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采访共返回2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老壽星養生有道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9卷 第2期  作者:李延中 出版时间:2007-04-01
    关键字: 长寿 生活习惯 采访

    八十岁时,还多次上树捋榆钱、揪洋槐花、摘大枣吃。还曾经一天割过四〇〇公斤青草喂牛、一晚上纺出四个线穗的纪录。由于母亲乐善好施,与人为善,凭自己的技术、为三里五村接生的婴儿不下一〇〇〇个;摁过疙瘩、扎过针、拔过火罐的不计其数,深受众乡邻的拥戴。」结束采访时,我拉着老人的手说:「老人家,看您如今还这样身体硬朗、精神好,我们大家都高兴。您老人家一定会像源远流长的赵河水一样奔腾不息。您很有望活到二〇〇岁高龄啊!」她老人家笑得那么开心,那么香甜,使我至今难忘。

  • 文章陪台湾新闻媒体采访北部湾略记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18期  作者:蒙天祥 出版时间:2007-10-10
    关键字: 媒体探访 所见所闻 采访团

    要的经济发展根据地。今年八月十五日至廿一日,台湾的中国电视公司、东森电视公司、中国时报、中国广播公司和台湾广播公司,派遣一共八位记者的采访团,前往广西实地采访北部湾的经济建设和发展。这项采访活动,被认为是两岸间一件突破性(在以往、别省都未曾办过类似活动)、意义重大的事情,所以广西的电视台和广西日报,也都派记者随团报导。采访团第一天的行程是下午到崇左。做了功课的台湾记者们,满怀希望能去采访世界有名、濒临绝种、目前数量比熊猫还少的白头叶猴。可惜时间不对,白头叶猴的保护

  • 文章熱愛家鄉 造福桑梓常州市華英文教基金會成立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12期  出版时间:1994-10-10
    关键字: 基金会 余纪忠 华英奖 采访 灾情

    常州局前街小学),其后赴南京求学,一九三二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现南京东南大学)后留学英国。一九四八年赴台后,一直从事新闻工作,政力于文化事业,他手创《中国时报》,发行量逾百万份,此后又陆续创办了《时报周刊》、《工商时报》、《中时晩报》、及出版公司等,在台湾报界中享有很高的声誉。数十年来,余纪忠先生身在台湾,心系故园,热爱桑梓。一九九一年华东地区遭受百人未遇的洪涝灾害时,他不仅及时委派记者赴实地采访,使海外同胞了解灾情,并慷慨解囊,率先向台北武进同乡会捐款

  • 文章常州日报采访曹仲植鄕长及王钟渝鄕长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88期  出版时间:2011-07-25
    关键字: 常州日报 采访 曹仲植 王钟渝 同乡会

    常州日报副刊部副主任周逸敏先生及要闻部记者沈向阳先生,于六月廿四日下午,分别采访本会荣誉理事长曹仲植鄕长和前理事长王钟渝鄕长,以了解他们历年来对台湾的行事和近况。访问内容将于常州日报「常州大家」专栏中报导,让家鄕鄕长进一步认识在台知名同鄕的事蹟。

  • 文章连云港日报《新西游记》采访纪实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6卷 1~4  作者:張學賢  出版时间:2014-12-01
    关键字: 《新西游记》 采访纪实 创新办报之路 采访活动 往事回忆

    我身边珍藏一本小册子,书名叫《新西游记》,书中记述一九八六年《连云港日报》为贯彻落实连云港市进一步对外开放,组织大型异地采访,揭开连云港与广大腹地横向联系的一次创举。▲创新办报之路江苏省连云港市位于我国沿海中部,是中原、西北诸省区最便捷的出海口。秦朝方士徐福东渡扶桑,日本高僧圆仁入唐求法,都是由这里进出,特别是东海孔望山(坐落在连云港市海州区)佛教摩崖造像的发现,更证明「海上丝绸之路」早已由此开通。连云港市人民和内地人民,共同为创建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

  • 文章前中共政協委員賈亦斌:蔣經國李登輝都曾派人與我接觸一九九二年在港秘密會談 交換和平協定訊息 不滿台灣無具體回應 自此不再傳話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7  作者:陳重生  出版时间:2000-09-01
    关键字: 两岸秘密交流 贾亦斌 人物采访 往事回顾

