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沿革共返回2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八閩羙術會的耕耘與成就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4  作者:鼎文 出版时间:1999-09-16
    关键字: 八闽美术会 组织简介 历史沿革

    我省鄉社在台灣有一個「八閩美術會」的藝術團體。回溯起來已經有四十年歷史。首先是由高拜石、李靈伽、陶芸樓、卓君庸、陳仲經、劉源沂諸位榕簎大老在台創設「東冶藝集」,爲鄉人切磋書畫金石篆刻之組織。積年弘揚中華文化繼承福建文風,在台灣許多藝術團體中獨樹一幟。迨民國七十年間鑑於閩省專長藝事而分佈台島者不乏其人,僉議成員不限於福州,於是改稱「八閩美術會」廣徵台灣南北各地八府才俊入會,首任會長劉源沂、副會長王孟瀟,積極擴展會務,會員人數增至六十人。繼任會長爲翁文煒氏,...

  • 文章臺北市八閩美術會成立大會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2  作者:鄭行泰 出版时间:1998-12-31
    关键字: 八闽美术会 成立大会 历史沿革

    (本刊訊)台北市八閩美術會,於十一月一日下午四時假長沙街一段國軍英雄館二樓如意廳舉行成立大會,由籌備委員會主任委員蔡能琨(鼎新)主持報告八閩美術會籌備成立之經過。蒞會貴賓,總統府資政何宜武先生,福建省主席顏忠誠將軍,前會長俞兆年先生等均致詞祝賀大會圓滿成功,鄉大老林則彬先生,世華銀行基金會饒潤昌先生,福州月刊顧問鄭行泰亦均向蔡會長祝賀。大會通過敦聘林則彬、翁文煒、俞兆年爲名譽會長。並決議提案多件。第一屆理事、監事投票選舉結果,當選芳名:理事長蔡能琨(鼎新...

  • 文章世界客屬總會簡史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9期  作者:本會編輯室  出版时间:1995-02-12
    关键字: 世界客属总会 历史沿革 历任理事长

    編者:懇親大會於一九九四年十二月五至八日,在梅州市舉行,出席者廿三個國家和地區的各客屬團體代表一千二百多人,大陸地區七百人,計一千九百多人參加大會,是世界各地客家人聚首一堂的大結合,梅州城洋溢著團結友誼、鄉情濃郁的歡樂氣氛,堪稱空前的盛會。

  • 文章浙江省敎育行政史畧㈢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6卷 第5期  作者:許紹棣 出版时间:1984-05-10
    关键字: 浙江资料 文化教育 历史沿革

    敎育厅Ⅱ编制年月:三十二年十一月Ⅲ材料来源:根据本厅历年度编制之「浙江省敎育统计」汇编Ⅳ说明:1.廿四至廿六年度,简师及师范高初级职业等毕业生数各年度材料均未分别,无法划分,故仅塡总数。2.小学仅包括全省公私立小学、初小、短期小学、简易小学及幼稚园等,廿九年度并包括中心及国民学校在内。3.初中包括战时补习中学、简师包括简鄕师、师范包括鄕师等任内。4.大学包括专科学校及独立学院在内。三十年度浙江省各级学校毕业生及升学人数统计表Ⅰ编制机关:浙江省敎育厅Ⅱ编制年月

  • 文章卜弋橋 卜戈橋 卜弋望仙橋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96期  作者:卜國光  出版时间:1993-06-10
    关键字: 卜弋桥 故乡 历史沿革 武进 同乡会

    江蘇省武進縣(常州)西門外,離城區十四公里處,有個卜弋橋鎭,我家世居於此,小時候聽到有人把卜弋橋說成卜戈橋或白裕橋時,就會覺得奇怪而好笑。這兩種錯誤,前者是由字形相似所造成,後者是在口音上有差別;但根本的原因,還是由於一般人不知道這「卜弋」的含義。卜弋橋附近有個厚裕鎭,從長江對岸南來的勞工,常把這厚裕鎭,說成「黑裕橋」,把卜弋橋便說成了「白裕橋」,這些人文盲居多,說話的口音,和吾鄕的方言不同,他們爲了便於記憶,於是「白裕橋」「黑裕橋」隨口而出,不過這也只...

