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缘起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鄧晴文贈發桑梓鄧氏優秀子弟獎學金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7期  作者:鄧建華 出版时间:2014-11-15
    关键字: 奖学金缘起 获奖名单 勉励上进 合影留念

    家嚴鄧晴文(族譜名望節),深蒙各位鄉長厚愛,得以任台北巿江西同鄉會常務理事,奉獻棉薄,為各位尊敬的鄉長們服務,頗感榮幸,雖年已耄耋,身仍健朗,精神钁鑠。家嚴現任台北巿鄧氏宗親會副理事長,為激勵桑梓小江村鄧氏宗祠之優秀子弟勤學上進,每年均請宗祠之理事長鄧崇舜、副理事長鄧望波、鄧崇欽、鄧蘭享、名譽族長鄧蘭芝、及族侄鄧崇良等代為贈發優秀子弟獎學金,今(2014)年是第十五年了。近承鄧崇舜理事長寄來獲獎優秀子弟芳名冊,計贈發碩士研究生:鄧日友、鄧超、鄧飛龍等三人,每...

  • 文章梅州七縣市參觀訪問記

    来源期刊:《台北五華同鄉會會刋》 第13期  作者:張衍崇 出版时间:2003-12-01
    关键字: 缘起 扫墓祭祖 参访实况 参访感受

    缘起台北市梅州同乡会民国九十一年二月二十六日通知:「理事长李庆平将组团访问梅州市属七县市,于四月二日在梅州市迎宾馆报到四月十四日解散,食、宿、交通均由梅州市客家联谊会安排,每人团费人民币四千元,预定人数一百人,须于三月二日报名完毕。」四月五日适为清明节上坟扫墓之期,经邀廖有晴、古子安、李经汉三位乡长连同笔者共四对夫妇有意同行,并约定四月二日出发,先还乡祭祖,四月六日当访问团莅临五华县时归团。因廖乡长不良于行,乃拜托吴伟英乡长联系,请求深圳市西湖企业发展

  • 文章基隆湖南同乡会缘起(时在民国四十二年)

    来源期刊:《湖南文献》 第4期  出版时间:1971-04-15
    关键字: 基隆湖南同乡会 缘起 同乡会资料

    蓋聞眇眇鄕國,登臨傳蘇王之句;悠悠行路,相揖修車笠之盟,自古羈旅異域,鮮有不聞風相慕,邂逅締交者,况大運際迍邅,時遭喪亂,袖臯搖落,無復大漢旗幟;鄕書斷絕,徙縈夢裏家山,澤畔行吟,暌懷故國,江左聚首,淚洒新亭,或馳驅海表,致力沼吳之業,或冒險間關,乞求復楚之師,江海相逢,不改鄕音,靑春作伴,好諧歸計,當更倍切親諾,情逾弟昆!基隆爲中華民國復興基地前哨,太平洋上國際要港,三湘人士僑寄於斯者,無慮千數百輩,爲聯絡鄕誼,切磋道義起見,爰經發起組織基隆市湖南同鄕...

  • 文章台北市梅县同乡会筹募故乡优良学生奖学金缘起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8期  出版时间:1994-02-20
    关键字: 台北市梅县同乡会 故乡优良学生奖学金 筹募缘起 会务报告

    吾梅士多好學,常人莫不以讀書爲重;故文風鼎盛,英才輩出,文經武略之士,代不乏人。民國以來,新學興起,流風所及,各姓祖嘗競相斥資設立學校,以培育所屬子弟;殷商富僑亦起而贊助,一時中、小學校林立,使吾梅敎育之發達,蔚爲全國之冠。其外復有學田、學榖、油火榖等之設置,以濟助優秀學子。爲父母者,則雖農夫浣婦,勞工苦役,攤販行賈,亦皆竭力供其子女就讀,故不少資優子弟,得以刮垢磨光,展現才華,增光鄉邑,使吾梅人才濟濟更勝往昔者,良有以也。惟自大陸時移勢易,舊有制度,已...

  • 文章嘉賓自台北來不亦樂乎?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15期  作者:魏祥傑  出版时间:2005-12-01
    关键字: 高雄五华同乡会 缘起 访问交流 同乡动态

    (注:左起:張理長衍崇贈送縣誌與高市五華同鄉會李理事長本瑞)台北和高雄是台灣的兩個大都會區,我們五華旅台同鄉居住在這裡的人數比較少,兩地分別創設了一個五華同鄉會。不過高雄同鄉會成立較晩,根基薄弱,論規模、聲望、服務功能,較之台北眞如螢光皓月,差得太多了!我來台灣五十多年,一直住在高雄縣岡山,卻因在台北工作十餘年,大兒、女兒都在台北,所以台北的鄉親友好比一般人多。由於法令限制,我不是高雄市、台北市同鄉的正式會員,卻蒙兩會理事長過愛,被聘爲名譽顧問、名譽理事...

