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上海共返回7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上海话集锦

    来源期刊:《浦東》 第28期  作者:隨波 出版时间:1982-04-15
    关键字: 上海话 上海方言 上海调笑土话 上海俚语

    上海土骂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社会没有出粗骂人的。我们的「三字经」、「五字经」已成国骂。因在下的ABCD程度浅薄,未能了解英、美各国的骂人是否也以对方的母亲侮辱对象?要请吃惯洋面的朋友指敎说明了。我们上海人也善于骂人,「三字经」、「五字经」即使是上流社会中人,逢到愤怒冲动时,也会情不自禁冲口而出,是亦眞情的自然流露,无法掩饰。此外也有本地特色的土骂,比较雅驯,尙堪入耳,譬如习闻的「小鬼」(上海口音念「举」,像「老举失配」)其意与「小赤佬」同。还有长辈骂小辈

  • 文章尊翁仙逝 杨世缄乡长赴上海奔丧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67期  出版时间:2000-05-20
    关键字: 奔丧 上海 探亲

    本刊讯】本会乡长、行政院政务委员杨世缄乡长的尊翁杨通谊老乡长,于上(四)月十四日在大陆上海病逝,杨乡长经向行政院提出申请并获内政部召开跨部会会议专案审查同意下,已于四月二十二日经由香港转赴大陆上海奔丧。杨通谊老乡长携子随国民政府迁台,随后又返回上海处理事情,却因时局丕变,无法再到台湾。杨世缄乡长在两岸开放探亲后与父亲杨通谊老乡长初次于香港见面,父子间一直保持书信联系,开放探亲后,杨通谊老先生曾来台团聚一段时日。 ⊙

  • 文章溶入国语的上海

    来源期刊:《浦東》 第32期  作者:童世璋 出版时间:1983-04-15
    关键字: 上海话 上海方言 摆平 杜月笙

    国语中流行的方言有些上海话已经渗透到国语里来,甚至溶入文字,显得非常活泼而有趣。我们经常听见有人朗朗上口,或出现在新闻及标题上,人们都习惯了,接受从上海这一大都市前所散播的语言。有那些上海话这样出风头呢?举例言之:有「苗头」、「派头」(派读如怕)、「噱头」(不读国语注音的决,而读如雪)、「野鸡」(「黄牛」也是)等等和「摆平」——这些是随着生活而来的。另外还有随着经济而来的,如「头寸」、「轧头寸」、「涨停板」、「跌停板」,涨跌停板可以引申,例句

  • 文章五十三年前家乡初次赴沪记

    来源期刊:《浦東》 第30期  作者:楊介祺 出版时间:1982-10-15
    关键字: 初见上海 上海见闻 上海求学

    吾家世居南汇祝家桥钦公塘东,距离上海约七十二华里(家鄕里程习惯以三里为单位,大都没有丈量,是用估计数字。)民国十八年新春,随堂兄自鄕下去他执敎的上海南市浦东中学第一附属小学,挿班读初小三年级。当年去上海,在吾鄕好像出远门,先父陪同到校。是日淸早步行至祝家桥鎭西市梢环龙桥(石造拱门桥)下堍,坐惠南交通公司七点钟班头船,从南汇西门经四团仓开来。船是木造的可容三、五十人,由铁壳小火轮在前拖着,沿六灶港西行。经积骨塔、汤家店、六灶、瓦雪村、黑桥、周浦,沿途各埠

  • 文章上海去来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0卷 第3期  作者:呂衷才 出版时间:1988-03-10
    关键字: 上海 探亲 闻见录

    探亲热,我和老伴也加入了探亲的热潮。今年一月九日搭乘华航班机前往香港,十二日转搭国泰班机飞往上海;十九日仍搭国泰班机离沪,翌日飞囘高雄。行色匆匆,所见所闻却有「一箩筐」。国泰班机在九龙启德机场下午六时起飞,八时到达上海虹桥机场。査验护照共有六个柜台,台胞排在第一柜台。我和老伴只带「一大件」冰箱的提货单,验关顺利。步出机场,就有亲人雇车迎接。一行先至闸北区老伴的胞兄处,然后转往南市我胞妹的居所,一周短暂会亲的日子,就在那边度过的。台湾光复之初,我和老伴从上海

