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中国华侨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同乡会舘与美国华侨社会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17期  作者:周性初 出版时间:1979-10-01
    关键字: 会馆 华侨 中国城 社团

    主席、各位伯伯叔叔:今天我讲的题目,是「同鄕会舘与美国华侨社会」。在未讲到本题之前,有两点必须要说明的:一、在座的都是我的长辈,不是叔叔就是伯伯,还有少数公公在场,说是专题演讲,实在愧不敢当,只能说是读书报告。二、在座的全是靑田同鄕,应该讲靑田话才对,可是靑田话我讲得不大灵光,恳请允许我讲国语。我在美居留八年,对于同鄕会舘与美国华侨社会情形,就个人所见,所闻以及所学,作一简单的报告:中国人移居美国的历史,是从一八五四年开始的。在这艰苦漫长的一个半世纪中

  • 文章纽约的中国城和中华公所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15期  作者:江平成  出版时间:2001-02-04
    关键字: 纽约 中国城 中华公所 钟侨征 华侨

    失业,加上美国西部好几个州出现排华政策,美西的华侨也就接二连三的迁移到纽约来谋生,这就是美国华人史上所说的「东移」。由于近三十年来,华人移民大量增加,分别从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东南亚各地不断的涌进,纽约华侨人口快速膨胀,原来的华埠中国城,已经到了无法容纳的地步,因此,逐渐向邻近地区发展。目前在纽约市皇后区的法拉盛就形成了第二个中国城,布碌仑区第八大道一带形成了第三个中国城。此刻又不断向布朗士区、史泰登区、以及纽约市邻近纽约的上州、长岛、和纽泽西州

  • 文章美国三大都市之中国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卷 第3期  作者:孫建溪 出版时间:1971-10-31
    关键字: 中国城 美国三大都市 华侨概况

    到底有多少中国人,很难找到正确答案,一般人都说约有十万人左右的新旧华侨,但也有说只有七万。姑不论正确人数是多少,纽约的中国城似乎有着独立自主的境界,中国人结社的爱好,如上百的同鄕会,社团小组织,在这里很容易发现。侨团甚至要求美国政府派遣懂华语的公务员来协助办理中国人的福利,保险,纳税等业务,政府也照办了。据说,市政府有意将中国城整顿一番,拆去破落户似的旧居,另建新式华屋,但也因为当地华侨的坚决反对而撤销了,理由是怕因整建而坏了「风水」。艰苦岁月熬出头中国

  • 文章传统文化下华侨的对外关系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3卷 第2期  作者:梁子衡 出版时间:1983-06-30
    关键字: 中国传统文化 华侨 对外关系 东南亚

    中国传统文化系王道文化,海外华侨在这一王道文化背景下对外关系是融和、互助、和平而不侵略。「孟字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如果说海外华侨都是「孟子」,似乎未免夸张、离谱;但如说海外华侨对外关系都是重视仁义,此则绝不过份。我常说:中国文化是东南亚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折衷;华侨经济是东南亚土民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沟通的桥梁;华侨政治生活是东南亚殖民地政治与西方宗主国政治的调和。再进一步说,亚洲

  • 文章檀香山華埠文化中心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4期  作者:胡有瑞  出版时间:1969-06-01
    关键字: 檀香山 华埠文化中心 华侨 中国文化

    一个新的华埠——中华文化在海外的新基地,即将在檀香山设立。在十全大会中,来自檀香山的代表何文炯曾宣布:「檀香山华埠文化中心」即将动工兴建,这是海内外中国国民党党员共同团结合作的结晶。檀香山是美国五十州之一。这个地方,对国人来说,是多么地熟悉和亲切,因为,这也曾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在这里, 国父手创了兴中会。多少年来,住在檀香山的华侨引以为荣的,是此地为革命的发源地,而国内人士对这个地方也极其怀念。檀香山的华侨很多,大家聚居在一起,于是,在异国的土地上出现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