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物共返回7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王撫洲先生生前珍藏金石印璽捐贈國立歷史博物館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1期  出版时间:1979-01-25
    关键字: 王抚洲 金石玉玺 文物收藏 文物鉴赏 文物名录

    立法委员王化民女士,为纪念总统蒋公逝世一周年实践「复兴民族文化」遗训,特将其先夫前经济部长国民大会代表本社主任委员兼发行人王抚洲先生积数十年珍藏之名贵金石印玺及文物等一一八件,捐赠国立历史博物馆永久珍藏。该项物品,曾于六十七年四月四日在国家画廊,擧行受赠仪式。兹値王先生逝世周年,特将其捐赠物品类别及名称在本刋公布,以志永恒纪念。 编者附识

  • 文章鄕訊四則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70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乡讯 文物 考古 茶道

    可能显示目前在日本流行的茶道源自中国。」他说,唐朝人飮茶像目前日本茶道一样席地而坐。又见大型龙山文化遗址【靑年日报七十六年十月廿七日第八版刊】大陆陕西省考古工作者,今年上半年在对楡林地区的文物普查中,发现文物点三千零一十五处,古墓葬二百八十一处,古建筑三百一十三处。这次文物普查收获最大的是在楡林、葭县、靖边等县发现了面积达十万平方米的多处大型龙山文化遗址,它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距今四千多年。这些遗址内容丰富、堆积层很厚。像楡林县古塔鄕的一处居住遗址,面积

  • 文章杏壇楷模耿相曾先生因病去世享年七十六歲•曾耿故校長相先生傳略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4期  作者:治喪委員會 出版时间:1997-04-03
    关键字: 耿相曾 教育理念 校训 文物

    立身要高一步、处世要退一步」与师生共勉,重视爱的敎育,严格而不苛刻,爱护而不姑息、强调发展学生潜能,适才适用。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明礼义、知廉耻、负责任、守纪律。民国七十五年,先生届龄退休,退休后以读书写字自娱,寄情于文物书画并仍保持每日登山及下笔挥毫之作息,十年如一日。先生治学严谨,学有专长,十分念旧并极富人情,在南师九十周年校庆时曾以「仁智诚正」校训自撰七律一首,并以行书写成:仁爱为师一脉传,府城校址已三迁。智能有别因材性,德业无涯娱管弦。诚信待人交益友

  • 文章編後語

    来源期刊:《連聲》 第16期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故乡简讯 连城人 连城文物

    连声」是吾邑旅台同乡的共同心声以凝聚乡情,促进同乡对故乡之了解为主旨。内容以连城人写连城文物为主体。「乡亲动态」原本受大家欢迎,自上期起增编:「故乡简讯」,大家更加喜欢。故乡赐稿踊跃,本期已扩增一版,但仍限篇幅未能全部纳编,割爱遗珠,尚祈见谅。

  • 文章辛亥武昌首义党人书画文物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84期  作者:李志新 出版时间:1987-07-10
    关键字: 武昌首义 书画 文物 文物展 李次生

    诸先进惠赐墨宝达数十件,皆属眞品,坊间少见。建国七十年起,曾于台南、高雄、屏东、高雄擧办辛亥党人书画展四次。又鉴于宋岳武穆尝封鄂王,生平矢志还我河山,其忠贞爱国情操充塞于其所遗之诗词中,洵可瘁励陶铸我当前光复大陆之革命精神,因再干请各家录书其诗词百余件,亦曾于台中合倂扩大展出,各家笔法眞草隶篆各尽其极,益增展出之光辉。本次展出志新先生珍藏有关辛亥党人墨宝七十余件,藉以宏扬开国精神,激荡复国精神,敬请批评指敎。贰、李次生先烈百年诞辰文物展㈠标题:朱汇森

  • 文章各省市文物馆正推展中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10期  作者:周開慶 出版时间:1979-10-25
    关键字: 文物馆 文献整理 乡邦文物保护 推展筹办方案

