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丰县共返回5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往事今说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9期  作者:王善之  出版时间:1985-02-01
    关键字: 丰县 灯会 祭祀

    计划做他的救难工作。一切安排妥当,届时南天门大开,众神明一齐向下界察看,扬州上空烟燄弥漫红光冲天(是人们放的烟火。)全城燃烧如同火海一般,(是灯海不是火海。)祝融任务完成复命缴旨,扬州全城百姓幸免遭此浩刧之一段神话故事,流传后世。全国百姓感戴神明好生之大恩丕德,每逢元宵令节,仍然遵其前嘱,依其旧制,燃放烟火,提灯游行,并集会庆祝以作纪念,永志不忘,人人要切己节俭省用、不要奢靡浪费,诫之!诫之!」二、祈雨老家—丰县的鄕村,在麦黄四月里,农户人家有一句谚语

  • 文章思鄕,念祖,話年俗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期  作者:王傳德 出版时间:1978-02-01
    关键字: 年俗 丰县 回忆

    一、前言:本县「丰县文献」第二辑,仍由任敎于建国高中的同鄕张聘之兄掌理征稿与编印,他来函要我写点有关鄕土的人物和事蹟,或风俗文物,节烈传记等,范围甚为广泛;有些非短时间所能脱稿,但这件义不容辞的事,不得不胡乱写点有关鄕亲们堪以囘味的往事,俾供茶余饭后之谈助。余早岁从戎辗转异鄕每逢年节,更感怅惘与怀念!谨将家鄕过年的情景,依据在家过年时的体验与囘忆,分为过年的准备过新年与年尾等三段写出来,藉以抛砖引玉;共同维护优良传统。在未动笔前,须加说明者有以下几点

  • 文章憶楊樓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9期  作者:趙靖東  出版时间:1985-02-01
    关键字: 杨楼 毕楼 丰县 督军府

    在无可奈何的心情下熬了过去。民国二十八年四月十日,日寇的铁蹄又再度踏上杨楼,只是这一次有丰县抗日常备队,第一大队驻守,由于他们英勇的抵抗,使日寇未能进入村内骚扰。这一天从丰黄公路东下的鬼子兵,在两辆铁甲车引导下,挥军直扑杨楼。父亲一听到鬼子攻打杨楼的消息,急忙牵着牲口,带着母亲和我逃往戴套楼去避难,在戴套楼的寨墙外面,遥望三色的法国国旗迎风招展,而自己国家靑天白日满地红的国旗却不敢升起,内心眞有说不尽的委屈。戴套楼敎堂内的钟声由远方传入耳际,在兵慌马乱,战火弥漫

  • 文章西行記事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9期  作者:史貞一  出版时间:1985-02-01
    关键字: 丰县 逃难 抗日战争

    辭別了家鄕民國三十一年初夏,正是抗戰期中,那時家鄕淪陷了已整整四年,我們不能再等待機會,要立定決心卽刻奔赴大後方。我們一行大小四個人,三弟大侄和我們娘兒倆。三弟年不到二十,大侄十五、六,我的小男孩方四歲,我雖然年長些,但也未到三十。行裝匆匆的準備好,辭別家人,小土車載着小孩同什物就上路了。大路都挖成縱橫深溝,爬下爬上,終於到了黃口車站,投奔親戚家住了兩天,聯絡好熟悉路況的人,再繼續上路。這時穿越鐵道,需要有人帶路,聯絡了之後,我們就直去指定的集合地。那是...

  • 文章今日咸豐的交通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96期  作者:馮鈞  出版时间:1990-07-10
    关键字: 咸丰县 水陆交通

    由汉口经敎感应城皀市沙洋十里舖当阳宜昌高家堰榔坪野三关绿䓤坡建始恩施至咸丰。所以许多客商,均由公路来往。咸丰县境内之公路交通,而今已是鄕鄕有公路,鎭鎭可走汽车了,请详所附咸丰县公路交通示意图,但都路况不佳,沥靑路面甚少,甚至连民国二十五年通车,由巴东经恩施,过咸丰到四川黔江,直达重庆之干线,也大部仍然未舖柏油,车行其上,泥砂滚动,灰尘满天,如在云雾之中,沿途所见修补坍方坑洞之工程人员,仍系徒手锄挖、肩挑泥土而行,迄无挖(堆)土机开山机等新式工具代劳,所以

