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笔记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讀李逸伶先生曲譜手稿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7卷 第3期  作者:胡今虛 出版时间:1991-06-10
    关键字: 李逸伶 曲谱 手稿 笔记

    一九九〇年十月二十八日傍晩兩訪李家偉于其蛟翔巷住宅,因數日前已面告,即承發其珍存書箱,取出其祖父逸仱公之殘餘抄件稿本,計四册,都行楷毛筆抄錄于楊仁大及張順大兩家紙文具店的狹長紅方格紙。我睹此珍籍喜極,即告以須自家長期珍護,先加謄錄或複印,再與知心專家共同校注,相爲探討再撰文敘述發表,然後俟便印制公之于世。當即取歸,明晨送交家琇,乘其赴台北省親面呈其父森南先生(此事今唯森南兄勝任)。此夜即伏案展讀,苦于未學古譜,僅知百之一、二。第一册《納書楹曲譜》,書名下...

  • 文章故鄉習俗——囘煞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29期  作者:溝邗老農  出版时间:1980-07-20
    关键字: 回煞 丧事 习俗 浮生六记 阅微草堂笔记

    有了丧事,七个「七」,可以不做完,一日「囘」一定要接的。尝阅「浮生六记」,沈三白痛爱妻芸娘之丧,囘煞之日,三白要和她的归魂一见,偷偷进入房中,坐在床上,以待魂来,但一无所见,但见桌上荧荧烛光缩小如豆,旋又高起尺许,使他毛骨悚然。笔者幼时好奇,在先祖父囘煞之期,亦曾于房门外偷看,亦一无所见,但觉房中阴森可怖而已。「阅微草堂笔记」载纪文达表叔王碧伯丧妻,囘煞之期,家人避出,有盗伪装煞神入内偷窃,另有一盗,亦伪装煞神前去,两盗相遇,彼此认为眞煞神,都吓昏倒地,及家人

  • 文章初讀李著「時代見證」抒懷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1期  作者:劉力和  出版时间:2010-11-01
    关键字: 李隆昌 《时代见证》 学术笔记 书评

    一、引言六月上旬,梅雨行將結束,但水分卻仍甚豐沛,竟日滴滴答答,風雨不歇,生活諸多不便,心情也很鬱悶。忽接奉李隆昌鄉先生寄贈其巨著「時代見證」乙冊,十分欣喜。速即拆封展閱,深感其編輯精美,內容宏富,文筆練達,史料真實,是一部極具意義經典之作。作者李隆昌君,江西黎川人,學識淵博,才思敏銳,運筆流暢活潑。係民國三十八年贛東一甲一兵應徵編入十八軍,有機參與金門古寧頭戰役,為台海保衛戰,寫下光榮歷史。歷經淬勵磨練,成為允文允武、傑出國軍幹部。轉入文職,又能發揮所...

  • 文章廈門大學歷史系陳衍德教授致潘柱材鄉賢的一封信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42期  出版时间:2013-10-10
    关键字: 书信 历史品评 读书笔记 抗日战争

    陳衍德文·陳衍德潘柱材先生:您好!收到您惠贈的《潘柱材回憶錄及相片集——自窮鄉僻壤的廣西農村到美國》一書已經多時了,一直想給您寫信告知收到書並表示感謝,因為忙卻一拖再拖,實感歉意!收到這本厚厚的寄自大洋彼岸的書,確實很感動。你我素昧平生,您卻如此有心。我想可能是您讀了我去年在美國《世界周刊》上發表的文章,才知道我的吧!自從收到您的書後,我就斷斷續續地讀了其中的大部分內容。雖然至今尚未讀完全書,但您的人生軌跡大體上已經了然於心。您的一生真可謂波瀾起伏,歷經...

  • 文章「態度決定一切」讀後感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43期  作者:莫益帆 出版时间:2014-01-10
    关键字: 读书笔记 人生感悟 学习经历 感恩致谢

    崑山科技大學 材料工程系 莫益帆我叫莫益帆,祖籍廣西田東縣人,家住台南市永康區,幸運的我從小學到現在均在台南市求學,目前就讀台南市崑山科技大學材料工程系三年級。父母親都是公務員,小康家庭的我們經濟雖然並不富裕,但父母親對我們小孩(姐弟三人)的教育方式很民主,他們會適時的鼓勵我們,並教導我們做人處事、待人接物的道理,以培養良好的品德,使我們身心及人格都能健全發展。在進入國中就讀時發現自己對化學的好奇與興趣,經徵得父母親的支持與鼓勵下,選擇職校國立玉井工商化工...

  • 文章中原懷古之旅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8卷 第2期  作者:拂上 出版时间:2006-04-01
    关键字: 返乡 旅行笔记 中原地理 冯玉祥

    到底命題爲中原懷「舊」之旅,或是中原懷「古」之旅?古舊二字之別,頗感下筆之難—文章好寫命題難!古舊二字,到底有什意義的差別?按說文解字所述:舊、陳、故、古同一義也。我個人認爲:古字在時空、人、事、物更過去和久遠。小篆:「古」,從十,口。十口所傳的語言,必非現在而由來已久。小篆:「舊」從萑,臼聲。本義「作鴟舊,舊留也「解,乃鳴聲甚惡之鳥名。今舊字非本義。個人認爲:舊爲新的對襯,所述時空、人、事、物是現在的過去式。作如是說,不知通是不通。從「懷古」二字作爲寫...

  • 文章辑刊唐公继尧「会泽笔记」缘起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11期  作者:何敏 出版时间:1981-12-25
    关键字: 唐继尧 《会泽笔记 百年诞辰 秦汉宫殿瓦当

    佚名氏写得很翔实,立论也很平尤,我当即托此间的专家审订一番,将它出了版,盼你带几本囘台中,面交唐筱蓂一本,他就是唐公哲嗣,现任国大代表,你们也可借此认识一下,成为朋友。」到台中,在自由路的唐代表公馆,会到了筱蓂先生,虽然初次相逢,但以东大的渊深,莼老的介绍,彼此一见如故,倾谈一两个时辰。他看到了给他的「唐继尧」一书,非常兴奋,激起了滔滔不绝的谈吐。同时在书橱上取了一束剪报,系由港报分期刊载的「会泽笔记」。他说:「这是先君少年东瀛留学时的日记。我曾请托贵同学

  • 文章讀書隨筆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5卷 第4期  作者:張榮樓  出版时间:1993-12-01
    关键字: 读书笔记 阅读报纸 《不传堂诗稿》 《蓬岛心声》 文人墨客

    我是一個好讀書不求甚解的人,反好恭維說那是「大而化之」,其實我自己知道,那是馬馬虎虎,點到爲止。例如每天一份報紙,十大張,我只選出要聞與地方版前四張,看看標題,遇有特殊大事,才在三百五十度的老花眼鏡上加一個放大鏡去細看內容,是故當新聞編排穿幫時(內容與標題事實不符),就常被騙過去了。因此,提起天下大事我都知道,但都未聞其詳。最近蒙友好贈書兩冊,其一是「不傳堂詩稿」,另一是「蓬島心聲」。前者是總統府參事廖壽泉先生遺稿,後者是難友陳兆爽君大作。不傳堂詩稿內容...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