  • 文章故鄉拾穗七(三)山川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38期  作者:張一嘯  出版时间:1980-03-25
    关键字: 故乡 山川 武进 历史沿革 地理位置

    黃山主峯之南麓,有蜿蜒起伏之岡陵九條,雖縱橫參差,但均至旃檀禪寺正面南約五華里之處滙集而成一山丘,猶如九條遊龍至此而聚首然。從旃檀寺正門前南行,岡上有一平坦寬濶之泥道,左右平原均有村落,獨是岡是一平直僅略帶起伏之岡陵。約五華里處,山岡卽至此腰斷,建有一九龍菴,是菴坐北朝南,菴門正對岡陵腰斷之橫道,菴共三進,每進六間,前進一進菴門爲赤髮靈官與降魔韋陀之神龕,神龕兩旁卽爲四大金剛,右則爲香積厨,左則爲知客堂。二進爲佛祖大雄寳殿,三進爲二樓建築,樓下爲觀音及地...

  • 文章遊黃鶴樓記(一)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409期  作者:陳界明  出版时间:2003-11-20
    关键字: 黄鹤楼 游记 返乡 历史沿革

    二〇〇一年九月,偕內人吳蕙芳女士返鄉探親之餘,暢遊了名滿天下的中國古老文化名樓—黃鶴樓。黃鶴樓始建於公元二二三年(三國吳黃武二年),在其後漫長的歷史歲月中,曾屢遭焚毀,又屢次重建。黃鶴樓是一座富於中國民族風格的建築。在黃鶴樓附近還有六〇餘處景點(包括遺址、建築、石刻、植物觀賞園等),從而形成了一片具有山地園林特色的景區,現在景區的全稱是黃鶴樓公園。黃鶴樓所處的位置在全中國是獨一無二的。它座落於武昌蛇山西部,剛好位於長江和京廣線交叉處,即東西水路與南北陸路...

  • 文章台山概況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7卷 第3、4期  作者:雷飛鴻  出版时间:1997-12-31
    关键字: 台山 概况 历史沿革 教育文化 物产

    台山,雖是瀕海之區,但全境多是山地,平原甚少,可謂窮鄉僻壤。自海通以還,居民紛紛出國謀生,初則前往美國,漸漸至加拿大、歐洲各國、南洋及澳洲等地,因此「僑鄉」之名,著稱全國。同時僑胞們除了以其血汗之資,贍養家屬外,同時特別愛國愛鄉,熱烈捐獻,如資助國父革命,成立民國。並協助國家建設等,所以說:「華僑是革命之母。」斯言良是。在抗日戰爭之前,台山因獲得僑胞之資助,無論在經濟建設、文化建設、工商方面、交通方面,都有神速的進步。尤以新寧鐵路沿線兩旁車站,處毗鄰車站...

  • 文章「歷經風霜獨巍然」——濟南師範學校曁校友活動紀要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8卷 第2期  作者:張裕光 出版时间:2002-09-20
    关键字: 济南师范学校 历史沿革 校友联谊活动

    校史簡述濟南師範學校,原爲「山東高等師範學校」,民國三年八月奉令改爲「山東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年長一輩的鄉長們稱爲「一師」,改制後委由原任校長鞠承穎先生擔任校長。校址仍在濟南院西大街,明都司衙門、清濼源書院舊址,當時招收學生預科三班,本科一班,計一百六十名。民國四年十一月,奉省公署批准,接收北園雙橋寺小學校,仿村落小學辦法,改爲附屬小學校第二部,原附屬小學改稱附屬小學第一部。民國五年八月,委于明信先生爲校長,當時因高等師範完全結束,藉原有經費招考手工圖畫...

  • 文章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沿革簡表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8期  作者:本會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4-02-20
    关键字: 台北市梅县同乡会 历史沿革 简表 档案资料

    本會資料室82.11.30.

共21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