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两岸文化共返回7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簡介李彤河的詩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4卷 第3期  作者:張性荃 出版时间:1992-07-01
    关键字: 李彤河 河南诗人 两岸文化

    李彤河先生,河南巩县人,在巩县文化馆工作,他爱好诗作,近年来在河南报刊发表过不少作品,他的诗蕴含着深远意义,读之令人深思构造之美。新诗之难在于结构,既像散文又像缀句,但韵律自然词意畅达,不讲究文意连贯。前后呼应而却能突显出艺术气氛之美。我与李君有数面之缘,曾寄来两篇诗作在河南「故鄕月明」中原诗人新作选上刊载过,我认为很有意义,更因我们现在是须要两岸文化交流的启端,也是文化的探索不可多得的;因此我才秉承这个意思来推行这位年轻诗人的作品,以此沟通两岸的心声

  • 文章大埔文藝界雅集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4期  作者:楊燕秀 簫紹彬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大埔文艺 文化交流 两岸文化 文坛集会

    共同灌溉培植优质文化花朵,今后在会刊上多增加乡情内容而增进相互交流。使会刊在世界各地埔邑侨界及两岸乡亲皆能一睹为快。席间,大埔诗社副社长蓝巨案呈敬“万水千山;桑梓情深”条幅与罗理事长。同时,在海岸两岸炎黄子孙浓郁的文化氛团中纷纷即席赋诗,气氛热烈,如谢如剑陈与罗理事长即席唱吟朗诵即兴诗句:钟灵毓秀灿茶山,四海同俦刮目看。继火传薪兴艺苑,以文会友振骚坛。宏扬国粹文明启,培植新苗桃李欢。两岸文化原一体,春风春雨百花繁。又赠《大埔会刊》主编廖崇希词长的诗句

  • 文章江西同鄉會屆滿五十週年輝煌成就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2期  作者:胡榮祥 出版时间:2003-05-01
    关键字: 江西同乡会 五十周年 兴建会馆 《江西文献》 两岸文化

    台海,力谋挽救文化浩劫,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还有对文献,慷慨捐助,支援金钱,或贡献心力,踊跃撰文惠稿者,并感谢订、阅读者的爱顾与支持,使其永能如期出版,而快速成长。江西文献对两岸文化交流,功效至伟,已备受大陆人士之爱慕,争相阅读,如获至宝。不过尙有待加强之处,如加强中青年鄕亲之联系,鼓励中青年鄕亲参与文献工作,将来作为接棒人,怎样扩大至台湾及海外鄕亲通讯与联系工作,统合同鄕力量,怎样加强大陆故鄕各种资讯之报导,以上这些繁琐工作,希望在全鄕亲大力支持

  • 文章营造和平环境深化两岸交往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80期  出版时间:2010-01-15
    关键字: 海峡两岸 两岸关系 政局 文化交流

    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分享与传承共同的血缘、语文、历史与文化,但海峡两岸隔海分治迄今已经六十年,期间目采取不同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生活方式与经验有很大的不同,确实需要一段长时间的交往来相互了解。现阶段任何躁进的政治选择,不论急统或急独,都会引起严重的对立与纷扰,没有一方可以获利,周边国家也连同受害。在两岸关系上,英九一向主张在中华民国宪法的架构下,维持「不统、不独、不武」的状态,并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推动两岸交流与合作。这不是消极地维持现状,而是

  • 文章清明返鄉雜感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8卷 第3期  作者:張勣  出版时间:2002-06-01
    关键字: 两岸交流 清明返乡 温州 观光文化

    张勣(体福)自两岸交流以还,目今已至沸腾之势,虽然双方仍有一些限制,但人心向汉,犹如浩瀚之太平洋,在波涛澎湃凶涌时刻,人们是无法予以制止的。我曾数度返乡,也曾多次游览大陆风光,目睹大陆各地的进步发展,可喻如雨后春笋,奔放可爱。其情其景,格外给我们这群早年离乡背井的游子,感到无限的欢欣和慰藉。此次我在今年(二〇〇二)三月三十一日与胞弟体寿夫妇回乡扫墓。四月三日上午随着家族百余人口,带着微笑雀跃的心情,在音乐伴奏声中,搭乘多辆巴士,迤逦自三都出发前往黄岙

