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豫剧艺术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活动报导)安阳豫剧团来台访问演出志盛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89期  作者:愚夫 出版时间:1996-01-03
    关键字: 刘海燕 胡升堂 同乡会 郭建军 豫剧艺术

    点名上台清唱,使全场气氛带入最高潮,生旦净末丑展现了不同的唱腔音调,加上琴声掌声融为一体,眞正表达了情份的交感,心灵的共鸣,珍惜今日暂时的离别,盼望明日再次的重逢,也说明了离别不是情感的分散,而是鄕亲力量的集中,愿我全体鄕亲共同为我豫剧艺术而努力,为我中华文化而发扬光大吧!(愚

  • 文章欣见「中国豫剧大辞典」出版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1卷 第3期  作者:楊濬彥 出版时间:1999-07-01
    关键字: 《中国豫剧大辞典》 豫剧 河南豫剧 戏曲艺术

    南京、武汉、广州之人!所以「豫剧文化」超越「教育」,大陆各省重视豫剧,可谓找到了发扬人性文化的正门!近多年来,河南省「中国戏曲志河南卷编辑委员会」已先后出版了「河南戏曲史志辑丛」共十六辑(册),其所涉的范围较广,作家众多,各述所知,属单篇文集。「中国豫剧大词典」的主编马紫晨先生,也是其中重要作者之一。马氏自己撰述编著且已出版的有「河南戏曲史论文集」,「河南戏曲音乐札记」,「豫剧戏串」及「河南曲艺史论文集」。西元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出版的「豫剧艺术总汇」,乃是一部

  • 文章悼念我的老師——宋桂玲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15期  作者:李佩霞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宋桂玲 人物悼念 艺术团 豫剧

    我的老师是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祥符调」的代表者。我和老师在河南省老年乐艺术团经常同台演出。艺术团不管到什么地方,不论舞台大小,观众多少,有时是义务慰问,有时是商业演出,所计报酬,老师从来分文不取。加上她那金声玉振的唱腔和精湛的表演艺术,博得了广大观众的欢迎和同行者的尊重。记得九八年重阳节,上午演出结束,没有休息,又被应邀到郑州烟厂为退休职工「九九重阳节」演出,舞台上老师一句:「府门外三声炮」。礼堂内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连连起伏不断。台下

  • 文章豫剧展望——地方戏的新里程碑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5期  作者:陳紀瀅 出版时间:1969-07-01
    关键字: 豫剧 地方戏 《杨金花》 文化艺术

    的老师毛兰花与张岫云女士等;并借此机会扭转社会一项观念——轻视地方戏,而认为只有皮簧戏(平剧)才是中国戏剧的上乘。假如能开启所有剧团,对于剧本创作、演员表情、音乐配合,及演出技术做一番新的检讨、新的估价,以确定一个新的方向,新的境界;使国剧不停留在仅是艺术「保存阶段」,而迈入「发扬世纪」。则这项奖章的颁发与接受更饶意义。她们二人的荣誉,也仅是象征了所有从事豫剧工作、豫剧团体,及爱护豫剧人士的一项报偿和一种适时的艺术承认。(二)约在十四五年以前,当我多次欣赏了由

  • 文章眾里尋他千百度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9期  作者:王希玲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戏曲艺术 角色扮演感悟 豫剧

    本文作者郑州市豫剧团王希玲小姐,国家一级演员,享誉大陆。民国八十二年十一月莅台演出,造成轰动。技艺超群,品学兼优,前途无量。应海军飞马豫剧队之邀,将于民国八十三年元月再度来台,与豫剧皇后王海玲,合演「风流才子」等名剧,定必更为轰动。 ——编者——

  • 文章豫剧介绍)河南省安阳市豫剧团芳名录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88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95-10-03
    关键字: 张宝英 豫剧团 芳名录 艺术家