  • 文章豐師瑣憶寄鄉思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期  作者:王述之 出版时间:1978-02-01
    关键字: 丰县 师范学校 回忆 革命 思乡

    民國十六年暑假,我小學畢業時,正値國民革命軍北伐抵達徐州一帶,徐州地處衝要,自古兵家必爭,革命軍得而復失,地方情況異常混亂,學校關閉不招生,我赴徐升學的計畫無法實現,於是便進了故鄕的縣立初中。當時縣立初中設在縣城書院內,因爲投考的學生不多,沒有定期招生,隨到隨考,我是由父親帶著去見一位孟老師,隨卽應試,只考國文、算術和英文三科,都是孟師一人臨時出題,那時小學讀英文,我在高小三年中曾讀過新制高小英文讀本四册和模範英文讀本第二册,所以初中也要考英文,一上午考...

  • 文章家郷趣人趣事趣詩文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期  作者:張鳴亞 出版时间:1978-02-01
    关键字: 丰县 艺文 趣事 打油诗

    前言写文章非我所能,腹内空空,怎能成文?况且生平就怕舞笔弄墨,而又缺少写作的细胞,对我来说,实在难之又难。可惜少年时代,读书不下功夫,今有老大徒伤悲之感,悔之已晚。上月下旬,突接丰县文献征稿之函,眞使我头大如斗,辗转难眠;搜肠刮肚三昼夜,才想起家鄕的有趣故事,囘忆起来,还是其味无穷。就此,以本县趣人趣事趣诗文为题,将记忆深刻的,用土话土语土包子的说法,摘录数则,希望能作文献的补白。这篇东西,虽说难登大雅之堂,但对袪除烦恼,调解身心,轻松筋骨,或许还有

  • 文章丰县旅台同鄕中靑代座谈记实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1期  作者:劉永順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丰县旅台同乡 中青代座谈 高本钊 丰县同乡会

    在收到专为中靑代同鄕举办之聚会通知时,心里有说不出的欣悦及温暖。记得小时候过年时最盼望鄕亲长辈们拜年时所发的红包了,但历经三十多年来,沧海桑田,有的长辈已仙逝,接下来是中靑代该负起传薪的责任了。聚会时首先有高理事长本钊先生简单介绍丰县同鄕会现况后,接着介绍数位现任的理监事,同时在他们简短的会务报吿中。使大家了解到上一辈间水乳交融的感情,也感觉到他们借此次的聚会,希望使中靑代能产生共识、建立适当的组织架构、强化接棒的责任。在没有财务负担,没有时间压迫,没有

  • 文章由鄕土之思談談柳子戲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9期  作者:馬濤  出版时间:1985-02-01
    关键字: 柳子戏 丰县 柳词 刘小营

    吾豐盛行已久的優雅曲藝「柳子戲」至今已沒有人再提及,而成了絕響,是一件很可惜的事。編練一個「柳子戲班」,第一經費浩大。第二時間過於漫長。六年以上邊學邊唱,尙不能起步出台亮相,八年以上,祇能說懂,不敢放言稱會。學習的人,必須人人識字,不可一字含糊,始能出口成韻,說得淸、道得明,詞韻朗朗、方能引人入勝。就情推理,柳詞源於殘唐,盛行於宋元明三朝,緜延於遜淸中葉,至光緖慈禧攬政,大幅集納各地戲劇精華,銳意發展京劇,類如京劇中的「吹腔」就是柳子戲的優雅起腔變律。柳...

  • 文章豐銅大官道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9期  作者:李一民  出版时间:1985-02-01
    关键字: 丰县 铜山县 丰铜官道

    一從我們縣城走到徐州舊府治——銅山縣,依官道里程約一百五十華里。另外有兩條路:一是出南關向南經宋樓李寨到黃口搭隴海路火車直達徐州。另一是搭汽車出東門,經張五樓鹿樓沛縣縣城,折而南,過鄭集唐溝拾屯平山口到徐州。這兩條三角曲折,距離都不止一百五十里,本文所說的,乃指當年的大官道。二距今五十年前,老大官道,除了步行,還有四輪太平車,也偶然有走駕轅和拉捎子的轎車大轅車,所謂坐人的東洋車尙不常見,小土車和裝貨的洪車子却不少,至於官道上待雇的脚驢在敬安集以南更見多了...

共50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