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7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圣手陈彦衡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60期  作者:吳宜賓口述 蒼艾生筆錄 出版时间:1976-07-01
    关键字: 陈彦衡 胡琴 谭鑫培 评剧

    陈彦衡,川南宜宾人,生于满淸同光之际,中擧后,分发山东省候补知县,久未获缺外放;其为人赋性乐天,从此绝意仕途,北游燕京而卜居焉。平日操缦安絃,以自娱;无师而艺至精,殆天授也。以是得与梅兰芳之伯父雨田,不时过从,相观而善、友情益笃。时雨田为平剧大王谭鑫培之师,经此因缘,彦衡复又结识鑫培,相契日久而深。兴之所至,遇有鑫培堂会,彦衡亦乐以票之名,为之操相助,每能尽红花绿叶之妙。初,彦衡邃于音韵之学,稔知阴阳平仄之淸浊疾徐,宫商曲调之廉肉高下,持之以与鑫

  • 文章(活动报导)育达高职王校长广亚邀宴大陆豫籍古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1期  作者:本社 出版时间:1996-07-03
    关键字: 王广亚 造诣 古琴 文学

    创办人王广亚博士育达商职王校长广亚邀请大陆来台表演的古演奏者丁承运先生,同行表演者余青欣女士,于五月廿三日中午在世贸中心午餐,应邀作陪者阎资政振兴,马董事长鎭方,山继涛将军,河大校友会会长焦庭萱,于委员鎭洲及其女公子于人瑞小姐,本会庞理事长靖宇暨夫人乔瑞华女士等十余人,席间王校长简介在大陆兴建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之情形,与会者对其返鄕兴学嘉惠青年以及百年树人的大业,均盛赞其成就,继由丁承运、余青欣分别表演古独奏,以示祝贺阎振兴鄕长续聘为总统府资政

  • 文章川劇腔調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96期  作者:蔡啓國 出版时间:1970-08-01
    关键字: 川剧腔调 胡琴 李自成 川梆子 洋琴调

    :川班称「胡」为胡絃,或曰「丝絃」,又曰「絃子」,省称为「胡」,即皮黄(原为『二黄』),亦有汉调。「二黄」入川的时代,据推测,当在明末淸初的时候(在乾隆之前)。按「二黄」又名「黄腔」,俗称「湖广调」,原是产生在湖北的蕲州一带之黄陂、黄冈两县。在李自成,张献忠屠杀四川之后,四川荒无人烟,后来不得不设法移民,移民来川者多为湖北麻城孝感一带的人。麻城孝感与蕲州(今蕲春、广济、黄梅等地属之)接壤,所以他们入川的时候,便把得自近邻的戏「黄腔」带到四川来了

  • 文章常州市成立古研究会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91期  出版时间:2012-01-25
    关键字: 古琴研究会 四大流派 古琴文化遗产 名家演奏会 古琴雅集

    人文先贤季札品评鲁国舞乐「叹为观止」,奔牛古地兪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东汉蔡邕在溧阳留下焦尾传说,常州与古文化素有渊源。昨天下午,常州市古研究会成立大会曁中国古四大流派名家演奏会在行政中心群贤堂举行。中国古学会会长朱晞,副会长刘善教、马杰,南京金陵社社长刘正春,扬州南风古艺术馆馆长马维衡,无锡古研究会会长吴炯等名家到场并献演。中国古有虞山、广陵、金陵和梅庵四大流派。常州市古研究会是以保护、研究古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和振兴

  • 文章奮鬥在西藏拉薩的溫州人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6卷 第5期  作者:施揚  出版时间:2000-11-01
    关键字: 温州人 拉萨 经商 叶美琴

    拉萨真不愧为「日光城」。都过了晩上八点,太阳还明晃晃地悬在空中。在拉萨市宗角禄康公园内,龙王潭茶园的女老板叶美看着一屋子品茗的茶客说:「这里的生意比内地好做。」四十岁的叶美来自温州乐清,她经营的这个茶店营业面积有二〇〇〇多平方米。她还雇了二十四名职工,与有关单位签订了十五年合同。「八十七万元的投资,五年就可以收回。」叶美对此充满信心。旺盛的人气,来自于茶店优越的地理位置——始建于六世达赖时期的宗角禄康,是拉萨市惟一的公园,坐落在布达拉宫所在的玛布日