  • 文章晋台文化经济交流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2期  作者:胡海玉 出版时间:2003-07-01
    关键字: 台资项目 两岸交流 文化交流 媒体交流

    人。其中台商来晋交流项目十七项、四百五十二人、山西省人员赴台交流项目五十四项、一百九十三人。在台胞来晋交流方面,组织了重点交流项目「海峡两岸关公文化硏讨会」,两岸专家学者、台湾关帝庙主委等一百多人参加了硏讨交流活动,发表论文二十六篇。通过交流发言和参访关帝庙,两岸学者一致认为,以「忠、义、仁、勇」的精神为核心的关公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运城、临汾、晋城、晋中等市发挥祖根文化和民俗文化的优势,组织台胞团参访拜谒了炎帝陵

  • 文章(藝文詩壇)台灣人的根—河南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0期  作者:高雙印 出版时间:1996-04-03
    关键字: 文化 海峡两岸 巨著 地理

    一九九五年八月廿八日)自从美国黑人作家郝莱(Alex Hary)巨著「根」一书问世后,曾经一度掀起寻根的热潮,最显著的例子如美国前总统黎根之访爱尔兰以追本:菲律宾前总统柯拉蓉赴福建以探源。中国人素有尊敬祖先的传统美德,无论是到那里,都不会忘记世代所居住生长的地方。台湾与大陆仅一衣带水之隔,无论从地理、历史、文化、血缘……。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自从台湾海峡两岸开放交流以后,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台胞」,前往大陆探寻他们祖先的发源地。笔者于一九四九年以稚龄自

  • 文章讀「常熟鄉訊」有感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10期  作者:湘水 出版时间:1992-05-01
    关键字: 读后感 文化交流 抗灾援助 两岸交往

    街头巷尾,飘荡的都是童安格深情柔婉的歌声或是姜育恒忧郁苍凉的独白。这几年来,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可以说是日益频繁了。最近,由于偶然的机会,看到了几本台北常熟同鄕编印的「鄕讯」刊物,「鄕讯」是在台湾的常熟同鄕筹资创办的一份民间刊物。虽然是民间刊物,却印刷精美,图文并茂,封面的一首小诗,短短的两句话,却道出了旅台同胞爱鄕,思鄕的眞挚情感,让我想起了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一首诗「鄕愁」;一湾浅浅的海峡阻隔了多少思念的目光……「鄕讯」中的文章多出自老一辈人之手,所以那种缅怀故鄕

  • 文章學友聚會歡迎辭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3期  作者:方明  出版时间:2000-09-01
    关键字: 京剧文化 同乡联谊 两岸交往

    編者按:陳岐興鄕長於今年五月間組團返鄕探親,並與幼年同寅方明(原名方文烺)等聚會,會中方明特仿京劇「珠簾寨」唱段,唱出了故鄕童友對旅台返鄕者的歡迎與思念情懷。據陳鄕長指稱,方明對京劇深有硏究,自童年至今,始終未斷,每天早晨都在沭城公園京劇社清唱,此次返鄕聚首,方以仿「珠簾寨」的唱腔代替致「歡迎詞」,由於詞正腔圓,大家深受感動,陳鄕長特將該動人唱詞寄交本刊發表,以饗鄕親讀者,該唱詞曰:西皮導板:盛世相逢重聚首,原板:學友們欣會樂悠悠。當年家鄕來分手,各自揚...

  • 文章尋根問祖新路姓氏文化出版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31期  出版时间:2004-09-25
    关键字: 姓氏文化 常州姓氏 宗祠修谱 海峡两岸

    眞是「常州人才甲天下」,常州市姓氏文化研究会成立了,「姓氏文化」第一期出版了。可能是全中国第一个罢!「常州姓氏」一书同时出版。正如薛锋先生所说:中华民族姓氏文化源远流长,蕴含有人类学、人口学、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伦理学、考古学、遗传学等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剖析和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形态、不同民族种姓、兴衰更替、繁衍播迁的窗口,是中华传统文化经久不衰的璀灿明珠。一看要目,分为报导、姓氏杂谈、谱牒纵横、名人追踪、寻根问祖、姓氏与地名、信息、征集启事

共77条记录 1/8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