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风俗共返回4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慎終追遠故鄉行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 第108期  作者:劉百忠  出版时间:1999-12-31
    关键字: 揭阳 探亲 风俗 追思

    的一项瑰宝。据说这一风俗起源于明代,历经明清两代直至民国三十六年(公元一九四七年)间,已相演达数世纪。民国卅七年间因地方不靖,这项民俗活动自此乃告停办以迄于数年前政策开放,这项停办近五十年的门楼郑安仔灯展览又复摆出,今年的展出时间自农历正月十一日开始至十七日闭幕为期一周,每天观众前往参观者人山人海,络绎于途。许多城外乡下的人因慕名门楼郑这项民俗展出,还远道从各地乡下骑自行车前来参观,凡参观过的人们都非常赞赏,认为不虚此行。又据说门楼郑自恢复摆安仔灯活动以来

  • 文章觀豫劇羅煥跪樓感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8卷 第4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2006-10-01
    关键字: 豫剧 思乡 乡土风俗

    单线往返。民初风俗渐新,两轿前只遮膝以下,左右后均有明窗,女不用盖头,双手捧一丛花遮面。我和玉娥从未见过面,她说在轿中移开花也看不到我脸,我说长辈讲新郎在轿中不能回头看。上坡前轿夫弯腿,下坡后轿夫弯腿,前轿夫遇树喊「高尙挂」,逢石头喊「脚低绊」,过河喊「是下滑」抬太久喊「换肩」。坐轿人很舒服,抬轿人太辛苦。轿到我家门前,门楣红绸两端,垂下红绳绑的干草,准备熏轿。两人拿火把,两人持铁钳夹犁头,烧红浇醋,气味难闻。绕轿正转三圈,反转三圈,说怕狐狸在途中把新娘换掉

  • 文章(活動報導)尊祖敬宗·愼終追遠 本會在南港墓園舉行清明祭祖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5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97-07-03
    关键字: 清明祭祖 公祭 清明节 风俗

    本会为发扬尊祖敬宗愼终追远之优良传统风俗,业于四月五日(星期六)清明节上午十时,在南港墓园升天堂举行公祭我中华民族烈祖烈宗曁历年在台逝世同鄕祭典,主祭官由邓常务理事进勇担任,李理事旭本担任司仪官,首由司仪官恭读祭文,继由主祭官献花、献果、献酒、上香等,全体参祭鄕亲行三鞠躬礼,仪式简单隆重,于十一时许圆满完成。兹将参加公祭鄕亲芳名志后:邓进勇、宋国璋、李旭本、张廷柱、栾汝芳、孙家绍、路齐书、宋景濂、萧佩生、王书芬、范书正、彭全德以及鄕亲等共三十余人。

  • 文章本刋編輯委員經理事會聘定向主管官署申請登記

    来源期刊:《闽聲》 第1期  出版时间:1966-07-01
    关键字: 林志烈 陈秀南 典故 风俗

    发行「闽声」月刋为本会所厘订的工作之一,其目的在于联络同鄕感情,沟通意见,和介绍家鄕善良风俗,并搜集家鄕典故,介绍家鄕山水人物,藉使离鄕很久的同鄕们,追忆美丽的家园,怀念故鄕,进而羣策羣力,集中力量,协助政府反功大陆,收复被匪窃据的家鄕,拯救家鄕同胞,意义非常重大。唯办理刋物,说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好在以一个同乡会的团体力量,众擎易擧,也许不是艰难的事情,且本会全体理监事鉴于有发行的必要,故毅然不畏繁剧,遂决定筹备创刋。六月六日下午三时

  • 文章新編撒床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7卷 第2期  出版时间:1995-04-01
    关键字: 撒床歌 河南风俗 新编撒床歌 传统风俗

    進洞房,喜洋洋,東家請俺來撒床,俺嘴又笨,腔也不強,不過來鬧新女娘。衆親友,您站兩旁,莫要亂,莫要忙,聽我誇誇好洞房:八磚墁的地,土粉粉的墻,巧手丹青畫花樑。喜對子,丈二長,也有綠,也有黃,也有紅紫胭脂粧,一幅一幅掛滿堂。李潤科、郭桂芳,都沒有他倆寫的強;沈邱縣、平輿興,寫大字不勝李思忠。觀罷對子觀中堂,麒麟送子到家鄕,上寫著「某大兄爲令郎花燭之喜」,下綴著「唐司令、都督唐、袁世凱、張鎭芳四愚弟來賀喜」,算風光。木隔扇,銀硃粧,紅似太陽出扶桑,上畫幾筆古...

