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实业教育共返回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同盟會員高洪事略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6期  作者:高迎 暉高烱  出版时间:2010-07-01
    关键字: 高洪 出身寒微 同盟会 实业教育 政治生涯 文化贡献

    纪念。二、留学归来服务桑梓高洪于一九〇九年留学归来,返鄕后积极投身于教育事业,执教于县立高等小学堂,大力提倡「女学」、「天足」,赞助县内女子求学。在其倡导下,不少已经缠足之青年女子也放足入学,这批女子后来又大多到太原、长治等处女子师范深造,成为县内女子教育的先行者。其后,高洪又至省城太原,投身于新兴实业教育,先后执教于山西铁路学堂、实业学堂。后任山西咨议局议员,咨议局虽系清廷御用机构,但许多同盟会员、革命志士也渗入其中,成为一种特殊的革命场所。三、第一届

  • 文章大事業家張謇與海門

    来源期刊:《海門縣訊》 第1期  作者:陳嘉猷 出版时间:1986-12-01
    关键字: 逝世六十周年 官位事业 原籍海门 成功者 回馈海门 创办学校 铁路公路 投资垦荒 变南通籍 爱国若命 张謇与孙中山 教育实业 关心民生

    今昔之感!通师成立后,啬公自任校长,视为心血之地,以「忠实不欺,坚苦自立」为校训。曾说:「家可毁,师范不可败」,是以对师生期望,特为殷切。在礼堂与敎师休息室,自撰联句共勉。「极东西万国推崇为敎育大家,先圣亦云:吾学不厌,诲不倦;合周秦诸子受栽于狂狷一体,后生有志:各尊所闻,行所知」(礼堂)。「敎于五洲合智育体育;愿为诸子得经师人师」(教育室)。经费上,全由私资凑集,纯属民立性质。「用银凡六万一百元有奇,兄退翁时所乏而助,凡一万九千五百元,未尝以烦他人,他人亦无

共2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