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语言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什麼話?國語(普通話)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0卷 第1期  作者:陸賈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国语 国际语言 方言

    四川来美自费留学的薛伟,大有不堪回首话当年之感。另一位原服务中国空军,隶属江苏苏州的赵先生一九四九年随国民政府撤退台湾,一九六一年来美留学。他说那个年代,纽约华埠只有如下几种人:一是早年「卖猪仔」来作苦工、修铁路的台山人;二是广东人、香港人;三是以跳船方式抵美的温州人和台湾人。前两种人说广东话,只有第三种人才说国语。纽约幼狮管弦乐团艺术总监方秀蓉女士来自台湾,态度和霭,初来时用「肢体语言」沟通,解决了好些问题,却也发生了「鸡同鸭讲」的困窘:她业余去向一位广东老师

  • 文章说国语?说闽南语?语言,能分化,更能统合!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4卷 第6期  作者:郭賽華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语言 闽南语 选举 陈水扁

    清大外语系副教授郭赛华在选战中落败的台北市长陈水扁,于最近几天的大规模感恩晚会中均表示,今后将敞开胸怀,多听听外省人的心声和想法。只要稍微细心一点,我们当可发现,有别于以往类似的场合,如今陈市长在面对群众时几乎全程使用国语。身为长期观察并研究台湾社会语言现象的语言学家和「第二代外省人」,笔者对于陈市长选后语言使用的转变予以高度的肯定。陈市长是这次三位市长候选人中,惟一一位国语、闽南语均纯熟流利、能运用自如者。选战期间,常见他在各种竞选活动中,配合

  • 文章东方语言文字碑在鲁南落成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6卷 第2期  作者:張淑煥  出版时间:2000-09-20
    关键字: 东方语言文字碑 揭牌仪式 赵树营

    一九九九年八月九日下午三时山东省郯城县渠沟村隆重举行了《东方语言文字碑》揭碑仪式,鄕、村部分干部和二〇〇余名群众参加了揭碑仪式。该碑是赵树营先生为父母进行合葬而树立的一块墓碑,碑身高一·八米,宽〇·七米,底座〇·五米,,因碑文使用了亚洲东部各国多民族语言,故命名为《东方语言文字碑》。赵先生用汉、英、日、哈萨克斯坦、韩国语、藏蒙、壮、维吾尔、彝族语等十种语言文字为其父赵增胜、母亲马希田撰写了碑文,碑文以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历史时期槪述了父母的生平事迹、家史

  • 文章簡體字和正體字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6卷 第4期  作者:朱昊  出版时间:2010-08-01
    关键字: 简体字 繁体字 别字 语言文字

    該是學生識字差,琵琶原不同枇杷,若使琵琶能結果,滿城蕭管盡開花。當年的中國,一般都是交通不便,多數是步行。而且中小學都很稀少,大學都在大都市。因為交通不便,及中小學稀少,所以我上中學時,多數的學生及老師是住在學校的宿舍。當年我的國文老師說了一個別字的故事。說,有一個住校生想買一把琵琶來學彈奏,因而寫信回家,請家中寄錢來買。只是,他將「琵琶」寫成了「枇杷」。不久,他家中差人挑來一百多斤的枇杷,並說家中的枇杷己成熟,何必花錢去買。而且一把枇杷請同學吃,未免顯...

  • 文章片語解困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10期  作者:黃公真 出版时间:1995-10-10
    关键字: 台湾政治 语言艺术 两岸关系

    李總統登輝先生在美國母校康乃爾大學「歐林講座」演講「民之所欲,長在我心」一文,曾引述康大校長之名言:「Be realistic;demand the impossible。」總統府發布的中文講詞譯爲「面對現實,向不可能挑戰」。有一位中英文造詣甚深的立委,在立法院國會殿堂上直指此片語應譯爲「實事求是;知其不可爲而爲」較爲貼切妥當。但「中副」專欄作者小仲先生認爲有商榷的必要,以爲前者爲「積極性」;後者爲「消極性」,還是以「面對現實,向不可能挑戰」爲佳。筆者學淺,不敢批評孰優孰良?可是仔細推...