    中国地方文献学会六十七年度年会,于是年十一月十四日在台北市中山堂擧行,通过:「请发动各省市文献社或同鄕会,组织文物馆,以蒐辑保存鄕邦文物,加强地方文献整理工作案」。本案说明及办法如次:说明:中国地方文献整理工作,经年来各省市同仁之努力,业已全面展开。为求进一步蒐辑保存鄕邦文物,有分别筹组各省市文物馆之必要。文物馆之作用,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在蒐集幷保存各省市有关文物,藉以提振幷发扬鄕邦人士怀鄕爱国之精神。第二、在建立各省市文物硏究中心,以供鄕邦人士及

  • 文章筹办川康渝文物馆之拟议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62期  作者:周開慶 出版时间:1977-03-31
    关键字: 川康渝文物馆 文物 意义 台北市四川同乡会

    台北市川、康、渝三同鄕会的会址已开始兴建,预计本年内可望完成使用。有些鄕长提议划出一部份房屋,成立一个川康渝文物馆,幷已在策划之中。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特在此提供一㸃意见,以备大家作参考。文物二字的范围包括甚广。辞源上说:「文物,谓礼乐典章也。李白诗:朝野盛文物,衣冠何翕绝。」辞海上说:「文物,一谓礼乐制度;二谓文人。」而文物自然包括文献,所谓文献,是典籍贤者之合称。由此可知,所谓文物,实包括一地区以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之人与事各方面。在文化上为人

  • 文章鄕訊八則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1期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乡讯 文明市民 文物 水土保持 工程

    一、西安開先河文明市民學校解道德之感(七十九年五月一日台灣時報十一版載本報香港七日電)古城西安在大陸率先創辦的文明市民學校,使許多市民逐漸解道德危機的困惑,開始系統地學習社會公德的基礎知識。西安市的文明市民學校從去年五月開始創辦,目前,四百八十多所這類學校已按市民的工作單位和居住地區分佈全市。參加學習的人數達三萬多人。據了解,這些學校的辦學經費源自市政經費、企業捐贈和市民集資等;方式有講座、夜校和集中學習等;教師旣有高等學府的專業教師,也有一些單位的負責...

  • 文章寫給陝西同鄕的一封公開信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61期  作者:馮廷珩  出版时间:1985-11-15
    关键字: 同乡动态 文物馆 捐款

    各位鄕长:好久不见面你们大家都好,彰化秀水鄕陕西村文物舘兴建,当初我是第一个发起人,各位鄕长支持,热心捐献,文物舘终于落成了。落成典礼的那天,各位到陕西村去参观,大家心中都有说不出愉快!曾几何时?十月七日(即八月二十三日)乌面将军生日大拜拜,我到文物舘一看,面目全非了!学校捐的桌椅全不翼而飞了!门窗的玻璃也被打破了!叫人看了实在痛心!我们做一件事情,一定要有始有终,不能虎头蛇尾,叫别人笑我们五分钟的热度,当初是我发起的,我以台北市一级平民的身份,捐了贰仟

  • 文章名作家琦君病逝台北享壽九十遺願落葉歸根·骨灰及遺物運返溫州老家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2卷 第3期  作者:本刊特輯  出版时间:2006-06-01
    关键字: 琦君 作家 人物悼念 琦君文物馆

    名作家琦君于六月七日凌晨四时四十五分逝世于台北和信医院,享寿九十,琦君独子在美国闻讯即刻返台奔丧,家属预定十九日上午八时卅分在台北第二殡仪馆怀恩厅举行公祭。琦君夫婿李唐基依其遗愿,将其骨灰及遗物运返故里温州瞿溪典藏于「琦君文物馆」。(注:永是有情人 琦君的文如其人,温柔敦厚。 联合报资料照片/记者李府翰摄影)温州市政府台办主任黄涛、世界温州人联谊总会均在第一时间发来唁电表示哀悼外,政府并承诺将其故居及「琦君文物馆」进行修缮和保护。台湾传播媒体联合报

共73条记录 1/8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