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治理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荆州整治長江洪患最關鍵地區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09期  出版时间:1993-10-10
    关键字: 荆州 洪水治理 荆江大堤

    荆江大堤,堤基越來越單薄,荆江分洪區一旦有水患,人命隨時會遭呑噬,因此他們對三峽工程上馬反應最熱烈。

  • 文章溫州各縣市要徹底嚴治青山白化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8卷 第2期  出版时间:2002-04-01
    关键字: 殡葬改革 青山白化 治理

    温州市府为彻底改变青山白化现象及丧事大操大办陋习,各县市将实施「党政一把手」责任制。去年市殡葬改革彻底扭转了长期落后局面,跨入全省先进行列。火化区域内的火化率达到一〇〇%各地殡葬馆亦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为巩固殡葬改革成果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目标的实现,自三月十五日起至四月十五日,在全市范围内已开展殡葬改革宣传活动。据介绍在今年殡改工作中,青山白化治理被摆在首要位置,各县市要全面拆除、平毁迁移三沿五区视线范围内所有私坟(三沿指:沿海、沿江、沿国道、省道、县道

  • 文章山西西山的治理开发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2期  作者:李凱明 出版时间:2003-07-01
    关键字: 西山治理开发 昔日概况 经济槪况 治理成就

    一、昔日概况山西西山的治理开发,为政府各有关单位所重视,经多次考察硏究、改善开发,效果显著,兹先简介昔日槪况:经济槪况:西山地区,涉及十二个县,二万一千余平方公里,一百二十万人口,每平方公里平均五十六人,全省平均九十二人。从春秋战国晋平公拓展至太原,赵武灵王破林胡娄烦扩地至阴山山脉后,才成为汉人统治地区。此后成为汉族与匈奴、鲜卑、突厥、契丹、鞑靼、瓦刺等少数民族征战融合的场所,粗略统计曾战乱八十余次。汉未、后魏和宋代汉人有四次大规模内迁记录,如「土著流亡

  • 文章導淮入海完成·上億居民受惠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8卷 第3期  出版时间:2002-06-01
    关键字: 淮河 入海水道 治理防洪 立交涵洞

    江水道左堤就会溃决成灾。据统计,最近二百年来,淮河流域共发生一百多次较大水灾,每次都有十个县市和上千个城镇沦为泽国,受灾人口多达数千万。淮河是中国第一条全面治理的大河,淮河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王玉太表示,这条新挖的水道西起洪泽湖,东至黄海,全长一百六十四公里,并采百年防洪频率的设计施工标准,将可造福两岸一亿五千多万居民。新水道位于旧道以南约十公里,和原有的苏北灌概总渠道平行,水道取直线设计,中途和京杭大运河相交,专家在此设计一个亚洲最大的立交涵洞,届时淮河

  • 文章日益縮小的洞庭湖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4卷 第3期  出版时间:1988-06-30
    关键字: 洞庭湖 泥沙淤积 水质污染 综合治理

    的根本原因是泥沙淤积。据水文观测资料显示,从一九五四年迄今,洞庭湖年平均入湖的泥沙量为一亿三千二百万立方公尺,而年均输沙量仅三千五百万立方公尺,百分之七十三点二的入湖泥沙因此而沉入湖底。另外,近三十年来大面积的围湖造田,亦使洞庭湖面积大幅减少,导致洞庭湖在汛期调节长江水位的能力越来越差!大陆专家认为,今日要想拯救洞庭湖,根本之道在于治理长江和湘、资、沅、澧四水挟带的泥沙;而治水之本在治山,首先要在长江和湖南四水上游流域种草、植树,保持水土,形成一个陆上立体生态结构

  • 文章廣西積極解決石漠化問題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3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2001-07-10
    关键字: 石漠化问题 治理工程 封山育林

