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知识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保健與服務

    来源期刊:《棗陽文獻》 第11期  作者:羅光瑞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保健知识 医疗服务

    简单地叙述如下:保健知识方面:一般地说,是①工作适度。②勿食过饱。③生活规律。④避免紧张焦急。⑤不为琐事烦心。⑥心平气和。⑦不忧不惧。⑧适宜运动等。笔者一向秉持「自助助人」的理念,是以在保健方面,自己吃便当和做家事已成习惯。荣总员工餐厅三十元一客的便当,应是最佳的健康餐,绝对卫生。至于运动,是不需特别时间与准备的,而是每天回家洗碗、打扫等,这可使手、腕、腰、膝部都可以适当伸展,亦无运动量过大之虞。最重要的是这些运动随手可作,不必特别挑时间、心情和装备,既经济

  • 文章幾句語重心長的話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8期  作者:粟明德 出版时间:2002-10-10
    关键字: 返乡参访 知识青年 广西籍 居台

    酝酿了好几年的广西籍居台知识青年组团返乡参访活动,终于在今年八月九日顺利成行,虽然人数不多,但包括刚完成学业的博士、硕士和仍在学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大学学生,男女各半,是一个很好的组合。从一八九五年,广西籍的清廷台湾巡抚唐景崧、驻台的广西籍「黑旗军」统领刘永福,因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予日本而内渡,以广西人为主的「黑旗军」人员,绝大多数散落台湾各地,他们成了最早期的台湾广西移民。这些人因为文化素质不高,他们的后代已融入了台湾的主流社会,现在已无法辨认他们与

  • 文章憶良師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9卷 第2期  作者:張義德 女永連  出版时间:1987-06-01
    关键字: 东海师范学校 回忆恩师 数学知识

    海州文獻九卷一期,有幾篇文字報導東海師範,海師是海州最高學府,比起全省的其他師範,毫不遜色,便是因爲名師輩出。抗戰勝利後,師資陣容稍差點,然而仍然不乏名師。今就記憶所及,分别介紹,有的老師姓名都忘了。希望能有學長記得,吿訴海州文獻。我念中三的時候,在師一的數學老師敎了要有二十年的數學,數學敎的眞好,尤其是平面幾何。他上平面幾何的時候,只帶著一本破舊的三S平面幾何和兩支粉筆,書朝講台一放,從來也不翻一下。也從不帶圓規、丁字尺等畫圖工具,畫圖的時候就直接畫在...

  • 文章唐臣何能引用宋人語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252期  作者:俞光振  出版时间:1989-10-05
    关键字: 戏剧 历史知识 陈蝶衣 编剧 影剧圈

    的岳飞为鄂王,营墓西子湖畔约早七二〇年,也就是说七百多年前的人如何能和七百多年后才有物安置在一起呢?足见编导一部具有历史性的戏剧,并不容易,必须要有相当的历史知识和审愼将事的态度,否则便会蹈上前述的覆辙。邑人陈蝶衣先生,博学多才,无论编剧或作曲都有深厚造诣,当年在香港影剧圈里甚负文名,与我曾在九龙客次有过数面之缘,待人接物诚挚可亲,擧止谈笑温文尔雅,标准的江南读书人风采,以上的情事若经由其手,相信断然不会发生。俞光振

  • 文章鄉情報導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5期  作者:鍾岳 劉光華 林宜瑩 出版时间:2001-08-01
    关键字: 江西同乡会 乡亲动态 南昌会馆 知识青年返乡 同乡资讯

    落成典礼已于七月十九日上午九时举行,理事长亲自主持,到达观礼之贵宾,将近二百人,本会为感谢各界之热忱,在豪享来楼准备茶点招待,并各致赠纪念品一份。二、本会首次举办知识青年返乡团社讯:本会活动组为促进旅台同鄕下一代返鄕寻根,加强两岸交流,首次举办知识青年返鄕团,成员以大专以上层受领本会奖学金同学,自由报名,预定七月六日飞南昌十三日返台。总领队由理事长兼任,领队由常务理事吴梦雄兼任,副领队由常务理事唐光溢兼任,领队与副领队,均系第十三届选出之现任活动组正、副组长

