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定居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台胞回归家鄕定居滞留大陆就养荣民申请办理给付办法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02期  作者:瞿時耕  出版时间:1993-12-10
    关键字: 台胞 定居 探亲 就养荣民 给付办法

    自两岸开放以来,返鄕探亲台胞,年达百万以上人次以。因年老无依想返鄕定居者不乏其人,退伍获得就养之荣民返鄕因故而滞留大陆,无法领得生活等费者亦有之,兹蒐得相关资讯,以供参考。台胞赴大陆定居方面:台胞赴大陆定居,依据中共国务院一九九一年五月发布之「中国公民往来台湾地区办法」第二十条规定,归纳应具备三个条件,方可批准定居:一、在台孤身一人,无人赡养;二、在大陆地区拟定居地有直系亲属,该亲属有能力并保证瞻养;三、生活费用及住房能够自理。「台湾居民要求来大陆定居

  • 文章來台灣經過回顧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78期  作者:陸時中  出版时间:1992-12-20
    关键字: 无锡 经过 回乡定居 台湾

    多年,在一九八七年及一九九〇年前后二次到大陆探亲,在第二次到大陆的时候即与我青梅竹马的女友华兰芬女士缔结良缘,当时就有囘鄕定居及欢度晚年之意,俗语说:「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今已决定在一九九三年三月底前,农历三月初旬由台湾至香港转往大陆,当天晚上七时许可以到达上海,我的内人华兰芬亦要来上海接我(虹桥机场会合),囘到无锡八士鄕芙蓉山畔故鄕定居,从此结束了我一生在外四十七年之久,浪荡江湖孤欢之日,是何等的清苦与辛酸唉。

  • 文章悼龍山鄕兄

    来源期刊:《浦東》 第71期  作者:顧福龍 出版时间:1993-02-28
    关键字: 同乡 戴龙山 回乡定居 追思悼文

    记得去年(现在应说是前年了)那天,老友龙山鄕兄来电要我到八德路同鄕会,有要事相吿。我立即驱车前往,他已在门口候我,即时就领我往卧室,促膝相谈,我向戴君询问,究有何事,他神色黯然地说:「我在台擧目无亲,祇有鄕亲朋友,你我叨在知己,现我年老多病,恐怕是来日无多了!海峡两岸幸已开放往来,我决定回鄕定居。因我家鄕有一女儿,既可以朝夕侍奉,又得乐享天伦,修身养病,容待病体好转,再当来台。明天早上就要搭机飞港,转返故鄕,所以约君前来相谈握别!」岂料那天约晤,竟成永别

  • 文章本刊经理王育才鄕长返鄕定居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6卷 1~4  作者:本刊編輯部  出版时间:2014-12-01
    关键字: 王育才 返乡定居 合影留念 人物评价

    本刊经理王育才乡长,于去〈二〇一三〉年十二月间离开寄居七十余年的宝岛台湾,返回朝思暮想的老家—新安镇,与阔别半个多世纪的妻小〈如图:五代同堂,第二排右二为王育才乡长〉团聚,也将从此在老家定居下来,享受暮年的天伦之乐。来台之初,育才乡长尚属弱冠之年,青春鼎盛,既懂文,又能武,因此备受地方农会及政府福利单位的青睐,所以先后被该等单位延聘,担任总务及经理方面的工作,由于这些工作,皆与「金钱」密不可分,可是一介不苟的他,从未在操守上受人质疑,也就因为他的秉性

  • 文章徵婚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67期  出版时间:1991-01-05
    关键字: 征婚启事 定居常州 文山区公馆

    鄙友民国十五年生,健康与学识俱佳,渠意欲囘大陆家鄕常州市区定居,(保留现有户籍,仍可两岸去来。)拟征55岁,以「愿同赴彼岸建立家庭之女士,有意者请寄略历、相片至台北市文山区公馆街五号五楼。杨可陶启

  • 文章大陆政策回答:台胞定居大陆有关政策规定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62期  出版时间:1998-12-15
    关键字: 切结书 赡养 台胞 定居 大陆政策规定

