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甘肃共返回3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我代理甘肃省主席的回忆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22期  作者:田炯錦  出版时间:1984-08-01
    关键字: 甘肃省主席 代理主席 战时教育 甘肃政事 田炯锦

    我的家鄕为甘肃省庆阳县,自民国四年离甘赴平津就学后,二十余年很少有机会回去,更没有在本省工作过。二十五年春,中央任命我为甘肃省敎育厅厅长,始于同年三月初返抵兰州。我回甘肃主持敎育的时会,实属不幸,初到任时,因省府施行合署办公,紧缩编制,裁减人员,麻烦了一月多,方才就緖。不久**自四川窜甘,南部东部许多县受其蹂蹒,省垣人心惶惶,彼时一切为军事,对于发展敎育,省府实感无此财力。匪患尙未淸除,西安发生事变,省府无人负责。二十六年四月下旬省府改组,未数月七七事变

  • 文章甘肃——中国的「哈萨克斯坦」

    来源期刊:《甘肃文献》 第34、35期  作者:游賢達  出版时间:1990-09-01
    关键字: 甘肃农业 经济发展 甘肃矿业 出口额 合资业

    黄河拦腰横切的甘肃,农、矿业和轻、重工业发展相当偏倚。该省黄河东南部分,地属黄土高原,地质、水土相当恶劣,农业难有起色,是有名的贫穷地区。黄河西北以迄嘉峪关,是夹在北方的戈壁、南方的青康藏高原间的「河西走廊」,幸赖祁连山溶雪灌漑,走廊上的连串绿洲自古已是重要粮产地,杂粮、瓜果收成不恶,但土地盐碱化现象严重,成为农业一大隐忧。黄河水电、有色金属、石油是甘肃产业最大的希望所在,兰州以上、以下的黄河河段已陆续设立数个大型水力发电厂,估计将成为西北最可靠的能源

  • 文章秦腔為西皮的始祖秦腔作表親切真實容易引起觀眾共鳴

    来源期刊:《甘肃文献》 第19期  作者:張必瑜  出版时间:1983-02-01
    关键字: 甘肃同乡会 《甘肃文献》创刊十周年 秦腔演出

    甘肃同乡会为了庆祝同乡会馆落成及其文献创刊十周年,将于十八日晚间七时在台北市国军文艺活动中心演出秦腔,戏码为「柜中缘」、「杀庙」、「三囘头」、「藏舟」。秦腔为西皮调的始祖,流行于陕、甘、宁、青一带,声调高亢激越,与西北人豪迈爽快的民族性一样,具有奔放慷慨的特色:目前,台湾流行的大陆地方戏曲除了豫剧,就属秦腔最受大家欢迎。地方戏的表演体系不如国剧来的周全、精致,但地方戏却比国剧更生活化、更能深入人心;以秦腔来说,作表方面固然嫌粗糙些,但作表夸张而亲切眞实

  • 文章李君芳 王驥兩學人小檔案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0期  出版时间:1989-12-01
    关键字: 大陆留美学人 甘肃青年 学人简介

    来台访问的大陆留美学人甘肃靑年李君芳和王骥简介:李君芳小姐籍贯兰州,一九六二年出生,现年二十七岁。小学及中学敎育在兰州完成,一九七八年,大陆高考制度恢复后第一年,考入兰州大学数学力学系,一九八二年毕业后,留校任敎。一九八五年得到世界银行贷款一年,到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统计系读硕士,一年后得该校助学金,转读博士学位,一九八七年通过博士资格考试,现为博士候选人,预计明(一九九〇)年初可完成博士学位。王骥先生籍贯徽县,一九六二年出生,现年二十七岁。一九七九年之前

  • 文章甘肃发现古文字比甲骨文还早千年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3期  出版时间:1985-07-01
    关键字: 甘肃 考古发现 古文字 大地湾遗迹 挖掘现状

    日本报纸曾报导,在甘肃省秦安县大地湾新石器时代遗迹出土物中,发现比甲骨文更早近千年的「文字」。这些「文字」是以直线和曲线等纪录记号组成,但明显地与图画或图案不同,有可能是中国文字里最古老的「意思纪录与传达符号」。据报导,大地湾遗迹比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还古老一千年左右;而且比仰韶文化的直穴式居住方式更进步。被挖出的建筑遗迹,在主建筑物之外,还有若干附属建筑,构成一个类似宫殿式的大建筑。据报导指出,由于中国最古的「汉字」——殷代后期的甲骨文,已属具备相当