  • 文章漫話温州的「唱詞」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7卷 第2期  作者:宋維達 出版时间:1991-04-10
    关键字: 唱词 鼓词 牛觔琴

    娘娘词」与庙会紧紧结合在一起,演唱地点一定要在娘娘宫(也叫太阴宫),演唱时把娘娘换上新袍,头家们焚香点烛、烧化纸马。唱词先生敲著大鼓大锣,演唱陈十四娘娘除妖斩蛇的事蹟,最后焚化纸船,送「香官」出海,保地方太平。小孩子逢上唱娘娘词,可眞高兴,可以借口向大人讨钱买糖果吃,有时索性把书包往墙角一塞,到庙里看热闹,回到学校还可以加油添醋地把刚听来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呢!二、牛觔趣谈温州唱词用的牛觔这个乐器,可算是独一无二的,不但构造、用才不同、而音色也别具韵味

  • 文章郑剑西的「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7卷 第1期  出版时间:1991-02-10
    关键字: 郑剑西 演出 人物回忆

    郑剑西名闳达,浙江瑞安城区人,住所坦街。瑞安中学旧制毕业,即任小学教师、家庭教师。天资聪颖过人,读书过目不忘。棋书画,诗词歌赋,无一不精,而以最著,被称为才子。北洋政府时期,赴北京谋事,以翰墨结因缘,儒雅风流,往来于各坛艺苑梨园之间。他擅长京胡,蜚声乡里,观摩京剧,自嫌不足,乃由同乡前辈郭漱霞之介绍,拜陈彦衡为师。陈,前清翰林出身,精湛艺,驰誉南北,称为圣手。是「满城争说叫天儿的谭鑫培(艺名谭叫天)的私房师」,同时是创造谭派唱腔的协助者。剑西学

  • 文章從平樂移民到京城的黃獻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96期  作者:梁宇 張景峰 出版时间:2002-04-10
    关键字: 黄献 进京 《梧冈琴谱》 明朝移民

    作者:梁宇桂林圖書館歷史文獻部副主任 副研究館員張景峰 桂林圖書館助理館員

  • 文章简介钢竖笛家无锡薛岭宁小姐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40期  出版时间:1981-06-20
    关键字: 薛岭宁 钢琴竖笛家 获奖

    薛岭宁,祖籍江苏无锡,五岁随吴杏云老师习,六岁进光仁小学第一届音乐班师事张自梅老师半年,及萧兹敎授六年,竖笛课随薛耀武敎授二年,五十八年被选为中华少年交响乐团第一竖笛手,由郭美贞女士率领指挥,参加菲律宾文化中心演出,同年应台视交响乐团邀请,由张大胜敎授指挥,举行钢协奏。(注:(薛岭宁小姐近照))五十九年经敎育部选拔为音乐资赋优越儿童,奉准赴意大利国立威尼斯音乐院进修主修钢,师从Vincenzo Pertile,Luigino Gorini,Orne

  • 文章藝壇尖兵姚介清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3期  作者:王德謙 出版时间:1984-03-30
    关键字: 姚介清 篆刻造诣 胡琴技艺

    以前在大陆同学时,只知道姚介淸的数学很罩得住,书法也很要得,除此之外,没想到他的金石—「篆刻」和「(胡)艺」,也有很深的造诣。眞人不露相,这位仁兄倒还眞看不出他是才华横溢,风雅超尘的人。姚介淸号文峰,河南宝丰人,文学根基不错,数理底子也扎实(现住左邻右舍的学子们,在数学方面,登门求敎者,络绎不绝,甚于寒暑假免费补习,也是司空见惯的事。」谈到「艺事」,按我国传统观念是「艺以人传」,如果某人处事为人不足为法,艺事再精,亦不被重视,姚兄的为人自然是豫人本

共73条记录 1/8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