  • 文章雲南人的新方向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4期  作者:林子 出版时间:1974-12-25
    关键字: 云南人性格 时代变革 知识分子 发展方向

    向工业化迈进。许多农业社会的思想,观念都需要修正或改变,才能适应此一动变的时代。我在「古今谈」(一〇二期)和「新知识」(七四期)的「林子专栏」中,曾经以知识份子的新方向」指出:『中国历史上的优秀知识份子,大多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因为他们追求理想,奉献自己,期求历史生命的辉煌,漠视现实,蔑规权势,为坚持信仰,可不为五斗米折腰,面对奸邪与丑恶,或是牺牲生命,或是辞官退隐,或是遨游天下,或是读书讲学,不与污暗的现实合流,保持其独立和淸白的人格,为人间保留正气,为社会

  • 文章終身學習 力爭上游淺談「廣播體會」一、二事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54期  作者:馮俊華  出版时间:1999-04-20
    关键字: 同乡会 青年学子 专业知识 人际关系 学识

    馮俊華:男、世新大學(專科部編採科畢業)現任台灣廣播公司企劃部主任中華民國民營廣播電台聯合會秘書長復興電台節目製作人、主持人曾任中廣調頻流行網「美的世界」、「晨光序曲」主持人台北電台記者、編輯、製作人、主持人幼獅電台記者、編輯、節目製作、主持人廣播電視事業基金廣播人才培訓班講師全國商業總會廣播人才培訓班講師台灣廣播雜誌主編曾獲七十年廣播電視「最佳策劃獎」金鐘獎七十四年新聞局「政府與民眾」優良節目獎

  • 文章敎育的反省田培林教授教育思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12期  作者:賈馥茗 出版时间:1982-12-30
    关键字: 田培林 教育理念 承前启后 对比反省 人生教育 知识教育

    了知物用物的知识;并且靠着人的能力,制造出工具,以便利需要的满足,而产生了「文明」。文明使人类的生活得到改善,是物质的、实用的价値创造。然而文明的产生,并不完全出自一个人的力量,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靠累积了若干世代的经验,和许多人直接或间接的合作而成的。人与人的合作是必然,也是必须。从先民发现群居才能抵抗野兽的侵袭,合作才能获得生活的必须品以来,人和人之间便必须保持密切的关系,于是在群体生活之中,才形成了礼俗和道德,渐而有了政治与法律,以至宗敎与哲学

  • 文章泛論書法(附作者簡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3期  作者:吳儀亭 出版时间:1979-03-25
    关键字: 中国书法 历代书法 传统文化 书法知识

    五十四年八月,奉命退役,執敎省立左營高中,作育後進,一面得高人劉長魁(山東人)先生指授,硏習我國正統書法。所謂正統書法,卽篆、隸、章草、六朝楷書、草書、行書等,十餘年來如一日,不敢間斷。劉先生於去年七月作古,一代學人,長眠地下,非常可惜!他對書法理論與表現造詣之高,不特並世諸賢無人能望其項背者,卽上溯一千五百年以來,也是第一家。我受其耳提面命,諄諄敎誨十餘年,故知之最深,毫無溢譽。作字執筆最關重要,唐初千三百餘年來,都是偏方向執筆,偏四十五度,六朝以前,...

  • 文章香港回歸 國人共慶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2期  作者:汪健 出版时间:1998-04-01
    关键字: 香港回归 一国两制 知识分子 教育事业 纪念庆祝

    谈判,签署了联合声明,使香港和平过渡。无论对中国、对香港、对世界和平,邓先生都是极其伟大的人物而名垂青史。从此香港的版图,已是中国主权的一部分,六百多万的香港居民,大部分是中国主权下的香港公民。他们会共同努力,在祖国和人民的支持下建设一个繁荣、稳定的香港。回顾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发扬了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光荣传统,以救亡保国为己任。毅然投身革命,投笔从戎,以血肉之躯,与亿万民众共筑卫国长城。在百年奋斗史上,留下英名,在白骨堆中闪著荣光:林则徐、魏源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