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经济教育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國今昔看數字翻天覆地深刻變化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5卷 第1期  作者:明月  出版时间:2009-02-01
    关键字: 改革开放 今昔对比 经济 教育 数据统计

    贸易顺差。教育一九七八年,大学毕业的研究生只有九人(原文如此),二〇〇七年,这个数字增加到三一一八三九人。人口改革伊始,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为九·六三亿人。二〇〇七年达一三·二亿。但,未来几十年,它有可能会被印度取代。原因是实行了二十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它已将中国的人口增长率从一九七八年的一·二%降至现在的〇·五%。就业一九七八年,中国有十五万人口自谋职业,主要是小商小贩修理工,及少数私人企业。二〇〇七年中国私人企业或自谋职业人数已增加到一·二七五亿。收入

  • 文章西部大開發計畫中桂林的商機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9期  作者:董益慶 出版时间:2003-01-10
    关键字: 桂林商机 桂林物产 桂林经济 文化教育

    在矿产资源部份,已有数种重金属被开采出口,而水泥资源的储量极多,估计有一〇七万千亩可供开采,其数量之大,「一百年都开采不完!」金副市长表示。由于「西部大开发」所需水泥需求量极大,中共经评估后,已选择桂林建一大型水泥厂,目前已与「台泥」连系,希望台泥能前往投资设厂。九五后经济快速成长桂林的经济,是从第九个五年计划期间开始获得快速发展,迄目前为止,农民的年均收入虽仅二八七八元,一般居民的年收入也只有六九九〇元,但随着经济的快速成长,桂林预估到二〇〇五年,也就是第十个

  • 文章濟南市簡介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8卷 第2期  出版时间:1992-09-20
    关键字: 济南 地理 物产 交通 邮电 城市建设 工业 对外关系 经济 教育

    一六二个,杂技、京剧、吕剧、曲艺等剧享誉全国,杂技节目多次在世界比赛中获得金奖。对外营业的歌舞厅、卡拉OK等近三〇个。济南的文物、图书馆、出版、新闻、广播电视等事业都代表全省最高水平。工艺美术中的鲁绣、羽毛画、绢花、仿古黑陶等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全市医疗衞生机构一、〇〇〇多个,其中医院一八〇个,共有床位数一·八万张。各种衞生技术人员达三万多人。九、科技教育事业济南的科技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内市现有各类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十六所,中等专业学校三八所,科硏设计机构二

  • 文章金門六年建設成果豐碩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7期  作者:張奇才 出版时间:1983-07-01
    关键字: 金门建设 民主政治 经济建设 文化教育 三民主义

    原有之「中山林」名胜区,采取台湾各游乐区之优点,配合地区之特性,辟建为「中山育乐中心」,设有孔雀园、野生动物园、体能锻练场、射箭场、野餐区、露营区、野外剧场、溜冰、网球场等十六项育乐设施,以提供民众休闲娱乐活动场所,鼓励户外活动。三、经济建设经济建设—人人以劳动创造为本务,建设「勤劳、节俭、奋斗、富康」的金门。⒈振兴农业:现有耕地六、三四〇公顷,主要作物为高粱、玉米、甘薯、花生、大小麦、马铃薯和蔬菜,水菓裁培多为西瓜、葡萄、蕃石榴、水梨、甘蔗、蕃茄和桃子。为

  • 文章我所認識的謝前副總統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6期  作者:余直夫 出版时间:1984-06-30
    关键字: 消灭贫穷 经济建设 消除脏乱 基层文化教育建设

    经济大国」都是西方文化的产物,都可能为世界人类带来无穷的祸害;而我们中国文化博大精神,崇尙和平,如能发扬光大,不但可以救中国,也可以救世界。同时,他认为 国父所发明的三民主义如能彻底实行,我们就可以成为一个擧世无俦的文化大国;台湾虽小,而能影响于世界的则可大可久。过去他呼吁大家重视他的倡议—推销他的理想,此时主持省政有机会自己实践自己的理想了。因而他在到任之后,就思考如何推进文化大国的建设,他曾约集有关的同仁,先就消灭贫穷和消除脏乱两件事,那一件先做,那一件后