    陳重生/台北報導前中共全國政協委員賈亦斌、現任民革名譽副主席的賈亦斌,日前接受台灣媒體訪問時證實,當年蔣經國就曾派人前往大陸和他秘密接觸,希望傳話給中共高層。到了一九九二年間,他更進一步與台灣新領導人李登輝親信蘇志誠、鄭淑敏等人在香港秘密會談,交換「和平協定」等訊息,但因後來台灣當局一直沒有具體回應而作罷。本報昨日獨家披露了兩岸密使香江會始末,引發政壇極大震撼。相關當事人賈亦斌説,早在蔣經國生前,就曾派人去大陸和他進行祕密接觸。賈亦斌進一步表示,蔣經國於...

  • 文章一次难忘的采访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78、79期  作者:劉寅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回乡探亲 采访老兵 人生感怀

    还辗转到了美国,由于对国民党台湾的神秘好奇,很想见见台湾那边过来的人,了解一些台湾的真实情况。一九八七年,我在县广播电台当副台长,当然也是一线记者。腊月的一天早晨刚上班,副县长王义派人找我去说:「你跟我下乡去采访。」王义是我的老领导,我俩无话不谈。上车后才知道,最近有一名国民党老兵礼县人回家探亲,家在马河乡一个村子里,我们代表县政府去看望他。我们乘坐吉普车从县城出发,驰过盐官镇,开进了山区颠簸的乡村公路,走了十多公里,车子停靠在半山腰窄窄的公路边。走下公路

  • 文章台北市寧波同鄉會二〇〇〇年大專青年返鄉參訪團行程概述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78期  作者:余正祥  出版时间:2000-09-10
    关键字: 同乡会 夏令营 节目单 采访

    主任建和之安排下,先行听取简报、观赏录影带后,即参观馆内陈列;期间中央电视台主播桑晨小姐亦全程采访:并至遗址实地浏览,同学们观赏的十分仔细,以致后续行程「王阳明故居」景点,为之延误而吿作罢,迳行午餐,下午又在鄞县邱副主任定岳之引导下参观梁祝公园。一路上,由理事长解说梁祝之往昔曁相关之史事,同学们除仔细聆听外,更不忘猎取美景及更衣扮妆,追溯以往梁祝之风采。惟一遗憾之事,台湾同学之一唐之菁同学欢乐之余,伤了脚踝,由宁波台办谢副主任再盛送往宁波市立第二医院医疗

  • 文章包玉剛的船舶王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7期  作者:李光輝  出版时间:1971-10-01
    关键字: 包玉刚 人物采访 世界船王 航业巨子

    當世界最大航業鉅子之一,擁船八十艘,總數逾四百萬噸,包括各式船隊的董浩雲鄕長將「海上學府」加入他旗下的時候,另一位在香港的寧波同鄕包玉剛先生,也正在建立他那世界上最大的私有船隊,估計總數將超過一千萬噸。到一九七五年,在航業競爭上,中國人將勝過那些喧赫的希臘航業鉅子,像尼奧却斯、歐納西斯。本文是筆者在香港對包玉剛氏所作的訪問:圓臉、黃皮膚、嘴邊不時掛着的微笑,流露出慈祥跟和藹,淡藍色的西裝,裁製成舒適的樣式,襯衫是淡淡的綠色,配上黑底白彩條的領帶。包先生給...

  • 文章大西北散記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9卷 第1期  作者:張學賢  出版时间:1977-03-01
    关键字: 采访散记 大西北 杨贵妃 武则天 姜太公

    几年前,笔者曾有幸和两位同行去祖国大西北进行一次采访,在深有感触之下,撰写三篇游记,以发思古之幽情,现整理如下,为在海峡两岸享有盛誉的《海州文献》添上一枝小花。一、祸根哪是杨贵妃在咸阳采访时,中途路过兴平县,有幸凭吊了贵妃墓。杨贵妃,小名玉环,号太眞,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宠妾,天宝四年封为贵妃。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提到「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誓绵绵无绝期」,就是写李隆基对杨玉环许下的山盟海誓。后因

共24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