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习俗共返回15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故乡习俗

    来源期刊:《浦東》 第27期  作者:沈步洲 出版时间:1982-01-15
    关键字: 祈福习俗 故乡习俗 述信习惯

    開設商店恐主顧賒欠掛賬,在店裏顯要處貼一紙條。無賒不成店 莫怪諸欠 實在本錢少 一槪叨光現各地方起造石橋,迷信上要妨碍八方小孩,於是有小孩人家,用紅布條寫下面幾個字,掛在小孩身上免遭不幸。石匠石和尙 造橋有地方 不關小孩事 石匠自家當。凡家有嬰孩晚上啼哭,寫下例四句張貼路口供人唸讀以求安寧。天皇皇地皇皇 我家有個夜啼郞 仁人君子讀一遍 一睏到大天光。冬防宣傳,每逢冬季晚上更夫手持竹筒,川越大街小巷,一面搞擊竹筒、一面高呼。寒冬臘月 河乾水淺 火燭要小心 ...

  • 文章聖地雅哥的河南婚禮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5期  作者:安國鈞 出版时间:1982-05-30
    关键字: 婚礼 流程 习俗 嘉宾

    三子守台與林達小姐的婚禮,在聖地雅哥擧行。我倆專爲此事而來。林達的爸爸,遠在香港,因事所牽,不能親臨,託由至親陶表姐主持;陶表姐是聖地雅哥政府社會處的專員,星期一至星期四上班,每天工作十小時,工作太忙,無法分身,原定婚期三月廿九日星期一,便移到三月廿六日星期五了。恰是農曆三月初二,我的六八生辰,娶媳婦帶過壽,放在一天,就這樣決定了。家庭佈置,由老妻主持,我是副手;書剪結婚對聯和「福」「壽」「双喜」,是第一步工作;祖先神位橫額「天作之合」兩傍貼「福」「壽」...

  • 文章漫談潮俗雞蛋的妙用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7卷 第4期  作者:劉百忠  出版时间:2009-10-31
    关键字: 潮汕 鸡蛋 习俗

    我国地方幅员广大,各地方人民的生活风俗习惯并不尽相同。就如鸡蛋来说,在台湾的商业巿场上,鸡蛋祇是一种很普通的食物而已,但在我故乡潮汕地区一带的农村在过去旧时候的风俗和人民所理解的习惯,便有些不尽相同。虽然目前各地方人民的教育水准已经普遍提高,但各地方人民对于过去那些民俗习惯,如人民对于鸡蛋效用便有些不同;人民这种对于民风习俗的旧思维,由于是行之有年,一时尙无法全改变过来。我在这里所说鸡蛋的效用,不是用于家庭食用的烹调方面,而是指鸡蛋这一食物,在潮汕地区

  • 文章故鄉的年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期  作者:李樹楷 出版时间:1978-02-01
    关键字: 春节 习俗 抗日战争 回忆

    习俗,迄今不辍。

  • 文章二三掃墓有感——建議改善安置骨灰匣之神橱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40期  作者:錢中勳  出版时间:1981-06-20
    关键字: 扫墓 公墓 传统习俗 骨灰安置

    壮观;现又急急在建造土地公祠,藉以护佑墓地覊魂,设想周到,无微不至。可是对火葬者安置骨灰匣之处,却简陋随便,不过聊备一格,未加注意,一若无足轻重者然。而且照目下情形来说,对我无锡传统习俗,已犯有二大禁忌:一、安放骨灰匣之橱柜,不应作上下格叠层形式,如同商店之货柜,现在骨灰匣尙少,日后若增多格满,即成吾邑最禁忌之所谓「棺上叠棺」,上下相压,阴魂交迫,影响所及,足使死者家属子孙多病多灾。二、故鄕习俗,安置停妥后之棺木或骨灰匣,不可随便搬位移动,如必迁葬,亦须择日

  • 文章奉化农村民间习俗碎拾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0卷 第8期  作者:陳震旦 出版时间:1978-08-06
    关键字: 奉化农村 民间习俗 乡土回忆

