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经历回忆共返回3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小人物电信从业回忆(一)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33期  作者:巫秉章 出版时间:2011-07-10
    关键字: 回忆录 成长经历 从业经历

    文·巫秉章一、前言大约是五十年前的某个场合,台北市广西同乡会前任文献社社长潘宗武(广西钟山县人,曾任广西南丹、平南县县长、国大代表)前辈与我谈及要我写篇「电信从业回忆录」,只因大陆来台同乡从事电信工作专业者少,欲增加文献篇幅、内容,以飨乡贤。我无法推迟,只好同意,之后由于才疏学浅及惰性使然,一直写写停停,民国八十年六月届龄退休,参加花莲县政府举办之老人长青大学,英、日语及演歌学习;民国九十五年间又购买德国制七二贝斯,重八公斤红色手风琴学习演奏,自娱娱人

  • 文章蔣大法官昌煒女士的人格特質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33期  作者:張特生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求学经历 精通文史 恋爱经历 人格魅力 人物回忆

    要瞭解一個人的人格特質,並非易事。如果要瞭解的對象是生活在不同時空的人,更是困難。蔣大法官昌煒女士(以下稱女士),民國四十三年已是台灣高等法院推事(法官),我才在前一年通過司法官高等考試,開始做學習司法官;五十二年女士調升最高法院推事,我才調任二審推事不久,彼此見面的機會很少。直到六十年代,我先後任前司法行政部主任秘書及民事司長、女士的女公子次寧小姐到部服務,我們見面的機會漸多,我對女士的為人行事,才有較多瞭解。其後讀到女士所寫兩篇文章,更深刻認識到她的...

  • 文章首次返鄕探親追憶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32期  作者:杜文中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返乡经历 往事回忆 亲友团圆

    本文完成於民國七十九年三月六日相思無已聞親喚;椿萱更切盼兒歸。「少年不識愁滋味!」民國三十八年夏天,我就在此情況下,懷著些許好奇心理,隨著年紀相若的大伙兒,離開自己的家鄉;於同年中秋節來到寶島台灣。誰知一晃就過了四十多年,心中思鄉念親的情結,彷彿「夢裡常聞雙親喚,山河阻隔奈何天!」無法奢望。誰知做夢都沒有想到,政府竟然宣布開放教師大陸探親,這意外的消息,真是喜從天降,令人興奮不已;這也是人子至情的自然流露。由於時近暑假,來不及辦理申請手續,我只好利用時間...

  • 文章逝去時光難追回校園生活樂重溫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44期  作者:吳南風(成萍) 出版时间:2014-04-10
    关键字: 求学经历 往事回忆 感恩致谢

    的北大精神感召和北大师长教导之下,努力学习;为弘扬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为传颂优美典雅的中国文学贡献心力。五十年前我就读国立台湾大学电机工程系电讯组,五十年后我就读国立台北大学;「三生有幸」的欣喜,又再一次在我心中升起;「逝去的时光岁月虽不能追回,美好的校园生活却可以重温。」这两年来的北大读书生活,带给我很多的人生领悟与增进和很大的心中喜悦与感恩,悠然展书读之际,远眺青山如黛的三峡远近峰峦,近观景色如画的北大校园风光,更让我留下无限美好的回忆。台北市广西同乡会

  • 文章期待回欽州探索故鄉情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44期  作者:吳宇心 出版时间:2014-04-10
    关键字: 往事回忆 求学经历 乡关之情

    进一步扩展学习经历,旅游的增广见闻也是人生学习的一部分。而在座谈会中,透过许多前辈们的介绍,让我对于广西以及广西同乡会有更多的了解,并且能够与其他优秀的获奖同学们交流,也扩展了人际的互动。期待透过众多同乡会的会友们的的眼睛来看广西省,并综合大众的集思广益来宣扬广西省的好山好水。

  • 文章歷程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44期  作者:王毓如 出版时间:2014-04-10
    关键字: 往事回忆 求学经历 广西印象

    的增长,对广西的印象只剩下片段的记忆,但对于小时候所吃到的「马肉米粉」,一直念念不忘,希望有一天,能再回到广西,来一碗童年的回忆。真的很高兴能申请到广西同乡会的奖学金,在大学时申请到的广西同乡会奖学金,对我求学实在是助益良多,让我能多充实我的专业素养,再次感谢广西同乡会所提供的奖学金,让有心向学的学生能无后顾之忧!

  • 文章他鄉遇「新」知——與貴港李紀岡叔叔相見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44期  作者:潘純 出版时间:2014-04-10
    关键字: 交换生经历 人物回忆

    中國文化大學交換學生 潘純二〇一四年二月十七日,我作為一名大陸交換生,從北京的中央民族大學交換來到了台北陽明山上的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系,進行為期一學期的學習。在此之前,我的姨媽葉文飄就告訴過我,在高雄有一位李紀蓮姑姑,是遠房親戚,記得要聯絡一下,增進感情。來到台灣後和紀蓮姑姑通了電話,才知道還有一位紀岡叔叔和紀香姑媽在台北。隨後叔叔也主動聯繫了我,讓我在台北這座陌生的城市找到了一絲來自親人的溫暖。二〇一四年三月十四日星期五,和紀岡叔叔約好在台北市廣西同鄉會...

  • 文章抗戰建國期間的廣西空軍(中)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76期  作者:韋鼎峙 出版时间:1997-04-10
    关键字: 广西空军 抗日战争 参战经历 个人回忆

    編按:韋鼎峙先生所撰大文,八十五期刊出的上半部內容包括一、前言;二、創辦航空事業的動機與背景;三、籌辦經過;四、廣西成立航空學校的架構;五、「六一」運動與戰力調備;等節。第五節末述及「外籍空動人員,全部解聘後,表面上看,對廣西空軍戰力,似有影響,……」自「似有影響」以下,在第八十六期續刊,即本文開始……

  • 文章桂柳會戰期間自粵步行回桂經過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76期  作者:潘柱材 出版时间:1997-04-10
    关键字: 桂柳会战 战争经历 侵华罪行 个人回忆

    一、前言我民國卅一年自中山大學畢業,進入柳州的軍事委員會運輸統制局第二十二煉油廠工作。當時由於英國在日本施壓下,封鎖了滇緬公路,汽油無法進入中國,有「一滴汽油一滴血」的口號。我國科技人員遂利用不能出口的桐油,以觸媒加熱裂煉爲汽油及柴油,使當時在上海之日軍大驚。廣西盛產桐油,因此在柳州設廠煉製汽油及柴油,廠長爲後來在台灣任經濟部長的張光世,總工程師爲在新竹曾任淸華大學敎務長的朱樹恭。二十二煉油廠的待遇比廣西工業試驗所高一倍。約一年不到,我又被調到設在長安(...

  • 文章我曾擔任「小」學校「小」先生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01期  作者:梁力平 出版时间:2003-07-10
    关键字: 人生经历 扫盲教育 个人回忆

    民國二十年代,廣西省政府推行國民普及教育,每村設有「國民基礎學校」(即初級小學)一所,每鄉設有「中心國民學校」(即高級小學)一所。有些農村因爲村民散居偏遠地區,兒童無法走路到村設的「國民基礎學校」上學;散居地村民就自行在當地蓋建房屋做教室,並自行聘請先生(村人稱教員爲先生)教書。入學兒童每人每月繳交白米數升爲學費;收繳到白米五斗以上(當時用竹筒量米、容量一升、十升爲一斗)就可以聘請一位先生教書了。(本文以吾鄉狀況而言)。那時候,初級小學教員大多由高級小學...

共35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