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沿革共返回5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台中市湖南同鄕会成立沿革及会舘落成启用记

    来源期刊:《湖南文獻》第14卷 第3期  作者:胡偉明 出版时间:1986-07-15
    关键字: 同乡会 成立沿革 会馆落成

    大陸沉淪,湖南人士避秦來臺者頗衆,韶華易逝,轉瞬已三十餘年,經過這漫長的歲月,老一輩的鄕親逐漸凋零,尙在世者也已六十歲以上的人了。而鄕親們在臺出生的子孫後代,繁衍綿延,人數倍增,但他們生於斯、長於斯,對自己大陸上的祖宗廬墓、家世源流,全然不知;對家鄕的民情風俗,也只能從長輩口中得知一二,如再經過若干代以後,恐已忘了自己來自何方。爲了聯絡老一輩鄕親及喚起後代子孫尋根溯源不致忘本,由有遠見的前輩鄕長發起於民國四十二年二月成立臺中市湖南同鄕會,推選潘培敏先生擔...

  • 文章越剧的沿革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5期  作者:張成芳 出版时间:1994-05-10
    关键字: 越剧 历史沿革 表演

    本年三月二十三日,中國時報在大陸採訪「浙江專刊」,有一則越劇從傳統再創新的報導。所謂越劇,前身是「的篤戲」,亦名「鶯歌戲」,又說「因果戲」,實則是「秧歌」之誤音。是在傳統地方戲曲中,起步較晚的遊戲文化,乃淸一色巾幗之組合。早歲以「姚水娟」諸人爲焦點。「的篤戲」發源於「有山皆綠,有泉皆澈,文風鼎盛,人材輩出」的浙江嵊縣。道具初尙簡單,僅用一塊敲板,按拍乾唱,「類似溫州永嘉場唱道情」。此是「的篤」之由來。蓋因臺詞是方言,又是一些順口滑出流俗之慣語,無押韻,更...

  • 文章川劇腔調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95期  作者:蔡啓國  出版时间:1970-07-01
    关键字: 川剧腔调 昆腔沿革 杨慎 王世贞 杨潮观

    崑腔的起源,前曾談過,這裏要談談它是怎樣入川的,它在川劇中之發展情形如何?崑腔之入四川,據王國維曲錄所載,當是明楊愼帯到四川的。楊字用修,號升庵,四川新都人。他的父親廷和,曾經做到戶部尙書,文淵閣大學士,加少保兼太子太保之職。故升庵原是貴介出身。年二十四歲,舉正德六年(一五一〇)的殿試第一。楊愼自明世宗時,充經延講官,可謂顯赫一時,後以議禮之故,得罪世宗,幾乎送掉性命,貶到雲南永昌衛,這種遭遇所給予他的當然是無限的抑鬱。他的妻子黃娥,常與他書信往還,以「...

  • 文章羅田竹枝詞十二首並序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期  作者:王家鴻  出版时间:1967-01-01
    关键字: 湖北罗田 历史沿革 竹枝词

    重重绕县城。义川淸漪旧知名。劝君莫发囘车痛。不似朝歌道上行。(罗田一名义川)。2.无复徐君拓覇图。(谓天完徐氏)惟敎皖豫唤通衢。三分鄕国多平奉。恰似当年蜀魏吴。3.山势形形费品题。牛头狗耳自高低。难忘太守惊人句。万点桃花衬马蹄。(罗城东北七十里有马面山,山下有桃花坞,郡守卢公濬有三句云,桃花衬马蹄,盖指此也。)4.闲煞溪头野渡横。每从云路问阴晴。莫嫌一夜山溪水。也似江湖巨浪声。(罗人以云入山主雨,出山主晴。)5.立春事事卜休征。春酒家家乐事仍。野老不关新旧

  • 文章蓬來人——説蓬萊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8卷 第3期  作者:張培鴻 出版时间:2002-12-20
    关键字: 蓬莱 历代沿革 地理位置 蓬莱阁

