳至尙,字子牙,年老隱居於渭濱。西伯文王出獵,遇...

  • 文章漫話故鄉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7卷 第3、4期  作者:江錦堯  出版时间:2005-12-01
    关键字: 故乡情 风土习俗 历史资料 古凤凰城 人物回忆

    三年(四七六),从南门到北门长达一·五公里,街心为一三九九块青石铺成,两旁都是石墙青瓦的古代房屋。中间有两座拱桥,桥下引两山之涧水入城内三湖。我们离开这里已有半个多世纪,这次亲眼见到这里的景物依然保持着原来的格局,走过几家有廊簷的古院,院内草木丛生,千年历史的古街显得格外沉寂,我想这里的主人都背井离鄕时间已经很长吧!此时我们像翻开历史重现童年的身影,回忆当年活动的踪迹,这是多么难得的意境,却不是转瞬即逝的海市蜃楼,多么高级的古老艺术享受啊。六朝一条街充分印证

  • 文章憶早年的鄉居生活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8卷 第3期  作者:庸民  出版时间:1986-09-01
    关键字: 灌云历史 乡土情怀 区域文化 社会习俗 人物回忆

    我國在本世紀三十至四十年代,由於外侮內亂,造成了無數的家庭破碎,我家亦何能倖免此一刼難?我的家,位於江蘇省灌雲縣。按「灌」「雲」二字意義:「灌」是蜿蜒百餘里通海之「灌河」,可通行萬噸巨艦。「雲」是綿互數百里的「雲台山」,古名「蒼梧」,亦是遐通週知,名山古刹。余家住本縣六區山南鄕,因門前有三棵樹。前臨小河,後倚土嶺,依山靠水,築屋而居,雖也是四合院,但無一片磚瓦,完全是土墙草苫。余與父母妻子兒女,住堂屋三間;八間東西廂房,分爲厨房、倉房、磨房、牛房;前面過...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