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汉乐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大埔榮稱『民族民間藝術之鄕』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1期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大埔县 “民族民间艺术之乡” 大埔文化

    被称为「山中山」的大埔县日前举行了「客风·出水莲——广东汉大型音会」,广东省文化厅同时授予该县「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的称号。大埔是广东汉的「娘家」,是享誉海内外的「汉之乡」。汉乐从中原流传至大埔,有「中州古韵」、「客家音」等称谓。明嘉靖三十六年(公元一五五七年)大埔最早的县志记载:「埔之在潮弦诵媲邹鲁」。大埔民间汉乐活动一直盛行,汉乐演奏点遍布城乡,每逢节假日或农闲时节,茶余饭后,汉乐爱好者们聚集在一个个演奏点中,尽兴演奏弹唱,自娱自。可见广东

  • 文章大埔汉乐京城放彩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3期  作者:羅乾禮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大埔文化 何育斋 联谊会活动 传统文化艺术

    梅州两地手组成的晋京演出团演出的音会。首都音界的知名人士,有关专家、教授、学者、何育斋亲属和弟子传人,在京客家乡亲、老领导和前辈以及埔邑赴京人员等一千多人分别参加了研讨会和音会。原汁原味的中原古让京城观众耳目一新,博得一阵阵热烈掌声。何育斋先生(一八八六至一九四三)是湖寮莒村人,是广东汉大师和古筝一代宗师。他毕生从事客家音(今称广东汉事活动,他博采众芳,编辑《中州古调》、《皋旧谱》,为保存,传承广东汉作出了杰出贡献。

  • 文章迎春獻藝百花妍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5期  作者:謝如劍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新春演出 文艺活动 美术书法 汉剧 诗词摄影

    文苑鲜花竞艳,艺园硕果飘香」戊寅岁首,元宵佳节,日丽风和,万象回春。「文化之鄕」大埔县县城「永芳堂」隆重举行「大埔县文艺界迎春献艺曁联谊大会」。参加活动的有诗社、书法、美术、摄影、汉乐、文艺等文艺界代表,县府政要及市文联、市作协领导、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刘再光先生,等二〇八人。旅港鄕贤姚美良先生赞助活动经费并返鄕参加了活动。献艺开始,曾百友先生带头当场挥毫,写上「永芳堂高手云集竞技献瑞,迎新春艺术联谊妙笔生辉。」梅州市文联副主席罗昌明满怀豪情,写上「情长

  • 文章南國牡丹古樸典雅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4期  作者:劉秀香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汉剧 大埔文化 大埔民声乐团 文艺演出 演出成就

    汉剧又称外江戯,是我省粤、潮、琼、四大地方剧种之一,它在梅州市流行已有二〇〇多年的历史。而该市的大埔县是汉剧之乡,业余汉剧团遍布城乡,出现不少「汉剧世家」,闽粤两省的汉剧团,几乎都有大埔籍的演员,故民间素有「无埔不成」之说。它以西皮、二黄为主要声腔,又吸收粤东民间音,使音唱腔古朴典雅,激昂悠扬兼备,加上其中州音韵与客家话语系基本相同,又保留有中原的民俗文化特色,因此成为客家人所喜爱见的地方剧种。为了继承和发扬大埔的汉剧,一九五〇年该县组织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