  • 文章雲大在臺校友聯誼會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期  作者:高直青  出版时间:1971-12-25
    关键字: 云南大学在台校友联谊会 创办缘起 发展目标 活动近况

    國立雲南大學原名東陸大學,爲雲南省長唐繼堯私人於民國十二年四月創立,初由董澤先生爲校長,民國廿年將私立東陸大學改爲雲南省立大學,校長爲何瑤先生,不數年因寬籌經費,又改稱國立雲南大學由熊慶來先生爲校長。民國廿六年抗戰軍興,綿延八年,雲南成爲後方重鎭,雲大更加擴大充實,院系則有文法理工醫農等院,並有附屬醫院林農場礦山等爲實習之所,敎授多爲自歐美日留學歸國及地方賢達博學之士,尙有歐美籍敎授數人,省內外莘莘學子,薈萃一堂,硏究各種專門技能,高深學問,一時蔚爲風尙...

  • 文章仇氏族谱重修缘起(序)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0期  作者:仇奉超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仇氏族谱 山西洪洞 仇氏世系 重修缘起 祖系传承表

    仇氏世系出於上古,在夏爲諸侯,商時爲九國。殷紂殺九族之後,九國的子孫改姓爲仇氏,是吾仇氏之起源也。仇氏世居中原,遷徙至山東省魚台的始祖,是於明朝初年,來自山西省的洪洞縣,在魚台縣的南四湖畔,自成村落,定名爲仇海,仇海又分爲前仇海與後仇海二村。自此後,族人胼手胝足闢土爲田,辛勤耕耘,艱苦創業,耕讀傳世,至今六百年。子孫繁衍旺盛,復家產廣積,因而擴展,同屬山東省的嘉祥、巨野、滕縣,及江蘇省的豐沛,漸次分佈京、滬、臺灣等地,嚴然一望族。仇氏本有族譜,因歷經變亂...

  • 文章旅台鄕親的好朋友 毛漢威先生

    来源期刊:《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21期  作者:張杞芳 出版时间:2011-12-01
    关键字: 毛汉威 缘起 人物性格 事业成就 家庭子女

    五華塘湖洋石嶂是一個鳥不生蛋的小山村,除了梅林、龍村以外,可能很多鄕親根本不知道五華有一個這樣的鄕村,筆者2008年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在梅林鎭梅北村是筆者出生的地方與毛漢威先生第一次見面,當時是我侄孫張廣龍介紹,在我們交談中,發現他的人格特質就是與一般人不一樣,根據毛先生的說法,他說雖然沒有到過台灣,但在台灣他有很多朋友、其中鍾定雄鄕長與他有很長的忘年之交。記得2008年中秋時節,農歷8月13日是我張公仁爺614歲生日,當時梅北村擴大舉辦慶祝活動,毛先生也承邀參與盛會...

  • 文章一段往事——台北市五華同鄉會探源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鄉會會刊》 第3期  作者:宋振亞 出版时间:1993-12-31
    关键字: 台北市五华同乡会 缘起 成就 同乡会资料

    民國四十一年二月二十四日,由任職於台灣省警務處的李鴻高同鄉等發起旅台警界同鄉春節聚餐。地點即今行政院後面的一家山東餐廳。參加人員除了警界同鄉外,尚有部份五華同鄉及鄉賢張輔邦、李大超、李國俊、古煥謨、張宗良、張任寰、李興民、鍾正君、曾偉賢、朱以德等多人。會中李大超、張輔邦、李國俊等鄉賢均曾先後致詞,會後並攝影留念(附照片),極爲一時盛事。張輔邦先生除了對警界同鄉特別嘉許及慰勉外,即席提議組織『同鄉會』,以團結五華同鄉,發揚五華人之團結精神及傳統文化。旋即推...

  • 文章臺灣養生保健協會捐建貴州黎平、從江兩縣衛生所共廿五所專案報導

    来源期刊:《貴州文獻》 第35期  作者:任時燮 出版时间:2010-02-13
    关键字: 台湾养生保健协会 捐赠卫生所 两岸交流 缘起及内容 协调与帮助

    黎平两县,在参访黎平肇兴乡卫生院时,沈永训教授谓该院虽可作盲肠炎小手术,然开刀房简陋不堪入目,若与沿海卫生院设备相较,实有天壤之别。又由从江县经榕江县往丹寨县,途中参访榕江车江寨卫生院,发现此处设备、人才皆成问题,基于种种因素,外地医师无意愿前来工作,本地保送出去学医者,最终也不回来任职,大陆山区民众的健康问题,似乎已达到听天由命之境遇。贰、本专案缘起及内容根据上述实地参访状况,台湾养生保健协会决定捐赠贵州省人民币210万元,提供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从江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