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抗日战争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張與仁將軍傳略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7期  作者:陶任之 胡以時  出版时间:1997-12-25
    关键字: 张与仁 传略 北伐战争 抗日战争 人物品质

    抗日爱国将领张与仁(一八九二—一九六一),云南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历任黄埔军校第二、三、四期学生队长、大队长、团长、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一师师长,第九军参谋长,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昆明分校副主任,新编第三军副军长兼新编第十二师师长等职。为北伐、抗日训练了大批军事人材。抗日战争中,率师参加湘、赣等战役,守备赣北,功勋卓著。抗日胜利后退役,赋闲回鄕,一九五一年被诬陷,因冤案而身陷缧绁,一九五七年始无罪释放。一九五九年被聘为云南省文史硏究馆馆员迄寿终。某些史料误将

  • 文章我所尊崇的馬崇六(晉三)將軍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6期  作者:胡以欽  出版时间:1996-12-25
    关键字: 马崇六 人物生平 北伐战争 抗日战争 历史集萃

    在我们云南省文史硏究馆建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召开前夕,我收到抗日名将马晋三先生从日本东京寄来支援我们的壹拾万日元汇款。这是我们自撰写《滇军史》的首笔资助。马先生今年九十二岁,与我分别四十多年,仍有这份爱鄕念旧之情,眞令人感动。先生是在抗日战争期间他奉何应钦部长之命,来昆明任军政部驻滇办事处主任,到我家拜会我父亲时才认识的。他父亲程远公,与我父亲胡蕴山是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同学。先生以军政部驻滇办事处主任的身份,每月都要到昆明行营与驻昆中央及地方的首长们开会

  • 文章雲南陸軍講武堂(學校)的歷史地位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0期  作者:胡以時 出版时间:2000-12-25
    关键字: 云南陆军讲武堂 历史地位 辛亥革命 北伐战争 抗日战争

    协同友军平定了陆荣廷之乱。巩固了大本营。在中共领导的南昌起义后,范石生曾以同学之谊掩护和支持过朱德,使其能摆脱围剿,上了井岗山与毛泽东会师。讲武师生对北伐战争的贡献,实功不可没。㈤抗日战争抗战军兴,讲武学校前期生多成为高级将领,率部奋战在抗日前线。第三军军长曾万钟(后为唐淮源)、师长寸性奇,血战中条山「耗时三年,死伤不下十万」。「战斗之激烈,为北战场三年所未见」。日寇自己的报纸公布:「日军」死旅团长、联队长六人,官兵八千余,实际远超此数。军长唐淮源,师长

  • 文章雲南護國抗戰的歷史任務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6期  作者:譚家祿 出版时间:1986-12-25
    关键字: 袁世凯 倒行逆施 云南护国起义 抗日战争 西南联大 滇缅公路

    民國二年三月二十日晩間宋敎仁(國民黨代理事長)遭袁世凱指使兇手暗殺,同時期袁逆又與英、法、德、俄、日五國銀行大借款,作私財運用,故在這兩個事件中,造成了反袁氣氛,七月十二日李烈鈞在江西擧兵討袁和上海討袁軍敗北。 國父乃於一般同志沮喪之餘,以嚴密的紀律在日本東京組織:「中華革命黨」堅決貫徹國民革命的宗旨,民國四年一月十八日袁氏向日本帝國主義提出二十一條的國耻條約,並提出交換條件,遣送革命黨員離開日本,更激起國人革命的要求討袁,原先決於民國五年元旦改國號爲「...

  • 文章楊耿光將軍傳記資料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29期  作者:馬崇六 出版时间:1999-12-25
    关键字: 杨耿光 传记资料 人物生平 军旅生涯 抗日战争

    为世界上富强国家之一,而首当其冲者,厥为蹋茸不振之中国,实为吾人应加以深思熟虑,急起直追之警钟,不可稍忽者也。(一九二四年七月陆军学生毕业回国送别会上之训诲)。(2)在河南开封训练处之训话摘录:开学时之训话要点:凡是炎黄子孙,都是中国人,中国人都应该热爱自己的民族和国家,既当了中国的军官,就应该负起保护国家的责任。在国家陷于分崩离乱的时代,尤应感到自己责任的重大,对内谋求国家的统一,准备对抗列强的侵略和压迫。本处各兵科之科长敎官,都是具有现代军事学识的优秀军人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