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海州历史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海州清官录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2卷 第4期  作者:江錦堯  出版时间:2000-12-01
    关键字: 海州历史 区域文化 乡贤事迹

    我总纂《连云港市志·人物卷》,涉猎到海州地区地方官廉政资料,本着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精神,摘译如下。臧梦解:浙江庆元人,宋末进士。元至元十三年(一二七六年)经浙东宣慰司举荐朝廷任命其为海宁州知事,海宁州隶属淮安路,属县为赣榆、沭阳、朐山三县。臧梦解为官刚直、廉洁,对日常政务缜密思考,慎重处理,不徇私情,对衙门里的邪气起到威慑的作用,以致无人敢私访说情,想贿赂者对他更是畏而却步,竟至达到「门无私谒」的程度。凡有向民间摊派的差役,富者多摊,贫者减或免,官吏

  • 文章回憶海屬地方的儺戲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倪爾敏 楊士采  出版时间:2003-03-01
    关键字: 傩戏 历史渊源 海州僮子戏 演唱形式 风土习俗

    兼具赏心悦目的功能,甚至成为农村惯常的文娱活动。海州地区的僮子戏,一般以三种形式进行演唱:一是「烧猪」:二是「打邪」(有的地方说错了,说成「打仙」);三是演唱「牛郞戏」。僮子戏的唱腔比较单调,具有悠长古俗或沉闷哀惋的特色。在「烧猪」和「打邪」时,用的主要乐器是扇式狗皮鼓和大锣,有时也配用手摇式铜钟。在演唱「牛郞戏」时,有类似京剧舞台的锣鼓家什,但狗皮鼓是不可缺少的。对于僮子戏来说,狗皮鼓尤如京剧舞台上的京胡子,用它与僮子腔「主配」,便形成僮子戏特有的韵味

  • 文章淮海戲的昨天和今天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2期  作者:鮑鶴雲  出版时间:2003-06-01
    关键字: 海州小戏 历史沿革 表演艺术家 淮海戏振兴与发展研讨会

    相传,淸乾隆年间,海州一带广为传唱的「太平歌」和「猎户腔」,经地方艺人加工成「怡心调」和「拉魂腔」,并以此为基本腔演唱民间故事后,多以三弦琴伴奏,渐渐演变成海州小戏,故以「小戏」名之。海帅小戏初以小生、小旦、小丑三行为主,多演对子戏、三小戏,如《跑山、算命》等。后来,在艺术实践中,小生唱腔形成了刚劲粗犷的「金凤调」,小旦唱腔则形成了高亢悠扬的「二泛子」等腔调,表演技巧亦有了很大发展,诸如丑角的「鸡刨塘」、「麻雀跳」等步法身段;旦角的「耍手巾」、「耍扇子

  • 文章新海中學籌辦建校五十週年慶祝活動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4卷 第4期  出版时间:1992-12-01
    关键字: 江苏省立新海中学 建校五十周年 建校历史 台北市海州同乡会

    担任经理、厂长者二百余人,都有良好表现云。现筹划先按地区组织联谊会,再统一成立总的校友会,以期从多方面协助校务发展。该校负责人曾面托台北市海州同鄕会孙理事长广超,协助联系旅台校友,幷转达欢迎届时返鄕参加校庆盛会的殷切意愿。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