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孙中山三民主义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對馬英九先生的祈望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70、71期  作者:徐萬黎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孙中山三民主义 查士丁尼罗马法 马英九 对马期望

    我是一个生命垂危的八十六岁老牧师,对政治是外行,但我一生关心政治;一个国家政治若好,全民享福,政治若坏,全民痛苦。我经三十多年的观察,得知王建瑄先生和马英九先生,是两位清廉正直之士,值得信赖!国父孙中山先生,以「圣经」中「自由」、「平等」、「博爱」的教训为基础,写了一本「三民主义」,送给了我们中国人,此书在先总统「实践三民主义」的号令之下;繁荣了台湾!查斯丁尼(austianns527-565)在五二七年登上罗马皇帝的宝座时,他励精图治,编纂「罗马法

  • 文章這是一條康莊大道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66期  作者:王軼猛 出版时间:1983-01-10
    关键字: 三民主义 孙中山 三民主义注释及索引

    就是大顺公司文化基金会编印「三民主义—注释及索引」的目的。关于本书之内容,兹分主义、注释、及索引三方面加以说明。主义方面,共含两种资料:一为 国父孙中山先生于民国十三年在广州所作的三民主义十六讲;一为先总统 蒋公于民国四十二年在台北所发表的「民生主义育乐两篇补述」。我们知道,国父讲演三民主义,民族、民权两主义是讲完的,但民生主义则只讲了一部份。三民主义必加「补述」始成完璧,这是我们于十六讲后,接印「补述」的原因。关于主义,坊间版本甚多。本书所据,系以中央党史委员会

  • 文章建國未畢身先死常使全民淚沾巾——紀念國父逝世七十一週年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7卷 第1、2期  作者:鄧勵豪  出版时间:1997-06-30
    关键字: 孙中山 三民主义 建国方略

    灵柩暂停于西山碧云寺之石塔里,毕生致力于革命奋斗的领袖安息于此。以供后人凭吊。由此国民党一群右派人物,在该寺于国父灵前发誓组成西山会议派,其领导人如邹鲁,谢持,居正等,成为国民党的一大派系,以后与左派不断斗争,演成国民党以后的内斗。降及尔后,国民党的派系未能终了。形成国共相争,其目标为民主与反民主,自由与反自由,以及尊重崇洋之争。国父是民主与科学的集大成者,如果读了三民主义与建国方略的卓著,使后辈的政治家如能遵照实施,中国不会贻为中西合一的文化失败者!但愿

  • 文章三民主义下之钮氏宗族组织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45期  作者:鈕長耀  出版时间:1988-02-15
    关键字: 三民主义 钮氏宗族 孙中山遗训

    一、國父民族主義關於宗族組織之遺訓甚麽是民族主義呢?按中國歷史上社會習慣諸情形講,我可以用一句簡單話說,民族主義就是國族主義,中國人最崇拜的是家族主義和宗族主義,所以中國只有家族主義和宗族主義,沒有國族主義。中國人對於家族和宗族的團結力,非常強大,往往因爲保護宗族起見,寧肯犧牲身家性命。至於說到對於國家,從沒有一次具極大精神去犧牲的,所以中國人的團結力,只能及於宗族而止,還沒有擴張到國族。(以上第一講)我們失去了的民族主義,要想恢復起來,便要有團體,要有...

  • 文章選賢與能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24期  作者:王伯年  出版时间:2004-02-15
    关键字: 孙中山 三民主义 选举 选贤 选能

    國父創黨建民國,民族民權和民生;富國強民全憑藉,九十三年建國長。三民主義民權篇,官爲公僕民爲主,官吏民代皆民選,人人都有選舉權。選舉花招千百種,欺矇選民掠選票,一張選票定江山,投誰選誰靠見地。不講人情不賄選,神聖一票選賢能,官吏廉潔政清明,民生樂利家歡欣。

  • 文章國父誕辰紀念曁文化復興節感言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0卷 第4期  作者:莫劍雄 出版时间:1990-12-30
    关键字: 孙中山 诞辰纪念 三民主义 中华文化

    革命事业之成功,可以踵接商汤、周文武、而超越美国华顿与法国拿破仑的。国父之不可及也,独天之不可阶而升也,更令人有若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然在后之感,但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响往之」惜而革命事业如日中天之际,天不假年,遽丧斯文,不仅中华民国之不幸,抑亦世界之不幸也!国父集中华民化之大成,撷取近代西方政治思想学说之菁华;融会贯通创立三民主义之建国宏规,内涵博大精湛,方略具体简明,可放诸天下而皆准,行之百世而不惑,祇因民国以还,内忧外患频仍,如

  • 文章勿忘國父的建國理想真理細推求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34期  作者:蒙天祥 出版时间:2011-10-10
    关键字: 孙中山 中华民国 三民主义 两岸和平统一

    文·蒙天祥(注:▶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之碑。)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先生致力中国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虽然奔走号召、募款及策划革命行动,大多是在南洋各地,但是他政治理念的形成,对国家制度的设计、对宪法精神的体会及宪法制定的理论,则得自观察西方先进国家的范例,受其启发而来。除了奔走革命,可以说国父大半生的时间是研究西方国家(主要是美国)的政治制度、为中国探求救国及富强之道。学者都知道,三民主义的民族、民权、民生,就是参考美国林肯总统的民有、民治、民享的精神而来

  • 文章千古一人 国父孙中山先生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9卷 第4期  作者:李貴祥  出版时间:2001-10-31
    关键字: 中华民国 国民党 三民主义 开创新纪元 国父孙中山

    很多,至英雄造时势则很少。 国父乃是二十世纪造时势的巨人。历史家研究 国父的革命历史,诚然可从先生诞生的时代背景,说明救国动机及其成就,但无法解释 国父三民主义革命的鸿图。同一时代背景,为什么前有洪秀全,后有康有为?为什么洪秀全的革命,不能敝屣帝王的尊崇?为什么康梁的保皇运动,尚充满了媚事异族及君臣的思想?又为什么 国父独能冲破旧时代的藩篱,涤除数千年来专制政体的遗毒呢?这已无法说明。如果再进一步来研究三民主义对新时代的影响,为什么三民主义为 国父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