    台胞在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时,可向拟定居地的统战部提出申请:一、在台孤身一人,无人赡养。需要提供在台户籍誊本和有效身份证影印件;在台居住地警方提供的切结书一份。二、在大陆拟定居地有直系亲属(子女、孙子女及其配偶),该亲属有能力赡养并得保证赡养。三、生活费用及住房等能够自理。台胞在提出申请前,一定要考虑再三。由于两岸相隔几十年,在生活环境、方式、情趣、观念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日后难免会有矛盾产生。一旦定居,在目前的状况下再要返回去,就比较麻烦。

  • 文章欢送潘宗武鄕长赴美定居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3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2001-07-10
    关键字: 台北市广西同乡会 潘宗武 生平简介 赴美定居

    潘名譽理事長自民國四十年來台後,即時加入廣西同鄉會,有的鄉長和他相處共聚已有五十餘年。而前廣西學生軍的學生,是潘老師教導的學生,互相認識已有六十二年以上。有的鄉親在潘主委兼文獻社社長主持「廣西文獻」季刊時,參加編輯事務,共同相處亦有二十餘年。有這樣長久的日子相聚相識,在人生的歷程上是非常可貴的。所以這種鄉情、友情、師生情的懷念是永遠難忘的。這個聚會座談,有二十餘人參加,發言的代表有名譽理事長黎明凱、常務理事趙福全、編輯委員梁力平、盧國富、楊劍生、學生軍代...

  • 文章落葉歸根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6卷 第4期  作者:辛子方  出版时间:1994-12-01
    关键字: 落叶归根 回乡定居 云台山 安葬 墓园设计

    灌雲籍國大代表宋靜波老先生,回鄕之後,因身體虛弱,住進了灌雲縣立醫院,療養三年,終因身體太弱而逝世了。臨終之前,再三囑咐,要安葬在雲台山東磊地方,這是他年輕時看好的地方,兩位公子,就遵照遺言,百般設法,選購東磊半山腰,一塊約兩百多坪(六尺見方爲一坪),安葬在此,面向南方,可以看到灌雲故居一遍廣闊的平原。墓園的設計,非常壯觀,分上中下三層坡地,最高一層係棺墓,中間一層係建築古色古香的六角亭兩座並列,下層係花園,四週圍有花磚墙和拱門,亭內各置大石碑一座,上下...

  • 文章今日上海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39期  作者:沈蓓蒂  出版时间:1986-08-15
    关键字: 移居美国 改革开放 大陆探亲 大陆定居 往事回忆

    中国大陆去观光、探亲,弄得热闹非凡。问问一些到过中国大陆玩儿过又回到美国的亲友对那边的观感时,得到的批评是毁誉参半。一九八二年八月,时年已七十的公公,由于思鄕心切,加上又与失散卅几年的婆婆取得联系,老人家本着落叶归根与老伴厮守残余岁月的意愿,而申请回大陆定居。两年多来虽然家书不断,但对于俩老在大陆的生活却一无所知,因为在每一封家书上都千篇一律的只告诉我们:「我与你们阿娘身体都好,勿念。」最多也只是要求 点钱罢了。外子沈德祥离开上海时已是十几岁的少年郞了,所以

  • 文章讀大陸段錫先生報導「滇籍抗戰名將馬崇六」一文後補充二三事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4期  作者:李先庚 出版时间:1994-12-25
    关键字: 《滇籍抗战名将马崇六》 抗日战争 主要事迹 定居日本 怀念家乡

    其他人都跑了…我代表云南人民感谢你!」同时,马崇六还获得了美国自由勋章(总司令级勋章,原文:UNITED·STATES·OF·AMRICA·ANNUIT·CCEFTIS·MDCCL X X X Ⅱ·)中国有六人获得,他是其中之一。抗战胜利后,马崇六被普升为交通部次长、部长、立法委员等职。一九五三年他南下香港,后又取道日本,遂在日本定居。马崇六的居室在一幢一三层的第九层。室内陈设平平,但优雅、静谧,极富中国书香风味。马崇六在此见到祖国亲人,又是云南老乡、同窗之女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