    一、领队:芦苇国家一级导演,曾获导演飞天奖及文华奖等,生于一九三九年二月十二日。二、团长:张宝英生于一九四〇年十二月十二日,国家一级演员,为崔兰田老师得意传人,获全国豫剧十大名旦竞选第一名,也为豫剧第一大青衣,崔派艺术的代表人。一九五三年开始学戏,五九年拜师崔兰田,拿手戏代表作有宇宙锋、桃花庵、包青天、卖油郎、陈三两、三进士(寻儿记)、三哭殿等,确实掌握发挥了崔派唱腔与独特的作风,海内外观众皆称其为河南的秦香莲,事实上她也具有这种天份和表演才华,做到

  • 文章修武趙明普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7卷 第3期  作者:高潤之  出版时间:2005-07-01
    关键字: 赵明普 文化艺术 豫剧研究 家庭 两岸交流

    赵明普民国十七年生,河南省修武县人,退休教授。豫剧评论家,戏剧理论家、艺术活动家。系孔孟学会及国际艺术家联谊会会员;中国戏剧文学会会员。现任国立国光剧团顾问、团务委员,中华博远文化经济协会顾问,中国传统戏剧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河北省金皇后豫剧团名誉团长,中国戏剧文学学会理事顾问等职。被誉为「豫剧活字典」;「两岸文化艺术交流使者」。幼承庭训,入私塾、读孔孟,受儒家传统伦理思想教育。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熟谙经籍,博览史集;奠定

  • 文章我的艺术追求——求眞求深求新——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7期  作者:王希玲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豫剧五大流派 艺术团体的艺术生涯 艺术创作的座右铭 新的观念塑造新形象 舞台创作的精髓

    我省豫剧常、陈、马、崔、阎五大流派,尽管风格不同,但从她们的艺术生涯中,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里,对自己塑造的艺术形象的眞、深、新的追求却是共同的。我从艺三十多年来,以演小生为主。对于豫剧五大流派的技艺我难以一一都在舞台实践中学习体现,但她们共有的求眞、求深、求新的艺术作风,使我找到了打开艺术殿堂大门的钥匙,也领略了艺术创作的无限风光。在艺术创作中,由于我注意了对眞、深、新的刻意追求,使我塑造的一系列以小生形象为主的剧目如《胭脂》、《陆逊拜师》、《金殿抗婚

  • 文章(古今鄕贤)豫剧艺术大师张岫云女士荣获世界金奖为国争光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86期  作者:趙明普 出版时间:1995-04-03
    关键字: 张岫云 豫剧 同乡会理监事联谊会 《民族艺术薪传录》

    的大师级艺术家的肯定。能够获颁此项金奖者,实属难能可贵。因为主办单位对此「奖」的审查非常严格,评选特别愼重(宁缺毋滥),非大师级、国宝级、艺术家是绝难通过的,故历年来,海峡两岸获得此「奖」者,只有在大陆的京剧大师张君秋,以及国剧青衣祭酒顾正秋,布袋戏大师李天禄、「明华园」歌仔戏剧团创办人陈明吉等四位。而张岫云大师,在三十二位著名学者专家所组成的评议委员会愼重评选下,能够脱颖而出,顺利膺选,成为国际大师级表演艺术家其主要原因即是:她毕生献身豫剧艺术,从未间断,成就

  • 文章欢迎中国豫剧第一小生——王希玲莅台公演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8期  作者:張廷魁 出版时间:1993-01-16
    关键字: 豫剧公演 王希玲 艺术魅力 王希玲生平介绍 名剧风流才子 电影巧配鸳鸯

    去国返台,闻悉大陆豫剧名伶、王希玲、马金凤、王清芬小姐等卅余人行,已应邀请准来台公演,甚感欣喜,伫候光临,谒诚欢迎。由于返鄕探亲,曾有幸承新闻文化界友人,邀晤正在河南艺术大赛中之王希玲小姐,幷观赏其演出之「风流才子」名剧等,演艺确实非凡。今能莅台公演,鄕亲们得能一饱眼福,听到鄕土之音,何其幸也。王希玲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演员,郑州市豫剧团名小生。她拜师豫剧名坤伶常香玉,幷博采众家之常,形成了沈稳、含蓄、洒脱、儒雅的艺术风格。她主攻小生,但戏路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