  • 文章輿論民意長話短説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3期  出版时间:1982-11-01
    关键字: 新闻报道 舆论民意 文化教育 经济建设

    日社论「经济升级要先从企业本身做起」,指出「少数人之失败是多数人之敎训,吾人希望企业界为求事业之发展与成长,首先能从自身的健全做起」,「如此则不但企业自身能不断更新,国家经济也将能顺利升级」。△中国时报九月二十三日社论「对外坚强对内容忍」,指出对外我们以坚定的态度**,「本着『坚守民主阵营』的方针与自由世界各国增进关系」;对内,除「违反**的基本国策,违反法律」外,「政府和执政党倘能以大度能容的气量,导致祥和团结的成果,则国人所一致蕲求的**复国大业,必底于成

  • 文章星洲去來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8期  作者:張麟選  出版时间:1984-01-01
    关键字: 新加坡 高中学生 访问团 游记 历史 教育 时政 经济

    政府殖民部统治。二次大战期间,遭日军占领三年半之久,战后仍隶属英殖民部,一九五九年改为自治领,选擧议员,一九六三年加入马来西亚联邦,后因政见不合,遂于一九六五年八月退出联邦,成为独立国家。教育措施·中西兼蓄·(注:呈赠纪念牌)敎育制度:新加坡采用六年义务敎育制,小学六年,中学四年,初级学院二年,一般学校之设备均甚完善,中学及大专学院收费亦颇低廉,惟大专学校名额有限,入学考试严格,致高中毕业生无法进入大学之门者,为数颇多。大学仅有国立新大一所,前南洋大学现已

  • 文章大埔近況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5期  作者:楊培然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探亲互通 大埔现状 经济交通 文化教育 发展见解

    公寓式宿舍,一栋教师用,一栋学生用,当天虽是星期日,仍有数班学生在上课。再至大宗祠中心小学,以前的梅河区署已拨给小学,建了数排楼房供中低年级用,学生共有一千余人。靠近大坟顶地方建了一戏院,旁边是幼儿园、粮所,下祠堂已破烂不堪。大作门和车头(东山)各建一水电厂,电力已有多余了。次日乘车往湖寮参观,大街上行人不多,东风市场比较热閙,卖肉卖菜各营其生,另一条横街机关多,楼房新,如大埔县总工会、大埔影剧院,台胞接待站,教育局、供销社、老干局、虎山中学,虎中外貌如旧

  • 文章今日雲南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3期  作者:楊國粹 出版时间:1993-12-25
    关键字: 行政区划 交通开发 水电发展 经济建设 学校教育 医疗卫生 发展旅游

    —今日雲南,神秋之鄕。民族複雜,風情萬象。山川雄偉,氣候優良。名勝天生,物產豐富。古蹟卓著,榮耀西南。國防重鎭,虎踞國疆。

  • 文章汕頭巿槪述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3卷 第3期  作者:陳夢渭 出版时间:1983-09-30
    关键字: 汕头市 行政 教育文化 水陆交通 经济工商 社会风俗

    林超、陈梦渭、林道南、曾逸民、林伟岩、张声彤、曾山沛、张安淮、杨修文、张华余、陈说义、林子明、高伯昻、张公悌、陈亦修、郑俊英、李介春、陈特向、余维恭、萧学鉴、萧茂基、郑乐轩、余贤、陈欣实、蒋梅生。㈢汕头巿各区民选区长:第一区公所区长萧德潜,第二区公所区长李邦彦,第三区公所区长陈钟亮,第四区公所区长陈梦渭,第五区公所区长蔡德熙,第六区公所区长洪光。四、教育文化淸末,汕头埠创设岭东同文学堂,民国初,改为省立岭东甲种商业学校,校长崔景元。崎碌尾有英人开办之华英中学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