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道德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開卷有益)做社會的秀才

    来源期刊:《山東同鄉會會刊》 第11期  作者:張榮發 出版时间:2009-01-20
    关键字: 困境立志 怀有道德心 道德月刊 投稿方式

    道德月刊》最近刊登一篇文章「小人物的立志」,报导张荣发基金会受助学生谢同学的故事,他家境清寒,却没有被困境打倒,反而用功唸书努力向上,获得学校推荐成为唯一与日本长冈科技大学交换的学生,更立下志愿希望未来能在学术领域上有所贡献,并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青年学子若想要成为一位对社会有贡献、有用的人,就应该要好好努力,增进自己的技术和知识。有些人或许在求学的路上安稳平顺,是学校的秀才,但是到了社会,未必可以成为社会的秀才。一旦成为社会新鲜人,仍需

  • 文章於世達心願已了赴美歐遊覽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09期  出版时间:1994-07-10
    关键字: 小楷 道德经 出版 珍藏 美欧

    前同乡会理事长张寿贤公称道同乡会理事于世达的小楷有「东南绝学在毘陵」之句。今年于乡长适届七旬,为避免世俗祝嘏称庆烦扰,由其公子忆屏女公子尔屏将他过去写的小楷精品,印行两册,一是「怀园小楷道德经」,一是「怀园小楷集」,精印由大众书局出版,部份分送友人。于乡长的小楷真是「字字簪花笔笔精」,确有欣赏珍藏价值。今年旧历年初,于乡长偶感不适,小瘥月余。待两书完成,精神一振,现体力全部恢复,将旅行美欧,观光泰西,轻松一下。定七月三十日先行赴美,逗留数月再转欧洲一游

  • 文章復興中華文化表揚好人好事

    来源期刊:《闽聲》 第13期  出版时间:1967-07-01
    关键字: 好人好事 伦理道德 基本条件 特殊条件

    本刊讯】台北市林森县同鄕会顷接准中华民国各界表扬好人好事运动推行委员会代电嘱发掘好人好事并即向会推荐等,已提交理监事会讨论,并公吿全体会员,如有合于表扬标准者,即向本会推荐,以便作初步审査后,由会提出推荐。五十六年表扬好人好事代表,已自即日起,接受推荐。推荐表应于十月底前,汇寄台北市该会办理,表扬大会于十二月初旬在台北市扩大擧行。表扬好人好事运动委员会规定:此次表扬好人好事代表大会,将以响应中华文化复兴运动,宏扬伦理道德,履行忠孝德行之人士为表扬重点

  • 文章於世達印行小楷作品贈送各同鄉歡迎函索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07期  出版时间:1994-05-10
    关键字: 於世达 小楷 道德经 寿礼

    同乡于世达先生,擅作蝇头小楷,极为识者推崇。前年出版金刚经,分赠同乡,反应甚佳。今年为庆祝七十生辰,其子女出资十万元,为其印制小楷作品:道德经及小楷集各一册,作为寿礼,甚具意义。现已出版,两书印制精美,内容更有可观,乡先贤张寿贤先生曾誉之为「举世无双」,钱小山先生(钱名山哲嗣)亦称之为「当今一绝」,极具欣赏、收藏价值。于先生愿免费赠送,欢迎函索。于先生地址:二二一台北县汐止镇民族二街三四巷四号。

  • 文章沧波先生是新闻评议会创办人 制订三种道德规范 殷勉同业新闻自律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19期  出版时间:2003-09-15
    关键字: 新闻评议会 创办人 道德规范 新闻自律 程沧波

    新闻评议会六十三年成立,即由武进同鄕会首届理事长程沧波先生担任主任委员,对新闻道德之倡导与督策,无时或已。曾先后通过三种道德规范:中华民国报业道德规范,中华民国无线电视道德规范,中华民国电视道德规范,作为新闻界行为规则,对新闻从业人员有所准绳。先生一再呼吁同业新闻自律,劝导新闻记者要能「自我抑制」。指出:「尤其今天流行之『新闻判决』,与不问是非之捧贬,为新闻界之重病。」并谆谆勉勗记者「耐著寂寞,遣败寂寞」,提出忠告:「天下兴亡是记者的抱负,也是记者的责任

  • 文章春節賀年拜年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36期  作者:二泉散人  出版时间:1981-02-20
    关键字: 伦理道德 无锡 同乡会 春节联欢 缘由

    我国自古重视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现为长官与部属)「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以此为敎,社会才有秩序,人类始克安乐。现在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关系,由于羣化方式之不同,显得未免现实一点,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但如果能以伦理道德来维系,还是可以和乐相处的。我们重视人伦,实践伦理道德,所以在春节大家要贺年拜年。我无锡同鄕避祸来台者,奚止数千,或许有上万人,散处各地,互相贺年拜年,实难办到,所以同鄕会在一年一度的会员大会时,举行

  • 文章於世達鄕長工書法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08期  出版时间:1986-02-01
    关键字: 书法研究社 道德经手卷 治家格言 朱用纯

    邑人于世达,六区礼嘉桥人,毕业于中国新专。卅八年来台,从事敎育工作,课余之暇,喜好硏究书法,尤工小楷。在屏东地区各中学生补习书法,并组织敎师书法硏究社,深受爱戴。最近于君曾书写老子道德经手卷长达六千余字,工整秀丽,识者赞誉备至。在此旧历年前特影印所书朱柏庐先生治家格言一幅(刋第三版),以供同鄕赏览,并可作齐家进德之一助。

  • 文章會務發展中不容忽視的問題

    来源期刊:《五華同鄉會卄一周年紀念特刋》 特刊  作者:鄒逢皋 出版时间:1976-09-19
    关键字: 台北市五华同乡会 会务发展 传统伦理道德 乡俗事务

    的男女通婚,以及靑少年求学就业环境中,缺少使用方言的机会,有以致之。为追念先贤及列祖列宗德泽,吾人千万不可忘本,任令传统的客家话无形废置,必须积极的继续使用下去,直至千秋万世而不休,如何使其绵延不绝,则赖同鄕会协调鄕人予以统一辅导后辈靑少年学习实践,殆属责无旁贷者。二、伦常问题:中华文化建立在家庭道德上,故视孝道为立家建国的要道,鄕人接受了此项优良文化的孕育,向重伦理道德,入孝出悌、兄友弟恭、家庭和睦、鄕党融洽,为国家尽大忠,为民族尽大孝的先贤伟迹,史不绝书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