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报纸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我與中央日報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2卷 第2期  作者:侯西林 出版时间:2010-04-01
    关键字: 报社工作 报社编辑 报纸停刊 往事回忆

    长在落后的城巿,县城里还没有报馆,很少与报纸接触,要看报只有到图书馆。我正式与中央日报发生关系是在「七七」对日抗战之后,战火逼我离家远走,投笔从戎参加国军行列,我于是才常常有中央日报,但因为部队驻防行址不定,难得经常读到中央日报。我与中央日报进一步发生密切的关系,是在抗战胜利之后,那时烽火平熄,生活安定,我正在一个非常安静的地方从事教育训练工作,基于工作的需要,中央日报给我很多参考资料,对我帮助很大,而「中副」成为我一日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从此我再也没有离开

  • 文章『家書』傳鄕情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7期  作者:藍巨案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古村之声》 家乡文化 乡情传递 报纸简介

    大埔县被称为粤东的「山中山」,然而在距县城三十六公里的小山村,却有个闻名全国、全省的茶阳鎭古村乐龄倶乐部,它所办的《古村之声》小报一纸风行,家书传情。三月十八日,山区还是春寒料峭,阴天吹着北风。我一早乘古村联谊中心专车,应邀从县城出发,参加《古村之声》创刊十周年座谈会,来自闽永定,粤梅县、大埔,二省三县代表和村委会编委会共四十多人先后到会。乐龄倶乐部挂满从《家书》到《古村之声》的几十份报纸,各方贺诗也用十余张红纸张挂,充满喜庆气氛。大家见面互致新春的祝福

  • 文章輔導會頒奨城大龍一週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71期  出版时间:1982-12-15
    关键字: 辅导会 城大龙一周 社区性报纸 谢修正 荣民之友

    由谢修正鄕长与其子媳创办的社区性报纸「城大龙一周」,发行不到两个月,因内容充实,已博得台北市各界一致好评。行政院国军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认为城大龙一周杂志报导翔实,鼓舞退除役荣民士气甚大,对国家经济建设有莫大激励,并获辅导会主任委员郑为元将军嘉许,特饬该会第一处王处长雨生先生转颁「荣民之友」奖牌乙座,以资嘉勉。颁奖仪式于十一月十五日下午六时,在台北市忠孝东路一段一三八号苏杭小馆二楼礼堂举行,由本刊发行人谢有恒曁社长李玲瑛两人接受。王处长代表郑为元将军

  • 文章遏阻躁进新闻文化报纸具有七大义务中国时报将领头秉持社会公器理想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28期  出版时间:2004-06-25
    关键字: 夕阳工业 报纸 资讯流 强势媒体 躁进新闻文化

    报纸会成为夕阳工业?中国时报系总经理黄肇松六月三日在交大传播与管理专题讲座中表示,从主控性、多元性、便利性、思考性观察,台湾报纸还是强势媒体,中国时报将致力提升新闻专业素养、心存关怀、尊重生命、扩大保障民众知的权利、提供公共论坛,领头遏阻「躁进新闻文化」的横流。交大校长张俊彦肯定中国时报长期对社会的付出、贡献,演讲前特地颁发「荣誉奖牌」,期许中国时报在面临资讯流超过物质流的巨变下,更上层楼,成为国内最优质而健康的媒体。当天下午在交大电机资讯大楼国际会议

  • 文章丹青不知老·書法歲月長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6期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黄茶民 人物传略 个人书法展 报纸

    吾邑黃茶民老先生,現年八十六歲,精書法,篆、隸、■、■,筆力倉勁,字體渾厚。曾於上(一九八九)年六月在美國洛杉磯,為響應海華文藝活動,促進文化交流,應邀舉辦其個人書法展覽。轟動一時,當地僑報爭相報導。黃氏早歲歷任縣市政府主任秘書、專員、科長、廳處視察、督導員、及省政府諮議等。抗戰勝利後出任縣長。政府遷台後,任監察院僑政委員會主任秘書。現旅居美國洛杉磯,雖年高八十有六,仍每日揮毫不輟。(編者)

  • 文章鄂東堪稱「報人之鄉」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03期  作者:陳一生  出版时间:1992-04-10
    关键字: 鄂东报业 新闻出版业 民办报纸

    中国近代文明的形成,源于各种新思潮的兴起。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更赖于报纸媒介的传播,报人的努力宣传。因此,报人于中国近代文明的进程实有推动之功。孙中山、梁启超等哲人对此都作过充分的肯定。孙中山认为:「此次民国成立,舆论之势力与军队之势力相辅而行,故曾不数月,遂竟全功。」梁启超则谓:「去秋武汉起义,不数月而国体丕变。成功之速,殆为中外古今所未有。……问其何以能如是,则报馆鼓吹之功最高,此天下之公言也。……我中华民国之成立,乃以从辛武昌首义得来的!」现据笔者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