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治国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懷九先生與我國憲法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73期  作者:張文伯 出版时间:1984-10-10
    关键字: 张知本 宪法 法律 治国 法治

    同,他们否认儒家的仁爱感化原则,主张严刑峻法,不谈仁爱,如讲「严刑重法,所以治国」;「去奸之本,莫过于严刑」;「行令,在乎严刑」;「重罚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长,以禁其衰;陈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是以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等主张,即与儒家思想反其道而行。法家不但主张严刑峻法,而且反对减轻刑罚,主张:「轻罪重罚」,商君说:「行刑重其轻者,轻者不至,重者不来,此谓以刑止刑,刑去事成」;「以战去战

  • 文章公投五大問題 迴避不了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9卷 第4期  作者:蘇永欽  出版时间:2003-08-01
    关键字: 公投 宪法 法治国家 法律基础

    选择,什么问题在阿扁传真上青菜说说,什么问题花上亿元举办公投,实现的到底是总统的权力,还是人民的权利?第四,宪法已经规定了修宪程序,其中选举修宪国大本质上就是一种修宪公投,如果还可以用公投「咨询」国会席次的问题,请问立法院有什么正当性不通过半数人民投票表达的意愿?如果立法院只能顺从公投结果通过修宪提案,再依宪法第一七四条公告半年,依增修条文第一条选举国民大会又有什么意义?台湾人是不是都起魈了?第五,我们到底还是不是法治国家?

  • 文章中國成功背後的八個理念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5卷 第5期  作者:張維為  出版时间:2009-10-01
    关键字: 中国 崛起 治国理念 政治文化

    的最终标准不应是意识形态的教条(不管是东方的教条还是西方的教条),而应该是事实。通过对事实的检验,中国得出了结论:苏联模式和西方民主模式都不能使一个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民主化常出现在现代化实现之后,而非之前。中国在一九七八年决定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采取务实的、不断试错的方式来推动大规模的现代化建设。第二、民生为大。中国信奉这个古老的治国理念,强调消除贫困是最基本的人权。这使中国在一代人时间内实现了近四亿人的脱贫,是人类史上从未有过的成就。中国可能纠正了西方自

  • 文章文章英報 不要用西方標準評判中國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5卷 第4期  作者:馬丁·雅克  出版时间:2009-08-01
    关键字: 民主 政治体制 文明国家 治国能力

    可以证明的是,中国是治国之术的摇篮。结果,中国的能力远在西方诸国的能力之上,特别不要忘了,中国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确,中国的国家能力将是中国在世界上增强影响力的法宝之一。但是到目前为止,西方基本上忽视了这一点,因为国家的问题已经被简化为民主问题。随着中国的崛起,这一点今后不会再被忽视了。

  • 文章乱象…太多律师在治国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2卷 第3期  作者:陳玉華  出版时间:2006-06-01
    关键字: 社会现象 律师治国 政治乱象

    美国人有个关于律师的笑话:「如果有一船的律师在大海里灭顶了,会怎样?美国人会说:世界会开始变得和平。」我问我的韩国律师朋友,如果同样的情形韩国人会怎么反应,这位韩国律师说:「如果发生上述情形,对韩国人更不得了,韩国人大概以后都不敢再吃鱼了。」我问他为什么?他幽默的说:「因为海水都被污染了。」不知道我们台湾人对这个笑话的反应会怎样?台湾这几年来的政治乱象和经济衰退,不知与太多律师在治国有关吗?这一次三合一选举,其实蓝绿买票情形都很严重,绿军惨输绝非输在甚么

  • 文章用人唯才为治国大道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2卷 第1期  作者:劉紹唐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用人唯才 治国之道 历史故事 时评

    古今中外治国的大道,有「人治」与「法治」之说,并谓:「徒人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二者如车的两轮,鸟有两翼,缺一不可。尤其在民主政治的时代,更须「贤能在位」、「法纪严明」,才能达到最好的境地;否则,滥竽充数,法纪荡然,国家与人民俱受其害。故治国者,均重用贤能,内不避亲,外不避仇,从未闻有限于本土化的地域观念。就按我们中国历代来说,在大一统的朝代中,无不首先延揽贤能之士以定国安民。就以春秋战国五霸七雄分治时期来说,也都是用人不分畛域,互争人材,所谓

  • 文章論國家長治久安之道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2期  作者:羅光華 出版时间:1998-04-01
    关键字: 治国之道 中央集权 政治思想 均权原理 孙中山

    ——爲隨兩岸紀念 孫中山先生誕辰,預見此一偉大 遺敎將實行於全國,置國家於長治久安。謹提供有關資料,以與鄉親諸君互助、互勉,增進愛鄉愛國敬愛 國父之情懷!

  • 文章國慶感言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0期  作者:黄玠 出版时间:1997-10-01
    关键字: 民主思潮 法治国家 香港回归 现代化建设 海峡两岸 纪念感言

    民主、自由、人权思潮扩及全球。大陆人民清楚表达出争民主、自由的愿望。而我复兴基地实行三民主义四十年所蓄积起来的潜能,充分反映到政治、文化、社会和经济等,各个层面。我们不仅经得起最严肃的考验,也充分利用各种有利的机会,强化民主法治,维护社会安定,确保人民权益,积极推动国家建设,为国家的生存与发展而努力。建立现代化民主法治国家,政府与人民所坚持的原则是自由、民主、均富。我们都知道,中华民国与香港全然不同,因为香港是一个殖民地,而中华民国则是一个拥有绝对的主权。自

  • 文章舂鄕橋語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9期  作者:李發强  出版时间:2002-02-01
    关键字: 以德治国 辛亥革命九十周年 陈玲美 “双玲跨世纪”书画展 姜道章 《枣阳文献》

    一、新世纪的徬徨与期待如今世界是一个地球村,枣阳和台湾,都是地球的一部份,当我们关心枣阳和台湾时,也要以良心关怀世界,以爱心关心世人。当我们送走多灾多变的二十世纪,进入陌生而又期待的廿一世纪时,信手拈来,有四件事情,很是让我们感到徬徨与期待,値得关怀与关心!㈠「永保安康」与「道德治国」台湾在公元两千年时,曾发生百世不遇的「九二一」大地震。春节期间,有人想到台湾铁路南下线上有一个名叫「永康」的小站,寓意很好,而前去买了一张火车票,以求「永保安康」。消息传开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