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客家共返回2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团结、共识、发展——一九九七年十二月梅州「客家渊源与客家界定」学术研讨会纪要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2期  作者:本刊編輯室 出版时间:1998-02-08
    关键字: 客家渊源与客家界定 学术研讨会 会议纪实

    一、「客」从何来?何时为「客」?这些百年争论的客家学问题,在「客家渊源与客家界定」学术研讨会上,取得了初步共识。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十三日至十五日在广东省梅州市举行的这个研讨会,是由广东梅州客家联谊会、福建闽西客家联谊会和江西赣南中华客家研究会联合主办的。来自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湖南、湖北、陕西、河南、四川、云南、辽宁等十一个省、自治区和北京、上海、武汉、广州、南昌、西安、郑州、桂林、长沙、深圳、韶关、汕头等十二个大中城市以及香港、台湾地区的专家、学者共

  • 文章仰光客家侨团动态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鄕會會刊》 第23期  作者:池章慶 出版时间:2009-02-07
    关键字: 仰光客家会馆 梅属青年互助会 客家侨团 同乡动态

    缅甸仰光客家会馆,首先有应和会馆,创办于英国占据统治时期,距今有一百余年的悠久历史。第二次大战未爆发前,有梅属先贤为居住各埠山芭同乡有方便寄宿休憩之地并联络乡亲感情,帮忙同乡料理婚丧喜庆,而创办了梅属青年互助会,到现在也有七十年之久。在此前后时期,又有客家先贤(未详)发起组织一所客属安宁会馆(永定客家与梅属同乡合作创办),作为客家人联络感情之所。一年一度的清明日,安宁的理监事及会员,便早晨集合前往扫墓,下午晩上举行联欢及聚餐。缅甸独立后,增设一所客属

  • 文章客家人的表現與影響力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7期  作者:溫興春 出版时间:1992-10-10
    关键字: 客家精神 客家文化 国内外客家人 未来展望

    刚柔两种特质:在具有刚毅、仁爱性格的同时,并且是一个不容轻犯、富于强悍精神的民族。」2.何谓客家精神——㈠强烈的团结心。㈡进取和尙武的精神。㈢维护文化和传统的自信。㈣重视敎育。㈢对政治的高度趣向。㈣女性的勤勉。3.以虎标万金油出名的胡文虎(永定县客家人),在「香港崇正会三十周年纪念特刊」中列出四种客家精神:㈠刻苦耐劳的精神。㈡刚强弘毅的精神。㈢劬劳创业的精神。㈣团结奋鬪的精神。㈡客家文化1.为自衞而建筑的集团住宅——围屋(围楼),在元朝曾经成功地抵挡蒙古人

  • 文章新加坡客家文化节大汇演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5期  作者:李木生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新加坡 客家文化节 文艺汇演 音乐舞蹈艺术 客家特色

    说起客家人们总不期然会想起近海的广东梅县、大埔、惠州,想起丰富的客家文化「山歌」「汉剧」谈起客家甚少人知道客家人的聚居地除了闽粤赣外还有湖广填四川的洛带,中国最北的陕西商州的客家村落及台湾各地。然而,随着新加坡茶阳(大埔)会庆一五〇周年而主办,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及其属下团体协办,而马来西亚客家团体也参与在新举行的「客家文化节」「客音客韵客家情」文娱之夜活动,汇合了中国闽粤赣、广西、台湾(四川因地震而不克前来)是史无前例的一次客家文化大汇演,成功地于六月

  • 文章掀天揭地的本州遷外子弟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3期  作者:鍾正君 出版时间:1988-10-01
    关键字: 罗芳伯 客家华侨 名贤传记 建功立业

    陸、羅芳伯——本篇完全採用丘尙堯先生所作刊登於梅縣同鄕會會刊第二期者,羅芳伯雖然只是華僑,但在外地發展也可視同遷外子弟,故將其列入本欄——百戰據山河,揭地掀天,想見當年氣概;三章遵約法,經文緯武,猶存故國冠儀。上聯是印尼西加里曼丹省(婆羅洲西海岸)坤甸市一座紀念開闢坤甸的「大唐客長」羅芳伯的廟宇中衆多楹聯之一,所謂「大唐客長」,實卽海外王之意,因爲「蘭芳大總制」是共和體制,也可說是「大總統」。他雖在海外建立新國,但仍不忘故國,認爲新國是唐山的一部分新領土...

