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国学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國寶人物·無疾而終我溫籍詞曲名家鄭孟老辭世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5卷 第4期  作者:胡建國  出版时间:2009-08-01
    关键字: 郑孟津 词曲名家 国学 浙江省文史馆 丧讯

    社科界的重量级人物。据参加郑老治丧工作的本市学者沈克成称:「郑老的去世,是我国学界的一大损失,也是温州的一大损失。我们温州又失去了一位国宝级人物。」郑孟津于一九八五年被浙江省文史馆聘为馆员。据悉,浙江省文史馆是党和政府为团结知识分子而设立的具有统战性、荣誉性的文史研究机构。其宗旨是「敬老崇文」,馆员由省政府聘请。受聘者登是文人耆宿、齿德俱尊的长者。迄今我市被聘为浙江省文史馆馆员的有二人,除郑孟津外,我市著名书法家林剑丹于今年二月被聘为省文史馆馆员。郑孟津先生

  • 文章本草綿延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8卷 第1期  作者:許亞伯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父亲患癌 堂叔的中药铺 祖传秘方 许鸿源博士 出国学习

    作者許亞伯,筆名伯峰、雅博,原籍河南許昌,一九四七年五月二日生於台灣,美國加洲帕莎地那市立學院畢業,旅美十五年,創辦浩瀚出版社、哥雅畫廊、聖友音響及亮軒陶藝,並主持加州宏基地產、統領廣場、世聯投資、天使毛衣公司等事業。業餘喜愛寫作,曾發表散文、詩詞上百篇。寫作理念是:「萬年乃一霎,富貴如浮雲,美化人生境,瞬間即永恆。」

  • 文章国学术与中华文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9卷 第7期  作者:錢穆 出版时间:1987-07-30
    关键字: 中国学术 中华文化 学者观点 国际汉学会议

    百亩之地,大家一般。结为鄕党邻里,推而至于全社会。使幼有所长,老有所养,便够了。西方以商业为主,必求向外依存,演进而为近代之资本主义社会。对知识重内心体认此两大异处亦反映在知识的探讨上。西方人对知识重向外寻求,分门别类,形成各专家。中国人对知识重在各人内心自己体认,融通和会成为一体。故西方学问分文学哲学科学等各部门,而中国学问,则分为经、史、子、集,不从其知识内容作分别。如古诗三百首,不得专认为是一文学书。风、雅、颂之分体,主要皆运用在政治上。其分体创自

  • 文章人類要共同創立「人與自然同步發展的生態文化」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2期  作者:周坤  出版时间:1999-06-01
    关键字: 西方国家 文化发展 自然资源 美国学者 《长期繁荣》 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 新文明观

    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文化的内在本质。据哲学定义,文化是「人性丰富内涵的显现」。人性不复存在,「文化」又将安存?否定论产生的思想根源是,西方发达国家在文化发展战略上,仍然停留在资本主义发展初始时期所选择的轨道上没有改进。百多年来,尤其是近半个世纪以来,他们在对自然资源的无限制索取上,技术发挥了巨大作用,因而形成了重技术而轻文化的心理。二是「融合论」。他们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彼德·施瓦茨、彼德·来登。他们在《长期繁荣》一书中写道:「根本的技术改革和开放的文明新风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