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两岸文化共返回10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簡介李彤河的詩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4卷 第3期  作者:張性荃 出版时间:1992-07-01
    关键字: 李彤河 河南诗人 两岸文化

    李彤河先生,河南巩县人,在巩县文化馆工作,他爱好诗作,近年来在河南报刊发表过不少作品,他的诗蕴含着深远意义,读之令人深思构造之美。新诗之难在于结构,既像散文又像缀句,但韵律自然词意畅达,不讲究文意连贯。前后呼应而却能突显出艺术气氛之美。我与李君有数面之缘,曾寄来两篇诗作在河南「故鄕月明」中原诗人新作选上刊载过,我认为很有意义,更因我们现在是须要两岸文化交流的启端,也是文化的探索不可多得的;因此我才秉承这个意思来推行这位年轻诗人的作品,以此沟通两岸的心声

  • 文章大埔文藝界雅集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4期  作者:楊燕秀 簫紹彬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大埔文艺 文化交流 两岸文化 文坛集会

    共同灌溉培植优质文化花朵,今后在会刊上多增加乡情内容而增进相互交流。使会刊在世界各地埔邑侨界及两岸乡亲皆能一睹为快。席间,大埔诗社副社长蓝巨案呈敬“万水千山;桑梓情深”条幅与罗理事长。同时,在海岸两岸炎黄子孙浓郁的文化氛团中纷纷即席赋诗,气氛热烈,如谢如剑陈与罗理事长即席唱吟朗诵即兴诗句:钟灵毓秀灿茶山,四海同俦刮目看。继火传薪兴艺苑,以文会友振骚坛。宏扬国粹文明启,培植新苗桃李欢。两岸文化原一体,春风春雨百花繁。又赠《大埔会刊》主编廖崇希词长的诗句

  • 文章江西同鄉會屆滿五十週年輝煌成就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2期  作者:胡榮祥 出版时间:2003-05-01
    关键字: 江西同乡会 五十周年 兴建会馆 《江西文献》 两岸文化

    台海,力谋挽救文化浩劫,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还有对文献,慷慨捐助,支援金钱,或贡献心力,踊跃撰文惠稿者,并感谢订、阅读者的爱顾与支持,使其永能如期出版,而快速成长。江西文献对两岸文化交流,功效至伟,已备受大陆人士之爱慕,争相阅读,如获至宝。不过尙有待加强之处,如加强中青年鄕亲之联系,鼓励中青年鄕亲参与文献工作,将来作为接棒人,怎样扩大至台湾及海外鄕亲通讯与联系工作,统合同鄕力量,怎样加强大陆故鄕各种资讯之报导,以上这些繁琐工作,希望在全鄕亲大力支持

  • 文章海峡两岸共鄕音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9期  作者:楊紹武  出版时间:1992-07-01
    关键字: 海峡两岸 文化演出 秦腔 两岸交流

    作为同宗同族的华夏子孙,无论你在世界的任何角落,只须一声鄕音呼唤,便会在心中荡起一圈圈难以平复的波纹。这其中除了血缘的联结,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的让同。对文化的让同,就是一个民族的最本质的凝聚力之所在。壬申年正月十二日的晩上,古城西安易俗社的剧场内,座无虚席,大家兴趣盎然的观看着一场别开生面的演出。参加演出的有易俗社的骨干演员外,同时还有远从海峡对岸赶来的台湾同胞。两岸秦腔艺人连袂献艺,同吟秦腔、共唱鄕音,博得观众一阵阵热烈而激动的掌声。这是自一九四九年

  • 文章营造和平环境深化两岸交往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80期  出版时间:2010-01-15
    关键字: 海峡两岸 两岸关系 政局 文化交流

    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分享与传承共同的血缘、语文、历史与文化,但海峡两岸隔海分治迄今已经六十年,期间目采取不同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生活方式与经验有很大的不同,确实需要一段长时间的交往来相互了解。现阶段任何躁进的政治选择,不论急统或急独,都会引起严重的对立与纷扰,没有一方可以获利,周边国家也连同受害。在两岸关系上,英九一向主张在中华民国宪法的架构下,维持「不统、不独、不武」的状态,并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推动两岸交流与合作。这不是消极地维持现状,而是

