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新闻事业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爲社會國家發展善盡言責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86期  作者:曹聖芬  出版时间:1993-01-20
    关键字: 社会发展 马星野 新闻事业

    报也是一元法币一月,所以我们无私心,我们只是爱中国,爱中国人,……求大家成功,不要大家失败。」这种文章读来,不正是仁者之心的化身吗?㈢谦卑下人:他每次下笔为文,总是谦冲自牧不自以为大,之所以能如此,全是他有一片赤忱的报恩思想,他认为「全社会皆对我有恩,都应该报。现在中国民族的共同祖先,正需要我们报恩报国,免教万代子孙作奴隶。」有这种思想、人生观,实令人仰之弥高。马星野终身从事新闻事业(注:马星野从事新闻敎育、新闻事业足足五十年,是「立志有恒」的报人典范

  • 文章滄波文存書後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76期  作者:胡健中  出版时间:1983-06-01
    关键字: 沧波文存 读后感 英国 民族性 新闻事业

    「一朝之兴衰,亦寻常事,而贵国乃活埋吾人?」(The fall or rise of a dynasty is commonplace in history,but you bury us alive。)语极沉痛,使英朝野闻之汗颜。余常寻求英国民族性之底蕴,终难尽解。今诵沧波之文,始恍然于英国绅士之眞面目。沧波对英国政制、人物及民族性之体认,有非吾人所能及者。沧波文存中多故旧行状,实为近代史之一章,沧波平生从政与于役新闻事业,贡献殊多,自亦为近代史中显著之一

  • 文章三民主義與新聞道德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2期  作者:王洪鈞  出版时间:1986-02-09
    关键字: 三民主义 道德观 文化传播 新闻事业

    传统文化精神而言,则未见齐头并进。西方重自由轻责任之新闻事业弊端,正见之于我国社会。若不自道德之途径着手而谋三民主义新闻事业之建立,不独无以实现 国父创建民国之理想,更遑言对西方文化之迎头赶上。因此,如何将 国父之道德思想及三民主义之道德精神落实于我国之新闻事业,实为仁人志士之历史责任!二 国父之道德观三民主义之道德精神为何?自应求之于三民主义发明人 国父孙中山先生之道德观。 国父是最重视道德的人,且视国民革命为一种顺天应人的道德事业。民国十年, 国父对共产国际

  • 文章中時與美明尼蘇達大學合作成立時報新聞社會硏究中心提供海內外新聞工作者進修促進學術交流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41期  出版时间:1988-11-05
    关键字: 时报新闻社会硏究中心 学术交流 明尼苏达大学 新闻事业人才

    为提供新闻工作者一个良好的进修环境,有系统的培养新闻事业人才,并促进中美新闻学术交流,同鄕会名誉副理事长余纪忠鄕长创办的中国时报报系于十月二日宣布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合作,在该校新闻及大众传播学院成立「中国时报新闻与社会硏究中心」,自即日起推展各项活动。明尼苏达大学在一九二二年设立新闻系,迄今已有六十六年,作育新闻人才无数,为美国新闻敎育重鎭之一,中国时报报系于今年初建议该校将整个学校的学术资源提供给中国时报报系及其他华文新闻事业单位的可造之才作进修之用

  • 文章吳舜文新聞獎五日頒獎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90期  出版时间:1992-12-10
    关键字: 吴舜文 新闻奖 新闻事业 颁奖典礼 同乡会

    吴舜文乡长对新闻事业之鼓励不遗余力,目前在台湾奖金金额最高的吴舜文新闻奖,今年为第七届,于十二月五日在福华饭店颁奖。计有新闻报导、文化新闻、新闻评论、摄影、杂志报导、漫画、地方新闻奖等七类,每类奖金额高达二十五万元。吴舜文新闻奖基金会基金并由三千万元增加至四千万元。下列图片系吴董事长在十一月三十日今年金鼎奖颁奖典礼中,颁发新闻类副刊编辑奖的镜头,获奖人是中央日报中央副刊主编章益新

  • 文章我国新闻事业进入资讯时代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75期  出版时间:1983-05-01
    关键字: 新闻事业 资讯时代 中央通讯社 电脑化 电脑传播系统

    高仲芹鄕長於北伐前中央通訊社甫告成立,卽担任該部電訊部主任,此後一生以促使中國文字機械化爲職志。於民國三十五年發明中文電動打字機後,先後又發明中文電報機、中文密碼機,最近又發明中文電腦電報機,由中央社採用,使中國新聞傳遞步入資訊化時代。又高氏發明的高氏中文輸入鍵盤,簡稱大鍵盤,目前正爲資訊業廣泛使用於各種中文電腦。 ·編者識·

  • 文章閩僑開發東南亞史略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 第3期  作者:李漢青  出版时间:1968-09-30
    关键字: 华侨 闽侨 建设东南亚 新闻事业 文化教育

    前言東南亞地處熱帶,土著多屬樂天民族,志在安逸,不耐勞苦,故一切落後。今日竟能繁榮富庶,建立現代化國家,無他,皆我華僑冒險進取,胼手胼足,篳路藍縷,以啓山林,有以致之也。東南亞華僑,以閩粤兩省籍爲多數,其次尙有桂籍、滇籍。何以本篇僅寫閩僑,蓋本刊爲福建文獻,對象只限福建,故不能涉及他省僑胞,非故意抹煞他人也。筆者十年來浮海南遊,居星馬六年,越南一年,泰國四月,香港三月,菲律濱則僅小作停留,各地情況,目擊身經,略能明瞭。惜年老多病,精力日衰,把筆敍述,往往...

  • 文章福建新聞史(續)

    来源期刊:《福建文獻》第4卷 第2期  作者:李漢青  出版时间:1971-06-30
    关键字: 新闻事业 报纸行业 地方报纸介绍 他省报业 海外报业

    第二章 福建報業之演進第十節 龍巖閩西日報創辦於抗戰期間,主持人爲當地人陳天祥。雖銷數不多,但尙能維持。三十八年秋,地方淪於赤化,該報中人未聞撤退,以後如何,未有所聞。青年日報抗戰期間,靑年救國團所創辦,主持人爲海澄人郭薰風氏。第十一節 長汀汀州日報專員公署所倡辦。民國日報民十八年朱毛入汀,亦印行報紙,後遷往瑞金。第十二節 詔安詔安月刋民國五年吳鶴汀創辦,六年停刋。青年正報係週刋,抗戰期間創辦沈向恭爲發行人,經理沈步靑,編輯沈兆鵬。詔安民報係週刋,抗戰時期創...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