    一、缘起我,是山东蓬莱县人(现改为巿)。民三十九年五月随浙江省政府来台。直到两岸开放探亲,先后数次返乡,每次的感受各殊。因属土生土长,久拟将自己的出生地,多多了解,始有「说蓬莱」之缘起。二、历代沿革蓬莱名称之由来,系因汉武帝于本县筑城望海中蓬莱山(所谓九州三岛,就是蓬莱、方丈、瀛州,又称为三神山)而得名。(按蓬莱县志,旧志记载:蓬莱山,昔在海中,自海水北移,山为陆地,即今之丹崖山也)。(笔者按:七十年前,于县东关外,文会(属教会私立)中学读书时,假日与

  • 文章本会沿革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1期  出版时间:1983-01-01
    关键字: 江苏旅台阜宁同乡会 沿革 意义

    自民國三十八年大陸局勢逆轉,吾邑因受**迫害最久,受害最深,對**暴行瞭解最多,痛恨最切,故避亂來台人數亦最衆。在大陸各省中以縣市計,可能佔第一位,雖難擧出確實數字,但總數當不下兩萬人,以如此衆多同鄕群集寶島,雖慶虎口餘生,而精神頗感孤寂,缺乏一種歸宿感,乃頓興籌組同鄕會之議。由於衆多碩德俊彥,登高一呼,及在各行各業中,較有聲望者極力推動,與昔在家鄕早已熟稔之親朋故舊,競相連繫,迅即展開籌備工作。猶憶最初曾在北市博愛路建新百貨公司二樓郭福增鄕長律師事務所多次...

  • 文章八閩羙術會的耕耘與成就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4  作者:鼎文 出版时间:1999-09-16
    关键字: 八闽美术会 组织简介 历史沿革

    我省鄉社在台灣有一個「八閩美術會」的藝術團體。回溯起來已經有四十年歷史。首先是由高拜石、李靈伽、陶芸樓、卓君庸、陳仲經、劉源沂諸位榕簎大老在台創設「東冶藝集」,爲鄉人切磋書畫金石篆刻之組織。積年弘揚中華文化繼承福建文風,在台灣許多藝術團體中獨樹一幟。迨民國七十年間鑑於閩省專長藝事而分佈台島者不乏其人,僉議成員不限於福州,於是改稱「八閩美術會」廣徵台灣南北各地八府才俊入會,首任會長劉源沂、副會長王孟瀟,積極擴展會務,會員人數增至六十人。繼任會長爲翁文煒氏,...

  • 文章臺北市八閩美術會成立大會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12  作者:鄭行泰 出版时间:1998-12-31
    关键字: 八闽美术会 成立大会 历史沿革

    ,副理事长林其文、林韵琪,常务理事张长杰、张永霖,理事:林友潮、林婉珍、黄启龙、魏道密、卢锡炯、陈维德、廖从云、洪启义、陈七春、陈国春。常务监事翁士元,监事:龚书绵、李成基、陈德藩、林大衡。总干事郑义波。八闽美术会沿革八闽文风鸣盛于时,艺坛人才荟萃,于中华文化之传承,靡不尽力。旅台文艺机构之组织,发源于「东冶艺集」,始由卓君庸、陈仲经、高拜石、陶芸楼、刘源沂、李灵伽诸老所发起,集聚吾闽金石书画老中青各层次,共相切磋,探本穷源,推陈出新,于台湾文艺界卓然独树一帜

  • 文章世界客屬總會簡史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9期  作者:本會編輯室  出版时间:1995-02-12
    关键字: 世界客属总会 历史沿革 历任理事长

    編者:懇親大會於一九九四年十二月五至八日,在梅州市舉行,出席者廿三個國家和地區的各客屬團體代表一千二百多人,大陸地區七百人,計一千九百多人參加大會,是世界各地客家人聚首一堂的大結合,梅州城洋溢著團結友誼、鄉情濃郁的歡樂氣氛,堪稱空前的盛會。

  • 文章夕陽餘暉絲路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4卷 第1期  作者:楊崇幹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丝绸之路 历史沿革 自然风光

    不憚沙塵與風評,試為迢迢千里行;摯友僉云長程苦,甘作遠行度餘生。冒險犯難心不驚,滿懷新奇赴征程;祖國河山安泰否?造訪旨意輸敬誠。

共54条记录 1/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