    化管理试点工作会议上指出,广西下决心治理石漠化生态环境,二〇〇一年自治区政府拟拨出专款,启动十三个试点县石漠化治理工程,对石漠化严重的三十三万多公顷石山实行全面封山育林。广西石漠化治理计画,将分三个阶段完成:从二〇〇一年开始,结合西部大开发和扶贫攻坚,启动龙州、大新、忻城等十三个县的石漠化治理试点工程,对试点县铁路、公路两边及居民点四周能见到一面坡石漠化较严重的三十三万多公顷石山,实行全面封山育林,连续封育五年。同时,分五年对其中的九万公顷宜造林地进行

  • 文章黃河清了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4卷 第4期  作者:黃文範 出版时间:1992-10-01
    关键字: 黄河治理 黄河历史 黄河清

    就在去年十二月二十一日選舉第二屆國民代表的那一天下午,一家晚報獨家刊載了一則消息:「黃河水清兩百餘年來頭一遭『路透社』北京二十一日電,中共新華社今天說,黃河的水變清澈了,這是兩百六十五年以來頭一遭。『新華社』說,五千公里長的黃河,上游地區近數月來雨水稀少,使得這條夾帶大量泥沙的一國第二大河,含沙量僅及平時的一半。該社說,黃河的水上一回變清,是在西元一七二六年。」·這是一則天大的新聞,「黃河清」是我國最大的奇蹟,更認爲「奇瑞」,全世界的中國人,都應當高高興...

  • 文章論罷免案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75期  作者:許倬雲  出版时间:2001-01-20
    关键字: 罢免案 核四问题 经济政策 政治理念

    在决策过程中摇摆不定,以致外资对于台湾经济前途十分不放心。股市连跌,人人皆知为此事的反应。另一引起众人不安的政策,则是拼音系统的争执。用西方字母拼译中文,本难有百分之一百的准确。那一系统有相对的最大效应,既取决于译音学的学术逻辑,也取决于通行程度的效率,两者都不应是政治问题,然而,这一课题也扬起了轩然大波,专家的意见,被搁置一边,而以本土主义为决策的基础。本土主义挂帅 越走越敎条化以上两者都是以政治理念挂帅,驳斥了理性的逻辑。二者之中,尤以经济政策受到政治考量

  • 文章温州开展坟山专项治理——转变观念,强化措施,获得支持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2卷 第5期  作者:金陵  出版时间:1996-10-01
    关键字: 温州 坟山治理 封建观念 山体绿化

    地上人多,山上坟多。』多少年来,砍伐山林,建造坟墓,为亡故者占一方寿域成为温州人积重难返的封建陋习。有的地方还流行『富不富,看坟墓』,时与攀比的风气。乱石山头,椅子坟漫山遍野却不见树木葱笼。有识之士不无担心,如此活人占地,死人占山,若干年后连死人都无葬身之地了。今年上半年温州人民政府发布通告,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一场治理青山白化的专项工作,向这一根深蒂固的封建观念发起进攻。通告要求对三沿(沿江沿路沿河)两侧及风景区开发周边有碍观瞻的寿坟祖坟一律限时拆除

  • 文章黃河(三)——泥沙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6期  作者:張維一  出版时间:1986-04-01
    关键字: 黄河 荷兰 水患 流量变化 含沙量 治理方案

    一冲,就统统进了洪流,转到黄河里去了。五、对于黄河之治理,自大禹以后,也还有西汉贾让、东汉王景、元代贾鲁、明代潘季驯、淸代靳辅等,虽均有政绩,但他多以筑堤为主。惟贾让曾有「上、中、下治河三策」之议。即所谓:「决之使道为上策;多穿糟渠为中策;缮完故堤、增库培薄、劳费无已、数逢其害为下策」。但事实上,贾让虽治之多年,亦少绩效。其他人等,也只有筑堤一途了。我很佩服贾让「治河三策」的上策,但仅「决之」使河自己冲辟河「道」,似亦不很科学,因为近数千年,大河两岸人烟稠密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