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条约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東北與英國

    来源期刊:《東北文獻》第5卷 第2期  作者:陳嘉驥 出版时间:1974-11-01
    关键字: 英国 东北 天津条约 英法联军 东北铁路条约

    均势;当日本击败中国,进入朝鲜半岛,再战击败俄国,打开进入东北门户,继而侵占东北,企图控制中国,梦想建立东亚大帝国时,英国又来设法压制桀傲不驯的日本。英国这种作法虽可收一时效果,但结局总是引起战争。基于以上事实,可以说英国对东北的间接影响是深而且远的。玆据史实分述于下。1 一八五八年,英、法与淸廷缔结天津条约后,俄国亦援例订天津条约,并趁机威胁黑龙江将军奕山订瑷珲条约,攫去黑龙江以北土地共一百四十万零五百七十方里。2 一八五九年,英、法联军第二次进犯,议订

  • 文章太平天國革命期間的一段浙江史實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12期  作者:孫尚志 出版时间:1994-12-10
    关键字: 太平天国 孙中山 中华民国 宁波 南京条约

    仍抗词不屈被留馆中,是年三月十八日遇害,以遂其志,嘉兴守将陈炳文,廖发寿其后分封听王及荣王,治绩最佳,有口皆碑。四、运用外交收复宁波港都宁波是南京条约所开放五口通商之一,当地驻有英、法军舰,侍王所属主将范汝增,黄呈忠勇敢而机智,运用巧妙的外交手腕,说服英国海军司令何伯保持中立,一擧攻占了宁波,时値咸丰十一年十一月八日,较杭州占领早二十天,军纪甚佳,深受英法驻军称道,后亦分封首王及戴王。其后宁绍台道张景渠以白银五十万两请英兵舰守宁波,太平军受尽英舰砲轰下于

  • 文章樓故委員桐孫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4卷 第8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2-08-10
    关键字: 楼桐孙 北伐 条约 立法院 上海法政学院

    并奉令于法校内兼招女生,创浙省法校男女同学之始。同时,附设女子法政讲习科,专招女生百名,实为全国女子法律专门敎育之滥觞。十七年春,以浙省政人事波动,囘沪任敎职。民国十七年初冬,外交部为加紧进行废除不平等条约工作,特设条约委员会,专力分别硏拟将与每国订立新约之草案各二种。王正廷(儒堂)部长自兼该会委员长,聘先生为常任委员。自后,我国与各国改订新约,均以该会硏拟之草案为蓝本。同年冬(十一月)立法院成立,中央政治会议通过选任先生为立法委员(共四十九人)。而立

  • 文章紀念總統 蔣公的豐功偉績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12期  作者:胡顯昌 出版时间:1977-10-01
    关键字: 功绩 国民革命 成立国民政府 新生活运动 中国之命运 废除不平等条约

    准备全国国民之军事化,不足以图存。而军事化之前提,即在养成国民生活之整齐、淸洁、简单、朴素、迅速、确实之习性,以求共同一致之守秩序、重组织、尽责任、尙纪律,而随时能为国家与民族同仇敌忾,捐躯牺牲,尽忠报国也。三、废除不平等条约,中国命运的转捩点三十一年十月十日,美国与英国政府同时通知我国政府,废除美、英在中国的治外法权及有关的特权,并以平等互惠的原则改订新约。蒋公对此(未完、文转后页),深感快慰,谓「双十节接获美国、英国,重订新约之通知,此乃为国父革命以来

  • 文章袁世凱的故事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27期  作者:程子榮  出版时间:2015-01-01
    关键字: 袁世凯 风水师 徐世昌 天津小站练兵 登基称帝 生平家世 二十一条约

    真龙天子,三是孙中山先生相信他是主张以民为本其目的而求民主共和的。㈠袁弊端之一:袁于一九一五年五月九日,丧权辱国,命李鸿章与日签定二十一条约,全国譁然—严惩卖国贼,袁心发慌(那时他身为中华民国的大总统!)为了安定局面:他命警察局和内政外交等宣导二十一条约对我国获利最大的,除利诱流荡氓民组队赞成外,并令全国各大小报刊杂志等阐扬对我国的好处。㈡命段琪瑞至汉力请黎元洪为副总统,以掩人耳目,表示自己是革命党人之一,称帝加封黎为「一等爵」黎不就,即天天派人骚扰之。㈢孙中山

  • 文章近代詩人教育家康詠

    来源期刊:《長汀會訊》 第21期  作者:鄒子彬  出版时间:2001-02-01
    关键字: 才子康詠 科举受职 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 《上宗室宝竹坡夫子留别》 新政失败 《题六君子传后》 返汀从教 创办学校 兴建实业 《漫斋诗稿》 《中国近代诗钞》 《汀江舟中诗》

    和议。康咏等义愤填膺,曾与宝侍郎长子伯弗等上书请从戎,不报。不料李鸿章已乘轮至日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开放沙市、重庆为商埠,日船允其通航内地。使我国蒙受奇耻大辱,沦为半殖民地。清朝廷祚已衰,康咏「遂无意仕进,纵情诗酒,耳目所睹,辄发之于诗....」临别时,有《上宗室宝竹坡夫子留别》诗云:「我生少失怙,饥寒难自谋。痴心于薄禄,知遇复悠悠。谁知樗栎材,大匠能见收。伟哉我夫子,恩与慈父侔,惧我贫废学,留我住燕幽。初愿已难副,翻然赋归休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