  • 文章我对台湾客家文化新推展的认识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3期  作者:張定雲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台湾 客家文化 两岸交流 文化传承

    我系旅居在广州市工作的梅州市人,自幼在梅州长大,高中毕业后,考入广州中山医科大学(原中山医学院)六年制医疗系本科毕业。虽然离家日久,可是我对客家话始终没有改变腔调,因为我知道客家话是祖宗母语,系客家人就不应忘记祖宗语言,正如客家前辈的誓言一样「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宁卖祖宗坑,不忘祖宗声。」祖宗田卖了可以买回来,但是客家母语消失了想要回来,那就难了,这是我对客家语言的执著。海峡两岸开放商贸、探亲、文化交流等方面以来,我先后三次到台湾探望女儿。今(二

  • 文章清明返鄉雜感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8卷 第3期  作者:張勣  出版时间:2002-06-01
    关键字: 两岸交流 清明返乡 温州 观光文化

    张勣(体福)自两岸交流以还,目今已至沸腾之势,虽然双方仍有一些限制,但人心向汉,犹如浩瀚之太平洋,在波涛澎湃凶涌时刻,人们是无法予以制止的。我曾数度返乡,也曾多次游览大陆风光,目睹大陆各地的进步发展,可喻如雨后春笋,奔放可爱。其情其景,格外给我们这群早年离乡背井的游子,感到无限的欢欣和慰藉。此次我在今年(二〇〇二)三月三十一日与胞弟体寿夫妇回乡扫墓。四月三日上午随着家族百余人口,带着微笑雀跃的心情,在音乐伴奏声中,搭乘多辆巴士,迤逦自三都出发前往黄岙

  • 文章晋台文化经济交流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2期  作者:胡海玉 出版时间:2003-07-01
    关键字: 台资项目 两岸交流 文化交流 媒体交流

    人。其中台商来晋交流项目十七项、四百五十二人、山西省人员赴台交流项目五十四项、一百九十三人。在台胞来晋交流方面,组织了重点交流项目「海峡两岸关公文化硏讨会」,两岸专家学者、台湾关帝庙主委等一百多人参加了硏讨交流活动,发表论文二十六篇。通过交流发言和参访关帝庙,两岸学者一致认为,以「忠、义、仁、勇」的精神为核心的关公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运城、临汾、晋城、晋中等市发挥祖根文化和民俗文化的优势,组织台胞团参访拜谒了炎帝陵

  • 文章鞏義之行永銘在懷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4卷 第4期  作者:曹尚斌  出版时间:2002-10-01
    关键字: 巩义 海峡两岸 中国文化

    殷盼良久的中原文化重镇之旅,终于在《现代时事杂志社》谢绍愈社长暨本社艺术委员会主席李可梅及台北居仁画会创办人郑翼翔教授,并经李懿道校长、靳荣生、姚民生诸委员、钟德卿秘书等协力洽商河南省巩义市对台办公室、河南鑫旺集团、巩义回郭镇人民政府、河洛书画社、巩义市博物馆等共同举办之「海峡两岸名家书画展」邀请留台各地书画名家,先征集百数十幅珍藏作品,计有李(可梅)姚(民生)靳(荣生)郑(翼翔)钟(德卿)(概依笔划序次,余数十作品略)一并邮寄到巩义博物馆,以便预作妥善

  • 文章(藝文詩壇)台灣人的根—河南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0期  作者:高雙印 出版时间:1996-04-03
    关键字: 文化 海峡两岸 巨著 地理

    一九九五年八月廿八日)自从美国黑人作家郝莱(Alex Hary)巨著「根」一书问世后,曾经一度掀起寻根的热潮,最显著的例子如美国前总统黎根之访爱尔兰以追本:菲律宾前总统柯拉蓉赴福建以探源。中国人素有尊敬祖先的传统美德,无论是到那里,都不会忘记世代所居住生长的地方。台湾与大陆仅一衣带水之隔,无论从地理、历史、文化、血缘……。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自从台湾海峡两岸开放交流以后,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台胞」,前往大陆探寻他们祖先的发源地。笔者于一九四九年以稚龄自

共100条记录 1/10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