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秦腔戏剧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台北市秦腔戏剧学会会务概述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53期  作者:張佐鵬  出版时间:1983-04-15
    关键字: 台北市秦腔戏剧学会 会务概述

    幻灯字幕等费计支出贰万叁仟叁佰元。秦腔剧团排练补助费拾万陆仟玖佰伍拾元五角。系七十一年八月二日公演补助陆万零叁佰伍拾伍元伍角。十月五日公演补助费肆万陆仟伍佰伍拾伍元。肆、结论综上所述,得悉会员及各鄕长捐助款额已逾贰拾余万元,惟办理秦腔公演所需费用占大多数,其原因系由于秦腔剧团约请剧校毕业学生参加秦腔练习,为培育秦腔新秀演员舖路,故演出效果较佳,惟唱腔方面仍待加强敎导,在热爱秦腔的人士大力支援下,必会有更好的成绩。附注:台北市秦腔戏剧学会邮政划拨帐户

  • 文章秦腔戏剧学会徴求会员缘由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18期  出版时间:1982-10-01
    关键字: 秦腔戏剧学会 征求会员 群策群力

    秦腔人士曁我西北同鄕,慨解义囊,共襄盛擧,必须树立建制,使财务收支有所遵循,特发起组织秦腔戏剧学会,建立理监事会议制,借由政府监督,而昭信于人,俾弘乐敎之功,善尽复兴之责。现秦腔戏剧学会已奉准成立,积极展开会务活动,除商请秦腔剧团定期排练公演,以供爱好秦腔人士观赏外,并发起征求会员五百人,成为基本观众,群策群力,共襄盛擧。本会章程订明基本会员入会费一百元,常年会费四百元,合计共五百元。台端如欲参加,请向安振明君(台北市忠孝东路一段二号)索取入会申请书,塡妥后

  • 文章发扬秦腔艺术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9期  作者:張佐鵬  出版时间:1989-09-01
    关键字: 秦腔艺术 秦腔戏剧学会 秦腔实验剧团 三军军官俱乐部

    为加强秦腔剧艺活动,秦腔戏剧学会员员大会,于本年八月十六日假台北市三军军官俱乐部明德厅召开,出席会员百余人,同鄕大老王伯础,甘肃同鄕会理事长李世勋,靑海同鄕会理事尤存玉,陕西同鄕会总干事王保民,立法院总务主任王向南、张晴光将军、张鸿文将军、胡恒敎授、何维孝校长均出席指导,出席有周化南、张翼鹏、李博、王之超、郭正明、张瑞岐、杨仕忠、高锦忠、郭润亭、陈光辉、唐续尧、尤生武、李景丽、贾育民等百余人。会议由理事长张佐鹏主持,说明国内秦腔年来发展公演情形,并报

  • 文章发扬秦腔艺术(续)——秦腔琐记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4期  作者:張佐鵬  出版时间:1985-10-10
    关键字: 秦腔 传统戏剧 演出排练 蝴蝶杯 剧本

    目前秦腔在众多热心同鄕推动下,每年均有几场演出,能在经费不足、又无专人负责情形下,使秦腔艺术,继续发扬,工作人员精神,令人感动,最近台北之秦腔剧团,利用假日排练剧目有,「赶坡」由常中蓉、王莺华,分别饰演王宝钏、薛平贵。另有「杀狗劝妻」由井玉玲、姜玛琍、张素琴担任演出,「拾玉镯」由葛德芬、夏文欣、周陆麟饰演、张瑞岐、石德印演「杀驿」,预定在七十五年元月在国立艺术馆演出,秦腔剧团,演员阵容最强,工作人员最热心,届时将会有精彩的演出,盛况可期,凡我西北同鄕,及

  • 文章秦腔演出记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7期  作者:張佐鵬  出版时间:1986-07-01
    关键字: 秦腔 戏剧演出 文艺演出 演出评述

    七月十日下午七时西北秦腔硏究社假台北巿实践堂演出腔秦:「探女」、「回船」、「藏舟」、「二堂献杯」四折戏,由吴桢、刘仕枢、贾云峰、杨仕忠负责指导。参加演出人员为大专院校学生、社会靑年、家庭主妇,籍贯有山东、江苏、陕西、四川、台湾等各省。演出精彩,深获好评。第一折「探女」由刘仕枢、张公顺领导,演员有李素芬、洪美根、吴淑惠、陈美妃、郭玉娟多为第一次登台,台步稳健,剧词唱腔淸晰,效果甚佳。第二折「回船」贾维详演渔夫,陈伶婷饰胡凤莲,张公顺、石德印、王美英饰众船夫

  • 文章薪火相传,源远流长——贺秦腔教练张瑞岐鄕兄荣获薪传奖——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3期  作者:張佐鵬  出版时间:1986-05-01
    关键字: 秦腔 传统文化 戏剧 同乡动态

    第一届民族艺术「薪传奖」颁奖典礼,于七十四年十二月廿五日晚七时卅分,在台北市社敎馆擧行,典礼由敎育部长李焕主持,省府主席邱创焕,台北市长许水德,高雄市长苏南成,均参加颁奖。「薪传奖」系鼓励民间,从事民族艺术,有特殊贡献的艺人而擧办,因系第一次办理,意义不同凡响。秦腔剧团总敎练张瑞岐同鄕荣获个人戏剧类「薪传奖」,大陆地方戏剧获此项颁奖的另有豫剧敎练张岫云仅他们二人,张瑞岐同鄕获此臻荣,显示政府对秦腔重视的程度,此不仅为瑞岐兄个人的光彩,也是秦腔各团体多年

  • 文章发扬秦腔艺术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1期  作者:張佐鵬  出版时间:1990-03-01
    关键字: 秦腔实验剧团 《秦香莲》 秦腔自乐班 地方戏剧公演 太平乡民众活动中心

    秦腔戏剧获得本年敎育部颁发了团体「薪传奖」艺术价値获得肯定,是凡从事秦腔活动之爱好者,均同感高兴,亦是西北同鄕大家感到我西北民间艺术能在宝岛发芽生根,是为鄕里争光,备感荣幸。开春以来各剧团活动,更见积极。二月十六日「秦腔实验剧团」在国立艺术馆民族艺术大展中演出「蝴蝶杯」中之「藏舟」由中兴大学学生郑智莲饰田玉川、辅仁大学学生陈伶婷饰胡凤莲、桑忠翔饰唐将、稻江商职学生花凤娥饰家郞,另辅大学生彭美玲、卢丽媛、周寿祖、刘启荣等饰兵丁,文化大学蔡一的扬琴,与邓惠

  • 文章悠扬秦腔鄕音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7期  作者:孫明山  出版时间:1986-07-01
    关键字: 秦腔 戏剧文化 民俗娱乐 民族文化活动 地方戏剧 文化互动

    建国需有娱乐,国剧代表国家为先,京戏乃河北省地方戏之一,北京系省会故称京戏,民廿四年政府集全国各地方戏于北平,共聚互演,其意义深远,其目的系采取某地方戏为代表国剧,齐如山老先生评各地方戏之内涵,称秦腔为平剧之鼻祖,廿四年在北平集各地方戏为选择国剧之始,秦腔由易俗社为代表前往参加演出,斯时李正敏及王天民两先生声宏全国,秦腔自有其优,脍炙在每秦人之心。政府为维护五千年历史文化,尽量普遍推展,民族文化活动每地方均没有社区活动中心,施仁德不忘娱乐,在社会繁荣工业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