    离开故鄕奉化已二十九易寒暑,有人说光阴如箭,日月如梭,眞的,日子的确过得太快了。二十九年前故鄕农村民间的习俗,仍是在脑海里记得淸淸楚楚,一点儿也不模糊。兹将想到的点点滴滴汇成一束,和吾鄕长们共敍囘忆。溪畔洗衣棠联络感情我生长在一个地处偏僻的鄕间农村,全村住户共仅三百余家,居民大多以农为业,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秋收冬藏,整年兢兢业业,安份守纪,过着很安祥的日子。村前有一条溪,溪水深及膝盖,从溪面往下看,可以看得淸楚溪底下的粒粒沙石,可以数得出溪底下往来嬉戏

  • 文章守歳之心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7卷 第2期  作者:楊子 出版时间:1985-02-28
    关键字: 守岁 传统习俗 民族文化

    十九日晚是大除夕,是守岁之夜;我将以虔诚的心愿,整晚守岁。不管守岁的传统意义如何,不管守岁有什么习俗与传统;我守岁,是出于虔诚的心愿——对于国家民族文化的皈依。如果守岁是中华文化的一种象征,我守岁,就是依藉这象征,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我守的不是岁,而是守岁所表现的源远流长的崇高与神圣的民族感情。我的虔诚心愿,也是向着沦陷的大陆祖国。我不是此地的过客,我热爱台湾,我在此地居住的岁月,无论从那一个角度上看,以那一种原则为准绳,我已是十足的台湾省台北市

  • 文章鄕情雜記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81期  作者:何許人 出版时间:1975-02-01
    关键字: 宁波 灶君菩萨 节日 习俗 同乡会

    发生家丑外扬的事,背地里就会有人取笑着说:难道是他们家的「灶君菩萨倒贴」了不成?除夕守岁,是咱们中国人的古老传统习俗之一,说来并不希奇。阿拉鄞南地方,过去有盛行女人在大年三十夜到庙里去「坐夜」待旦的鄕风,是除夕之夜最热閙的聚会。坐夜的人,必需随带一支长长的蜡烛在神前点燃,它大约有两尺来长,可以足足燃烧十二小时以上。在我们村子里,每年除夕总有好几十位婆婆妈妈的人赶赴庙里参加坐夜,她们有的祗坐一年,目的是为父母添寿,有的要连坐三年,替自己修来生。坐夜有一个最重

  • 文章想起寧波小時候(十八)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85期  作者:袁嗣華 出版时间:1983-12-01
    关键字: 宁波习俗 吃的艺术 煨吃叫花鸡

    阿拉吃的藝術諺云:「吃中國菜,娶日本老婆,住法國洋房,坐英國汽車」。在這食衣住行,人生四大要件中,中國人竟也佔有一席,以「吃」聞名於全球。而寧波古郡,位於江南福地,幾千年來的文化堆積,自然對於「吃」這一門藝術,也有了不少的創新與發明。「無寧不成市」,這句話早已廣傳中外。從寧波到上海、到香港、到臺北、到英國利物浦、到美國蒙脫雷派克,凡是有中國人聚集的社會裏,無不有阿拉寧波人,在爲創造事業,繁榮社會,而貢獻一份力量。光說「吃」吧,在上面所說的各大都市裏,祇要...

  • 文章元寶茶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8期  作者:天民  出版时间:1972-02-20
    关键字: 元宝茶 橄榄 口彩 故乡习俗

    故鄕在陰曆元旦起到正月初五日止,不論城鄕,大小茶館,每壺茶裏,都要放進幾粒橄欖,或用小盆子再裝上幾粒,名爲「元寶茶」,旣淸香甘甜,又口彩吉利,茶資較平時加上一倍,老茶客另賞,多少聽便。因爲口彩好,大家都要去討一個吉利,平時不上茶館的人,此時也引朋呼類多去泡上一壺,坐一,二個鐘頭,聊聊天很是優閒自在。陷匪以後,沒有這種的日子過了。

共155条记录 1/1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