  • 文章甘肃严重干旱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29期  出版时间:1988-02-01
    关键字: 甘肃旱灾 新华社报道 赈灾拨款

    法新社北平一九八八年一月二十七日电〕中共的「新华社」今天报导,中国大陆西北的甘肃省发生在严重干旱。飮水缺乏使七十一万人和二百三三十万头畜受到影响。这个旱灾开始于一九八六年,是本世纪中最严重的旱灾。甘肃「省政府」花费九百三十万元(二百四十八万美元)为受灾地区提供飮水。农民纷纷离开甘肃省前往其他地区寻找工作,仅在「宁夏囘族自治县」就有二十万零二千六百多农民前往西藏、新疆、内蒙古和四川等地寻找工作。

  • 文章谷正伦先生在甘肃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18期  作者:趙龍文 出版时间:1982-10-01
    关键字: 谷正伦 人物政绩 治理甘肃 人物评价

    青青左公柳[1],谁拂弹筝袖[2]?陇水向东流,陇云日暮愁!一般人以为谷正伦纪常先生,很严肃,不苟言笑,实则他过人之处,是诚恳,是表里如一的诚恳!诚可感人,能动人,从二十九年到三十六年,我们始终生活在一起,工作在一起。大槪晚上七八点钟,低沉的电话声音来了,「有空吗?来谈谈好吗?」节园官舍有两张帆布躺椅,好像始终为我们而设。坐下来,一谈就谈到深夜。贤慧的谷夫人,早已预备消夜的点心。所谈的不外乎国家大事,谈治安,谈粮政,谈民政,谈财政,谈建设,……可是从来没

  • 文章甘肃京剧团访台 演出西部京剧「夏王悲歌」「原野」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48、49期  作者:李玉成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甘肃京剧团访台 《夏王悲歌》 《原野》 京剧介绍

    各大传媒竞相报导,佳评如潮;专家学者口碑称赞,造成轰动新闻甘肃京剧团应中正文化中心邀请,于九六年五月,来台演出。五月九日至十二日,一连四天,在国家剧院演出新编历史剧「夏王悲歌」,五月十三、十四两天,演出京剧现代剧「原野」,颇受观众赞赏,虽然卖座并未爆满,但却引起台北戏剧界的热烈讨论,和传媒的重视报导,一时顿成轰动宝岛的文艺活动要闻。有「西部京剧」之称的「夏王悲歌」,曾获一九九四年大陆「文华奖」新剧目等四项奖,是当年大陆最受瞩目的创新京剧作品,描述西夏王

  • 文章谣传将有强震 甘肃泾川人心惶惶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48、49期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谣传 甘肃泾川县 地震 新闻报道

    居民纷在大街搭帐棚 挤提存款 更有人远走他鄕【北京八日路透社电】「中国青年报」报导,甘肃省泾川县近来谣传当地将发生强烈地震,导致居民人心惶惶,舍弃家中不住而在大街上搭帐篷,银行中的存款也被挤提一空。虽然当地政府三令五申,要居民恢复正常工作,但仍不能阻止居民抢购车票,逃往他鄕。有「中国镍都」之称的甘肃泾川县,从七月五日以来即谣传当地将发生强烈地震。导致居民人心惶惶,商店关门、投资计划也全部冻结。当地官员表示:「地震谣言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不下于眞正发生地震所

  • 文章台侨信息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58、59期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甘肃台胞 捐资助学 教学条件

    第八期酒泉地区台侨办编二〇〇一年十一月五月心系家乡教育 台胞捐资助学金秋十月,甘肃旅台人士资助家乡艰困小学联合奖学金管理委员会张世杰、刘志华等向酒泉市临水乡仰沟中心小学、怀茂乡怀中小学捐赠了价值14800元的双人木制课桌凳120套,受到了教师员工和村民的热烈欢迎,在捐赠仪式后,乡党委、政府、学区借机组织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收到良好效果。酒泉是台胞刘志华老先生的故乡,能为家乡教育事业尽点微薄之力,一直是他的心愿,在省台办的关心和地区台办的具体实施下

共35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