  • 文章獨立思考與語言表達能力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2期  作者:陶佩潛  出版时间:1994-02-01
    关键字: 独立思考 语言 表达能力 沟通

    都可以作参考的资讯来源,而最后决定主宰的,还是靠自己。关于语言表达,是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沟通桥梁,也是训练独立思考能力的工具。我常发觉青年学子,有很多书读的很好,写作能力也不差,但却拙于言辞,不是辞不达意,就是杂乱无章。因此常借机告诉他们语言表达重要性与一些基本的要领。这是一个重视推销的时代,那怕你满腹经纶,但不知如何用语言来表达,推销自己,那正如锦衣夜行,怎会找到识货的人来欣赏你呢?尤其想踏入政界,无论竞选官吏或民代,或参与谈判、协调、沟通,以及为民服务,对

  • 文章统一文字语言是统一国家辟在议会中倡导用方言的谬论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6期  作者:樓兆元 出版时间:1980-02-15
    关键字: 文字语言 统一 方言 民族文化

    的情势,试想在那个时疾北抵长城,南迄粤桂,都已驰道相通,文字远播,同文之下自必趋于同一语言。所以今天中国大陆号称已有九亿多人口,全世界又有二千万以上的华侨华裔分居五大洲,无不用同一文字,同一语言;今天世界上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人说中国话,此所以联合国在成立之始,即决定在大会通用的四种语文之中,中国话为其中使用的重要语言之一,足见中国语文其势力庞大,影响深远,已到无远勿屈,无可摇撼的地位。今天穷源溯始,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功劳,不仅在政治武功方面,尤其在统一了交通

  • 文章「去中國化」能嗎?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1卷 第3期  作者:呂作遐  出版时间:2005-06-01
    关键字: 台湾政治 中国文化 语言 汉字

    况且福佬话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像日本早期受汉化很深,迄今较深的日文书里,「汉」字仍很多,战后日本学者曾研究去除汉文字,摆脱受中国影响。迄无结果,可见创造文字非速食面。在短时间内绝难成功。而福佬话源自闽南地区,也非福佬人所创。尤其台湾历史文化,都源于中国,所谓「台湾四百年历史」,只是中国史的小部分,少数御用学者欲闭门造车,别出心裁,将明史以前的历史,列为世界史,完全不符合历史事实,如何能服众。众人皆知血统、文字、语言、宗教、风俗习惯,乃立国重要条件,而台湾除

  • 文章风木斋随笔 大语言与小语言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32期  作者:於世達  出版时间:2004-10-25
    关键字:语言 语言 齐邦媛 国际文坛 小国寡民 汉语水平考试 北京话 方言 多元文化

    语言有大语言、小语言之分,这名词以前没见过,现在知道了。原来是指使用人口多的语言就是大语言,反之则是小语言。近来读齐邦媛教授的《一生中的一天》,有一篇文章提到她于一九九四年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参加六十一届国际笔会时,有位东欧小国的代表,含泪道出他们的悲哀,他们的作品难以出版,印出来也很少人买,他们努力创作的成果无法引起国际文坛的注意。因为他们是小国寡民,他们的语言使用人口少,是种小语言。用小语言写的作品,读者自然少,也出不了国门。我看了这段叙述,眞是感触良深

  • 文章全球“中文熱”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3卷 第5期  出版时间:2007-10-01
    关键字: 中文热 战略语言 国际合作 汉语教学

    全球『中文热』中文热,已是全球的现象。中文,已被列为美国的最重要战略语言。美国联邦政府通过多种途径支持美国的中文教育,美国教育部去年已经拨款开展的七十个语言教育计划中,大部分与中文学习有关。布希总统在去年一月,就已宣布「战略语言计划」,将中文、阿拉伯文、韩文、印度文、俄文,列为美国的战略语言,并要求二〇〇六至二〇〇七年的财政年度,拨款一亿一千四百万美元,用于鼓励美国人民学习这些战略语言。如今,美国人已经意识到了学习中文的重要性。政府和企业将人员的多元化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