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清末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台山教育之今昔(一)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 第108期  作者:雷飛鴻  出版时间:1999-12-31
    关键字: 台山 清末 教育

    壹、清末时期的台山教育(一八六五年—一九一一年)概述清朝教育制度基本上因袭明制。学校教育与科举相辅而行。但仍偏重科举制度。台山地处南海之滨,交通方便,受外来文化影响较早。在乾隆年代(一七七五年)已经创立书院。至清末,私立书院兴起,广育人才,本县在清代的顺治朝起至光绪朝止中科举人数不少附统计表如下:自甲午鸦片战争后,列强资本主义文化入侵,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在全国要求废除科举之压力下,清政府见大势所趋,不得不遵重民情,废除科举制度,将书院改为

  • 文章不是來自民間的民歌 《繡像小說》中諷刺時弊的「時調唱歌」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18期  作者:唐井肖  出版时间:1995-04-15
    关键字: 仿民歌 爱国 振兴 李伯元 清末

    《繡像小説》三年共出七十二期,刊出長篇創作約計二十四篇,翻譯作品約計十三篇。除這兩大部分外,就要數「時調唱歌」這一欄目所刊民間歌謠作品最多。一個以刊登小説作品為主的刊物,竟然開闢專欄,刊載如此數量的民間歌謠形式的作品,這是値得注意的事。

  • 文章淸末民初的廣西「道」制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47期  作者:黃嘉謨 出版时间:1990-01-10
    关键字: 清末明初的广西 广西建置史 辖区改革 政府机构变革

    淸代的廣西地方區畫,大體沿襲明代舊制,在省區內畫分爲道、府、縣等三級,特別設置的直隸廳、直隸州與府級相當,一般廳、州則與縣級類同。全省初時畫分爲桂平梧鬱、右江、左江等三道,三道轄屬計有桂林、柳州、慶遠、思恩、平樂、梧州、潯州、南寧、太平等九府,又鬱林直隸州一州。府級單位的區畫,其後時有變更,至光緒年間而趨於確定,計增泗城、鎭安兩府,百色、上思兩直隸廳,歸順直隸州一州。至是府級合計爲十一府,又直隸廳、直隸州各二。至於府級轄屬的地方,已設置流官的計十廳、十三...

  • 文章清末民初之海上画坛——(下)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108期  作者:周希舜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清末民初 海上画坛 吴昌硕 四任 名家云集

    掘起了四僧(八大、石涛、石谿、断江)之水墨写生写意,与杨州八怪之肆意突破,画风为之一变,迨至清末民初,旅沪画家,尤其是以花鸟为主的画家,益加跨张大胆,用笔用墨,力求遒劲厚重,用水用色,力求淋漓瑰丽。创立这种风格者,是为吴昌硕,他除长于花鸟更工篆刊之金石家,他的画也包含了金石之气,他以其豪迈奇特之章法,古拙老辣之篆籀笔法,学者景从,而成一代宗师。吴昌硕,(一八四四—一九二七,生于清道光廿四年,卒于民国十六年,享寿八十四岁)浙江吉安人,本来单名俊,也作名俊卿,字

  • 文章潘慰蒼博士傳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45期  作者:潘柱材 出版时间:1989-07-10
    关键字: 潘慰苍 清末留美博士 英年早逝 家族历史

    潘慰蒼博士,爲我桂省留學美國的前輩,玆先將其先祖略述。其先祖源遠流長,文王十五子畢公高之子季孫,於公元前二二一年,受周武王之封,食采於河南潘地,卽今黃河南部之鄭州洛陽間之滎陽縣,此乃使用潘姓之始,始祖卽季孫公,潘族當爲黃帝正統子孫。由是蓽路藍縷,開創基業,歷周、秦、漢、隋、唐以迄北宋末期,垂二千年無重大變化。五胡之亂,北方士民,初次大舉南遷,唐宋又開始第二次南遷,至五代仍繼續不斷。公元一一二六年金兵陷汴京,南宗高宗遷臨安,宋代河山破碎,中華文物南移,北方...

  • 文章豐縣墜子話今昔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32期  作者:鄧貞蘭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丰县坠子 鱼鼓坠 戏曲 清末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丰县坠子也就是徐州坠子,是长期流行在徐州地区及苏鲁豫皖一带的重要曲种。它的前身是渔鼓坠,也称坠子书,是在渔鼓的基础上丰富发展起来的。据老艺人介绍,清末已在丰县地区产生和流传。它的演出形式灵活方便,舞台可大可小,既可登大雅之堂,又可场间地头,演出时间可长可短,内容可古可今,可文可武。说唱兼备,是十分受人欢迎的曲种之一。徐州坠子多是二人一档,一拉一唱。演唱者一手持简板,用以打击节奏。也有的除打简板外,还打击小堂鼓或竹板的。伴奏者拉坠琴(也叫大坠子)。伴奏主要

  • 文章清末民初之海上画坛——(上)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107期  作者:周希舜 出版时间:1997-07-01
    关键字: 清末民初 海上画坛 名家云集 潘天寿 张熊 胡公寿

    上海,从清末到民国初年,是我国传统书画之主流,有人称之为海上画派,更有称之为「海派」者,这海派两字用来称上海画坛上诸多书画家,殊有不当,因含有轻侮之意,其实即使称之海上画派,也未见允当,盖所谓画派者,是指画学的宗派,其画品画法等一脉相承,形成一种相同风格,如唐代开始分南宗、北宗,及明清时的浙派,美派、苏松派、云间派、娄东派……等,是也,清末明初,上海画家包罗山水人物花卉,传统、创新门户众多,所以称之谓海上画坛似较合宜。海上画坛的时代背景上海为战国时代楚国

  • 文章廬山博物館典藏對聯條屏序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6期  作者:胡迎建  出版时间:2014-08-15
    关键字: 蔚为大观 清末民国文人联 内容丰富 书法精妙 对联形式 发行广泛

    地處江湖之畔的廬山,自古以來,即不僅以其秀麗的自然風光聞名於世,更以博大精深的廬山文化令無數文化人傾倒。自19世紀以來,廬山逐漸形成山林城市,成為中外矚目的政治文化要地之一。「八方風雨會廬山」,文化人絡繹來到名山,又增添不少文學作品。這之中,有不計其數的詩詞、游記,而且還有不少楹聯書法作品。廬山博物館建館以來,注重收藏,積累數十年,林林總總,終於蔚成大觀,現精選部分,按原樣拍照,加以注釋,並考證作者,面之於世,這大既是廬山文化也是楹聯書法史的一件幸事。廬山...

  • 文章贈送「南湖心影」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16期  出版时间:1987-10-20
    关键字: 廉南湖 《南湖心影》 清末举人 公车上书 孙中山

    「南湖心影」爲鄕先輩廉南湖先生所撰之詩文選集,臺北粥會刊物之一。廉先生爲吾邑突出的一位學者,淸末舉人,是要求淸廷拒簽中日馬關條約,在近代史上著名的「康梁公車上書」聯合各省舉子上書的一份子。其夫人吳芝瑛女士,是一位才女,爲書法家,寫得一手出色的瘦金體,而且任俠好義,革命女俠秋瑾被淸廷斬首,人皆恐懼被淸吏扣上「亂黨」同黨的罪名,不敢出爲收屍,夫人義無反顧,出殮秋俠遺骸,葬於杭州西湖西冷橋畔,爲書墓碑,並築「雨風亭」以紀念之。廉先生雖不作官,而與國父孫中山先生...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