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朱伯坤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首批朱伯坤先生奖学金 八百万元赠同鄕会

    来源期刊:《武進郷訊》 第339期  出版时间:1997-01-15
    关键字: 奖学金 同乡子弟

    原在台北市私立强恕高级中学任教之朱伯坤乡长,孓然一身,不幸于本年五月间因病逝世,生前立有遗嘱,将其一生刻苦节俭所积蓄之遗产三分之二捐赠本会,作为清寒或学优同乡子弟奖助学金之用。乡长之遗嘱执行人及见证人王敬仪、刘诚、羊宗达(本会资深理事)等于办完乡长后事后即进行遗产处理。唯手续繁多,最近才将出售股票所得之三分之二计新台币八百万元委托陈光明律师通知本会接受,并随附奖学金章程与契约书各二种,定明该款必须定存银行,不得动支,所得之孳息,除行政开支百分之五以外

  • 文章同鄕会启示:朱伯坤鄕长遗产于六月二十五日标售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76期  出版时间:2009-06-25
    关键字: 同乡会 启示

    本会已故朱伯坤鄕长遗留房产,于今年六月二十五日(周四)上午九时三十分,在台北市荣民服务处二楼会议室第一次公开标售,以新台币七、〇三万余元完成标售。

  • 文章朱伯坤故乡贤遗产遗赠本会历程简述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85期  出版时间:2011-01-20
    关键字: 遗产 遗赠历程 同乡会 台北

    本会朱伯坤鄕贤生于民国八年十一月七日,民国八十五年四月二十四日去逝,享年七十八岁。鄕贤荣民退伍,在台单身,生前籍设台北市文山区木新路三段。遗产留有存款、股票和不动产乙间。鄕贤曾于民国八十五年四月十九日病故前口述代笔遗嘱,由陈光明律师代笔,刘诚、羊宗达(已故)、李文龙及祝剑韬等鄕长为见证人,经立遗嘱人认可,指定其得意门生白家娴女士、严建兴先生及王敬仪女士(已故)三人为其法定遗嘱执行人。遗嘱旨意为将其骨灰带回大陆、翻修祖坟、处分遗产,分配于其大陆继承人

  • 文章同乡会强恕中学协同治丧 朱伯坤丧礼简朴隆重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32期  出版时间:1996-06-15
    关键字: 同乡会 强恕中学 丧礼 挽联

    朱伯坤乡长之丧于五月十九日(星期日)下午二时在台北市辛亥路市立第二殡仪馆怀亲厅设奠公祭。先生在台,孑然一身,较少交游,治丧事宜全由武进同乡会与强恕中学协同办理。礼堂布置素雅,挽额挽幛挂满灵堂,但很少现在权势显赫的在位高官所赠,仅有郝伯村挽「德范长昭」,林洋港挽「黉舍流徽」,治丧委员会主任委员余纪忠挽「典型垂范」,马树礼以强恕中学董事长名义挽「教泽长存」,同乡会理事长杨仁初挽「痛失乡贤」,台北市议员同乡青年才俊蒋乃辛挽「高风安仰」、议坛老将强恕老同事荆凤岗

  • 文章武進同鄉會祭文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32期  出版时间:1996-06-15
    关键字: 武进同乡会 祭文 教师

    维中华民国八十五年五月十九日,台北市武进同乡会理事长杨仁初偕全体理监事及武进同乡代表等,以香花素酒之仪,致祭于武进同乡朱伯坤先生之灵曰:呜呼!白马素车,道山归真;青天碧海,愁赋招魂。侪辈顿亡益友,学生痛失良师,能无悼恸!悲先生幼年遽遭大故,处境艰穷。不得已寄身贫儿院,备尝艰苦,然先生不因贫困而丧志,更坚忍而奋进。三年私熟所读,自行进修,复得贫儿院小学导师教诲,竟能略窥文史门径,居然运笔成文,投稿报刊,蒙被采登,无形中得到鼓励,写作益勤,更自奋勉。及稍长

  • 文章朱伯坤老师八旬病逝预立遗嘱以毕生省吃俭用积蓄捐赠同乡会强恕中学作奖学金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31期  出版时间:1996-05-15
    关键字: 同乡会 强恕中学 奖学金 病逝

    在抗战时投笔从戎,来台后自中校退役一直在文化教育界服务的朱伯坤乡长,于四月十四日晚病逝耕莘医院,享寿八十岁。因他只身在台并未成家。原在中央日报担任地方记者,后在台北市强恕高中担任国文教师二十七年之久。乃由武进同乡会及强恕中学协同成立治丧委员会办理后事,并由余纪忠先生出任主任委员。择定于五月十九日(星期日)下午二时在台北市辛亥路市立第二殡仪馆怀亲厅设奠公祭,大殓后随即发引火化,灵骨暂厝南昌街十普寺,另行择期运回故土安葬。先生孑然一身,生活简朴,交游极少,取

  • 文章朱伯坤先生行述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31期  出版时间:1996-05-15
    关键字: 武进同乡会 奖学金 导师

    朱伯坤先生,江苏武进人,世居武进城内西横街龙城里,民国六年十一月初七日诞生。父福生公,业中药,不幸早世,遗二女一子,子即伯坤先生,最幼,时仅三岁,长于先生之二女亦未成年,一家数口,端赖寡母王氏一人抚育,菇苦含辛,守节抚孤,生活维艰。故先生幼年即在艰难困苦中度过,日后一生俭约,不畏艰苦,即缘于此。因家境清寒,未能妥善接受教育,私塾三数年后,即入武进私立贫儿院,该院设有小学以教育院童,始正式接受小学教育,及毕业,无力升学,即入社会谋生,由于处境艰苦,养成自立

  • 文章台北市武进同乡会朱伯坤先生奖(助)学金章程

    来源期刊:《武進郷訊》 第339期  出版时间:1997-01-15
    关键字: 台北市 武进同乡会 奖助学金

    一、目的为鼓励同乡优秀子弟,奖励清寒学生,奋发向学、贡献国家,特订定本办法。二、组织⑴为成立朱伯坤先生奖助学金基金委员会,委员名额定为十一人,除由遗嘱执行人白家娴、严建兴、王敬仪及见证人刘诚、羊宗达、李文龙、祝剑韬为委员外,台北市武进同乡会理事长为当然主任委员;另由台北市武进同乡会推选三人为委员。⑵主任委员应于每年第一学期发放奖(助)学金前,召集委员会常会,讨论会务有关事宜。⑶有二分之一以上之委员得以书面记明提议事项,请求主任委员召集委员会临时会,前项

  • 文章朱伯坤奖学金委会决定奖励大陆高中学生缓议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64期  出版时间:1999-02-10
    关键字: 奖学金委员会 奖学金 遗嘱 文教基金会 同乡会

    同乡会朱伯坤先生奖学金委员会于一月廿四日(星期日)上午十时在同乡会会议室举行,出席委员有理事长淦祥、严振兴、李文龙、祝剑韬、羊宗达、沈珊、高永祖、俞振光等八位委员,陈光明律师及叶超组长列席。这次会议主要议题是发给大陆常州、武进两市高中学生奖学金问题,在上次会议中由于朱伯坤先生遗嘱执行人等认为在朱伯坤先生奖学金章程中指定以旅台学生为限,不能扩及大陆,予以否决。后来羊宗达先生发现在遗嘱中并无如此规定,因此再行召集这次会议,提出复议。羊宗达先生的方案,是以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