  • 文章土音土話經驗談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卷 第4期  作者:趙長明  出版时间:1982-03-01
    关键字: 土音土话 沐阳 扬州 徐州 上海

    一句:「山东老,唱一段大鼓吧!」四、江北人:当年在上海求学或到过上海的苏北靑年,几乎都听到过「江北人」一词,这是上海人对整个苏北人的称呼,其含意多少具有一点恶意,而轻蔑和嘲笑则是俱在其中,所以有血性的苏北人听到这三个字是非常觉得刺耳,「同仇敌忾」之心也就油然而生。我在这里要特别指出的,就是上海人口中的「江北人」是包括海州人在内的,而非专指长江下游北岸某些县份而言,事实上,上海人根本分不淸扬州话、海州话、淮阴话,而统称之为「江北话」,正如我们苏北人士分不淸

  • 文章全球注视上海

    来源期刊:《浦東》 第86期  出版时间:1997-01-10
    关键字: 上海观察 学者观点 专刊介绍

    在全球注视上海这块热土的时候,日本已经抢先一步的出版了一份「上海观察」的刊物。日本距离上海较近的大阪,最近出版一本「上海观察」的专刊,以上海的变化、投资机会、商品、生活消费等为主题,详细介绍并分析上海的种种。很显然,日本城市中最具有商业性格的大阪,已将上海列为其亚洲竞争的城市,且自认为必需结合起来观察分析。

  • 文章武进农产品名扬上海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23期  出版时间:2004-01-15
    关键字: 农产品 上海 农业产值 展销会

    五亿元订单!在刚刚闭幕的二〇〇三年常州农业上海推介会曁名特优农产品展销会上,武进一举签下近五亿元农产品供沪订单。去年武进农业总产値为二〇·五六亿元,这份占到武进农业产値四分之一的订单,意味着一个全新市场的打开,武进农业将获得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在本次农展会上,仅一天的时间,武进准备的名特优农产品全部被上海市民、零售商一购而空。立华畜禽推出的初生蛋从每箱二五元跳到三十元,仍然在农展首日就宣告脱销。这次农展会是武进农产品第一次有组织大规模地「闯」进上海

  • 文章鄕前輩實業家匡仲謀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63期  作者:朱賢  出版时间:1991-09-20
    关键字: 匡仲谋 上海 实业家 无锡

    鄕前辈匡仲谋(荣芬)无锡西北鄕杨墅园匡巷上人,出生农家,少时即赴沪习业,以诚敏勤朴,极为东主器重,顾志向远大,不甘长此寄人篱下,乃筹集资金,自行立业,以头脑灵敏,讲求信义,经营得法,数年后,已蜚声沪上实业界,在上海南市创设蓬莱市场,及恩派亚大戏院规模均相当宏大,又复敬恭桑梓,热心教育,在家鄕杨墅园创办私立匡村中学,嘉惠家鄕贫困家庭及族人子女免费就学。民国十三年在上海开办私立国民大学,自任校董会主席,聘请国学大师章炳麟(太炎)为校长兼文学院长,章氏且亲自

  • 文章北京、江南、西安十日遊記述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27期  作者:郭光啓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上海名胜 西安名胜 北京名胜

    八十九年十月九日,终于组成了同鄕会本年度返鄕探亲旅游团,共计有:韩世亮夫妇、王福东夫妇、张文献夫妇、郭光启夫妇及韩受益、邓旭升……等十五人,于九日清晨七时搭乘国泰航班飞往香港。因飞往上海航班被安排在夜晩二一时五五分,整天时间不能把大家困在香港,因而旅行社又临时增添了—香港一日游,让大家重游了一次香港名胜景点,由于导游刘先生的解说;更加深了对香港历史文化的了解。次日,早餐后,专车前往参观上海名刹—「玉佛寺」,清同治年间由缅甸迎来的白玉雕—释迦牟尼坐像和卧像

共79条记录 1/8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