  • 文章梅州有了世界客都的標徽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4期  作者:劉秀香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梅州 客家民系 文化底蕴 “世界客都”

    一千多年前,中原汉民的一支背负著中原河洛文明辗转南迁,最终在梅州形成了客家民系族,客家,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客家人以梅州为基地,(含兴宁市、梅江区、梅县、五华、丰顺、大埔、蕉岭、平远位于我省东北部,总口人五〇〇万。是最正宗,最纯洁,最标准的客家话发源地,是客家人历史、文化、经济的中心,是全世界客家人最大的聚居地,曾大量外迁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目前,遍布全世界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约三〇〇万华侨中,绝大部分人都以嘉应州(梅州)为

  • 文章贛州世界客屬第十九屆懇親大會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1期  作者:本刊資料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赣州市 世界客属 恳亲大会 客家文化 发展展望

    乡贤乡亲聚赣州,同话客家亲;乡音乡情汇虔城,共敍摇篮情。十一月十八日晚上的千年古城赣州流光溢彩,赣州市体育中心人如潮、歌如海,一派节日的喜庆氛围。来自世界二十二个国家和地区的三千多名代表,聚首客家摇篮—赣州,出席备受全球客家人瞩目的世界客属第十九届恳亲大会暨中国(赣州)客家文化节开幕式。朱理事长等出席大会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省委书记孟建柱,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主任委员陈光毅,省委副书记王君,常务副省长吴新雄,省政协主席钟起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

  • 文章客家妇女不缠足的成因探奥客家先民繁衍了十几代以大脚独来独往不可思议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20期  作者:陳重光 出版时间:2008-04-10
    关键字: 客家妇女 不缠足 大脚之因

    成因的各种说法首先,抱持客家妇女历来不缠足观点的有:大英百科全书对客家妇女的介绍是:「妇女均天足,参加劳动生产,不受世俗陋习的约束,勇于进取,富有勤劳积极性。」[1]雨青编著的《客家人寻根》一书,引用来华多年的罗伯史密斯(Robert Smith)以及曾获得普立兹奖金的美国名作家米契纳的著作,认定「客家妇女从宋末以后,就没有缠足的风尙了。由于足都解放了,行动操作,矫健灵活,于是客家妇女,个个都有『健妇』的美誉。」[2]黄遵宪也引用外国传教士的话,来赞许

  • 文章世界客屬總會簡史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7期  作者:本刊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3-01-31
    关键字: 世界客属总会 成立经过 历史资料 恳亲大会 客家

    本刊讯】世界客属总会成立经过:民国六十年九月由香港崇正会会长张发奎将军召开世界客属第一次恳亲大会,倡议筹组「世界客属总会」为全球同属沟通联络团结报国之中心。会址应设在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所在地,才能发扬客家忠义精神,如果会址设在香港,被外国人管制,不能发生作用。民国六十二年十月在台北市召开世界客属第二次恳亲大会,决议筹设世界客属总会,会址设于台北市。民国六十三年十月「世界客属总会」依照政府法令,订定章程,组织成立。第一届理事长翁钤,曾任台湾省政府民政厅长

  • 文章東勢客傳承大埔音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7期  作者:林淳華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东势 客家文化 大埔音 原乡文化 词典编纂

    东势客家庄举办老人客家歌演唱,让下一代重拾客语的兴趣。台中县东势鎭,是台湾高接梨发源地和中横公路的起点。在精致农业高度发展和观光人口大批进入之后,东势鎭面临大埔客家语言的流失,当地一群对于语言有兴趣的小学老师、企业家,为此组成「客家文化协会」,从语言开始,「光复」正在没落的客家文化。四年前,「客家杂志社」中区专员邱民雄,邀集杂志的忠实读者聚会,当时,这些读者相当担忧东势地区客语的流失。东势国小老师徐登志经初步统计,国小高年级一个班级中只有三到四人会讲

共29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