  • 文章溫州民俗(節選)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0卷 第3期  作者:葉大兵 出版时间:1994-06-01
    关键字: 风俗 温州鼓词 藤牌阵 趣闻

    在(溫州鼓詞)溫州、瑞安、平陽等,流行一種特殊的曲藝形式,叫「溫州鼓詞」。歷代相傳,因多係瞽者以此爲業,故亦稱「盲詞」、「瞽詞」。鼓詞演唱開始曾和民間信仰習俗結合在一起,常到娘娘廟唱大詞,俗稱「娘娘詞」,唱的內容是陳十四捉妖,可以連續唱七、八個晩上,唱時高燃香燭,廟柱上纏有紙製大白蛇,當唱到最後時,要摔刀斬斷蛇頭并焚燒之。有詩云:「唱大詞,唱大詞,九月菊花開幾枝,廣應宮裡香事盛,十四娘娘閃靈旗。一台二瞽踞高座,互講事蹟成天神。旁列一鼓響叮東,盲語俚歌座生...

  • 文章返鄉宜自制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7卷 第1期  作者:永鏘 出版时间:1991-02-10
    关键字: 探亲互通 纪念故人 殡葬风俗

    自抗戰勝利後陸續來台定居的大陸同胞,少者也有卅多年,多者己逾四五十年。來時青少年,現皆中老年。現今返鄉雙親大多往生。所以探親第一件大事,上墳祭祖繼而雙親做墳,傳統上父母過世皆以入土爲安,故做墳是爲子者應盡的孝道,大陸同胞過去咸認台胞大多係百萬富翁,更加返鄉者也以散財童子自居,並有人假充闊佬,炫耀財富(事實上並不是眞有錢)趾氣高揚。尋花問柳,引起親友的覬覦與旁觀者憎厭,故返鄉台胞有少數不知自量而出醜,導之大陸同胞的反感,返鄉者有被竊,被搶也時有所聞。家鄉諺...

  • 文章特殊風易話粤劇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0卷 第2期  作者:紫君  出版时间:1990-06-30
    关键字: 粤剧 琼花会馆 地方风俗

    瓊花會館之建,雖說是明代萬曆年間(一五七三至一六一九)廣東伶工組織而成,但與張五在佛山建立的瓊花會館(雍正年間一七二三至一七三五),相距百餘年,是否明代的瓊花會館徒負虛名,沒有館址?直至張五方始建立真正的佛山瓊花會館?基於沒有文獻足供參考,至使人們迷惑不解。不過,佛山的瓊花會館,確有館址。該書又載稱:「粤劇在淸代中葉曾經受到一次大的挫折,因為太平天國舉事時,粤劇的武二花李文茂亦曾率瓊花會館中梨園子弟響應太平軍,並一度佔領柳州一帶,李文茂自稱平靖王,直至咸...

  • 文章回憶禹縣地方上之廟會(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6期  作者:王燦藜 出版时间:1984-06-30
    关键字: 庙会 戏剧演出 禹县风俗

    七月⒈七月七日这天本有牛郞织女七夕相会之神话故事,并有天河配戏剧之演出,可是并未见过牛郞织女为人所供俸。而禹县七月七日都敬城隍,那天四鄕的善男信女都到城隍庙,顶礼膜拜,烧香还愿。于是各行各业的人,都到城隍庙搭棚摆摊,卖各种用具及百货,可以说应有尽有,热閙非凡,但不演剧。2.七月十三日罗祖神诞。剃头业(即今理发业)在城内东门里南边三皇庙(天皇地皇人皇)演戏一台。该业何以把罗祖当成祖师爷而敬奉?不知原因。只记得某书上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两句话,据说

  • 文章對「無寧不成市」有感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6期  作者:金禮門 出版时间:1968-10-01
    关键字: 语言风俗 宁波同乡 口头禅

    阿拉宁波同鄕,原包括鄞、慈、鎭、奉、象、定六邑,这是指旧制宁波府辖区而言,若以新制为根据——国民政府下的地方组织——则系浙江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区范围,涂原有六邑外,又新增四明、滃洲、南田三县,成为宁属九邑了。在这九县中,尤以鄞县、慈谿、鎭海、定海、滃洲、四明六县,不但风俗习惯类同,连说话音腔和实用的方言,亦毫无区别;奉化、象山、南田三县,虽说话音腔稍有不同,但语体格调,和含义专指,却是老幼皆通,毫无隔阂。以我国各地方言之多,在这偌大一片土地

共42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