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伦理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懷吳稚老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75期  作者:邵德潤  出版时间:1983-05-01
    关键字: 吴稚晖 哲学 文学 民族伦理 悼念

    追求理想的梦幻里,成为「失落的一代」。民族伦理是我们树立民族观念与爱国思想的基石。就国家民族的历史来说,过去的光荣是大家所分享的,未来的开拓也是大家所应共同担承的。在大家的心脏里流着同一祖先的血液;大家日常所使用的语言、文字,所习尙的风俗、习惯,也都是承接着同一祖先的遗泽。唯有同一的哲学体系才能把大家的思想贯串发展起来,唯有同一的文学传统才能把大家的生活综合表现出来。诚如稚老所言,哲学文学是父母,各种科学祗是子女而已,不重视哲学与文学,其国家的文化就偏而不全。稚

  • 文章坊美九十六天(下)

    来源期刊:《闽聲》 第11期  作者:曹捉光 出版时间:1967-05-01
    关键字: 伦理 经济 科学 文化遗产

    叁、美国民主政治的楷模不过,话又说回来,美国物质文明虽发展至极致,但因缺乏「精神文明」,人与人间的关系刻板机械,使人有「人间到处无温暖」的感觉,形成社会病态,最为显著的,有下面两点:一:伦理关系的淡薄—天妇、父母、子女间,常有凶杀事件发生,离婚事件叠出,家庭组织随时有崩溃的可能。儿童在物质享受方面虽佳,但因父母就业的缘故,疏于敎养,家庭温暖既少,造成太保太妹的猖獗,因此对中国城的少有不良少年,深致钦羨。有人认为美国是老年人的地狱,靑年人的战场,少年人

  • 文章从社会转型期谈中华伦理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5卷 第2期  作者:胡炘 出版时间:1989-05-10
    关键字: 社会转型期 中华伦理 民主政治 新加坡

    一、前言每一个国家的生存发展,均有其特有的历史文化背景,我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悠久文化历史,其所以屡经变乱而终能屹立不摇者,乃在于先人遗留给我们一部经世宝典——儒家学说,其精髓为「内圣外王」的中华伦理。惜乎国人未能善加珍惜,发扬光大。硏究儒学者虽众,而能古义今用,将之融入于国民日常生活中,作为立身行事、处群从政的准则,尤有待加强。二、我们的问题民国七十七年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最快速的一年;但也是解严后社会脱序现象最严重的一年。若仍以等闲视之,讳病忌医,不仅

  • 文章论职业伦理的现代化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9期  作者:梁尚勇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职业伦理 传统思想 传统文化 学术观点 荣誉感

    间的主从关系,及社会朋友间的同侪关系,很少涉及专以职业生活为范围的内外人际关系。究其原因主要是过去中国社会的职业活动不发达,上层社会以做官为职业,其伦理观念已纳入以君臣为主轴的关系之中,而民间的职业活动,则无论农、工、商各业均极简单,用一般的伦理观念即可涵盖,故并不特别强调职业伦理。同时,中国文化受儒家思想影响甚大,孔子谓「小人喩以利」[1],孟子则说「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2],对逐利之徒,均评价不高。晁错论贵粟疏更以「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少者坐列贩卖

  • 文章建立先进的经济伦理观(Economic Ethics)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第4卷 第2期  作者:鄧中堅  出版时间:1988-03-31
    关键字: 台湾地区 经济伦理观 疏散供销 集中财智 再生能源

    在此时期中,美国优惠关税之助益,当然不小。能源获得之稳定正常,亦著功绩。今后国外市场之供销,关系国内经济之盛衰,当日趋密切,是意料中事。苟能洞察世局,预筹方策,相机因应;则天下无难事,仅以管见所及,槪述于后。什么是经济的伦理伦理学是中国古圣周公的宗法制度所衍生,在中国已成为民族文化之特色。在我国社会中,任何事物,均应建立伦理观念,始可立千年不拔之根基。人伦如此,社会如此,经济亦何尝不如此。西方古代学者柏拉图(plato)也倡伦理学。但与中国传统的伦理

  • 文章淺談弘揚中華文化振興民族精神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4期  作者:趙士驤  出版时间:2004-12-25
    关键字: 中华文化 民族精神 伦理道德 国际局势 学者论述

    要强调我们原有的伦理道德。其次,便是恢复我们固有的智识。他并曾很精确讲解中华传统中的「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这些道德纲目。所以中华民族的精神,应即是「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这八个德目的精神。南宋岳飞的精忠报国,明末文天祥的从容就义,抗日战争时期谢晋元团长坚守上海四行仓库,方先觉团长苦守衡阳,太行山区的游击战,各敌后地区我地下特工人员情报与破坏战,尤其是张总司令自忠将军在襄阳作战壮烈成仁,都是令人非常敬佩,可歌可泣,以上仁人志士确为忠义之典型。台湾有一个国内外声誉甚佳

  • 文章開創中西文化結合的新時代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1卷 第4期  作者:陳克疇 出版时间:1989-10-01
    关键字: 中国文化 西方文化 伦理 民主科学 文化发展

    感到休戚与共,痛痒相关。此即伦理道德与社会哲学,或人文科学以及政敎制度等之所由发展完成。推此仁心以观照万物,就是「由尽人之性以尽物之性」,从物我之共性审察其机能及其功用,体认物我之性同原于天,同生息呼吸于日光空气之中,亦与吾人之生存进化有不可分的关系;由是以待人之心待物,便觉物也有情,由移情于物以至物我交融;或者以用人之心用物,每抱愼重爱惜之意,在利用厚生之外,不暴殄天物,或徇物丧心。此即自然科学自然哲学与文学艺术等之所由发展完成。推此仁心以观照宇宙,就是「由

  • 文章本世紀風雲人物——何大一博士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8期  作者:鍾鳴鳳 出版时间:1997-04-01
    关键字: 何大一 人物述评 《时代杂志》 艾滋病防治 伦理孝亲

    的硏究受到政府的肯定。他认为他的成就应归功于从小在此地长大,所受的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敎育。当被问及是否会像中硏院院长李远哲回台定居,贡献所长时,何大一表示,由于在美国还有很多硏究要持续进行,估计在十年之内回国服务的机会很小。但他会尽一切可能以访问、交换硏究讨论的方式,为台湾防治爱滋病贡献心力。不过,何大一说:「对风云人物的头衔,我虽然感到很光荣,但不至于欢喜过头(Honor but not too happy)而荣耀之后,是更大的压力与责任,而钻硏科学的求知

  • 文章媒體、社會和歷史、文化研討會兩岸三地學者菁英參與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67期  出版时间:1999-05-15
    关键字: 媒体、社会和历史、文化研讨会 中央大学 《这时代的历史、文化与前瞻》 《媒体与科学对伦理与法律之制衡》

    泛而深入之了解。而两岸三地学者能够共聚一堂,显示中国文化与历史自然不可分割之关系,此亦为时代之趋势与象征。开幕式之后,随即展开研讨,上午讨论「媒体与科技对伦理与法律之冲击」,由传播学者徐佳士教授担任主持人;下午讨论「这时代的历史、文化与前瞻」,由中央大学文学院长赖泽涵教授主持,总共发表论文十四篇。上、下午两场研讨会之前,并由杨国枢、李亦园进行专题演讲。杨国枢以「培育人文与科技并重的新人类」为题,探讨台湾社会科技与人文发展失衡的问题。李亦园则以「这时代台湾文化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